在讨论明朝历史的时候,明仁宗和明宣宗父子的“仁宣之治”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

部分文人还将其和周代的成康之治,以及汉代的文景之治相提并论,足见人们对这两位君主的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仁宗朱高炽也被认为是明朝的代表明君之一,但其在位的时间其实只有短短九个多月,其又为何能够得到百姓和后世文人的认可呢?

笔者认为,这主要和朱高炽在朱棣在世时的优秀表现密不可分。

在靖难之役时,人们往往把目光锁定在多次拯救朱棣于危难之中的汉王朱高煦身上,但实际上朱高炽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时朱棣带领燕军精锐出征,北平城中只剩下了不足万人的军队,且多是老弱病残,明军主将李景隆得知此事后带领五十万大军将北平重重围困,朱棣的大本营危在旦夕。

面对如此形势,负责守城的朱高炽并没有乱了阵脚,他每天废寝忘食地在城墙各处巡查,积极安抚士兵,有效提振了守城士兵的士气。

在夜里他还会打开城门放出小股部队骚扰李景隆的营地,这让明军不得不后撤扎营,有效缓解了北平的城防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棣回军后朱高炽果断发兵与燕军精锐里应外合,重创了李景隆的主力部队,这为朱棣最终击败朱允炆奠定了基础。

朱棣登基之后,对太子人选一直游移不定,后朱高炽在文官集团的保举下成功当选。

但其太子之位一直受到两位兄弟的觊觎,汉王和赵王多次进谗言中伤朱高炽,朱棣险些将其废黜。

后朱棣意识到朱高煦有不臣之心,决定将其废为庶人,此时朱高炽挺身而出为其求情,才保住了他的王位,这种爱护兄弟的举动,也显示出了朱高炽的仁爱之心。

朱棣在位时期经常御驾亲征,朱高炽便以太子身份监国,在其代理执政期间,明朝的整体政局保持稳定。

当时朱棣的穷兵黩武让经济情况变得十分艰难,但朱高炽依然在稳定民心的基础上,保证了大军的后勤供给,其政治能力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高炽之所以能够得到仁宗的庙号,和其对于百姓的关怀是分不开的。

在其监国时期,每当遇到天灾,其总是将救灾工作放在第一位,还赋予救灾官员便宜行事的权力,要求他们务必保证百姓的食物供给。

在外视察时,朱高炽也对百姓的生活状态处处留心,一次他看到路边百姓在捡拾草籽,便停车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之后更是进到村庄视察。

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后,他当即要求地方官员开仓放粮,并将私自开仓的责任揽到自己头上,这种心存百姓的太子自然深受爱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朱高炽短短的执政生涯中,他也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民生的政策。

比如叫停劳民伤财的战争,和花费甚巨的下西洋活动,鼓励百姓开垦土地,减免税赋以及采取宽容的律法制度等等。

这让百姓得以在重压之下得到喘息,这为明宣宗一朝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写在最后◯●——

因此在仁宣之治中,仁宗确实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还用自己的行动改善了百姓对于明朝统治者的印象,其绝对当得起明君的评价。

在他之后,宣宗同样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宣宗加强了中央集权,整顿吏治,使得朝堂风气为之一新。他积极推动商业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在军事上,巩固边防,确保了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宣宗的一系列举措,让仁宣之治的成果得以巩固和深化,使得明朝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鼎盛。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昌盛,这段辉煌的历史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而仁宗和宣宗也成为了被世人称赞的英明君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资料

季秀:《明仁宗朱高炽研究》,2017年3月发表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