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病重,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想到自己当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好不容易上位了,仅仅一年不到,便因为疾病缠身将不久于人世,这让他感觉十分不甘。相传,朱高炽懂得看星象,他看到星象有变,明白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他将手下的重臣蹇义、杨士奇召来,对他们说:

“我监国二十年,被谗言邪恶所扰,心之忧危,我们三人相同。依赖皇父仁明得蒙保全。我去世后,谁还能知我三人之心呢?”

不久后,朱高炽就去世了,去世前,他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皇太子朱瞻基,自此,他短暂的执政生涯就此结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朱高炽虽然在位不足一年,但是在明朝的诸多皇帝之中,他的评价是非常高的,甚至称为名垂青史的不为过。这是因为朱高炽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解决了四个明朝的大难题。

“永乐盛世”

朱棣被后人称为“永乐大帝”,他在位的时期开创的朝代也被称为“永乐盛世”。朱棣在位期间颇有功绩,他在登基之后把北京设为首都,让北京在中华历史上的繁荣昌盛延续至今。直至今天,北京依然是我国的首都,足以证明朱棣的定都之时的眼光独到。朱棣在位期间还将废弃的大运河重新启用,让明朝的海运交通更加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朱棣修了一部《永乐大典》,这本书可谓是包罗万象,可谓是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其中无论天文地理,阴阳医学,甚至连道法和技术都有涉及,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得以系统的被记录下来,从而传承千秋万代。

朱棣在对外方面功绩更是突出,他重用郑和,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派遣郑和出使海外,这也是“郑和下西洋”的由来。在外国纷纷对世界探索之际,朱棣的决定无疑让中国也加入了对世界探索的队列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对于外部的敌人,在上位之前的朱棣便常常在外征战,因此养成了他对外敌十分强硬的性格。他五征漠北,击破了历史上对中原频频造成麻烦的蒙古铁骑,并且击败了瓦剌。可谓是明朝对外最优秀的战绩之一了。

盛世之下,国力衰微

但是,在这样的盛世之下,暴露出了许许多多的隐患。朱棣是个雄主,定然不假,但是朱棣做的所有事情都要从国库里掏钱,无论是《永乐大典》的修建,还是下西洋的探索,甚至五征漠北,都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五征漠北,实际上,朱棣的前两次征战漠北还是收获颇丰的,但是之后的三次大军开拔意义并不大,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可以说是把明朝的国库都给榨干了,给明朝的国力带来了灾难。另外,朱棣由于是通过靖难上位的,对于旧臣可谓心狠手辣,手段丝毫不逊于他的父亲朱元璋。因此,即使朱棣的政绩十分突出,后世也有人评价朱棣是位好大喜功的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朱高炽的出现,是改变这个局面十分合适的人选。实际上,朱高炽并不是特别受到朱棣的喜爱,因为朱高炽更崇尚文学,而在武学方面并没有什么资质。而朱棣不仅仅在外征战,而且受到过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教导,在武学和兵略方面十分有见解,从这点上看,父子二人似乎是合不来的,甚至朱棣在靖难之时,更愿意把朱高炽派去留守后方。不过或许也可以这么认为,是朱棣对朱高炽十分信任,认为他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才没有把他带在身边。

而在立太子的时候,朱棣也十分犹豫,因为他另外几个儿子立下战功,尤其是次子,十分受到朱棣的喜爱。不过征求了群臣的意见,以及考虑到“立嫡以长”,最终还是把朱高炽封为了太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高炽成为太子后,在监国期间颇有政绩,他抚恤灾民,垦荒屯田,一系列仁政的举措朱棣都看在眼里,并且朱高炽兢兢业业,属于是低调干事的类型,最终朱棣去世之时也将皇位传给了他。

四大难题

朱高炽在上任之后,大刀阔斧,作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分别解决了朱棣留下了四大难题。

其一,在国力上,朱高炽明白朱棣长期的征战已经造成了民不聊生,国力不济的局面。于是他量力而行,减轻了百姓的赋税,强调农业的发展,并且对外停止征战,休养生息,另外还停止了下西洋的活动,在种种利于国库恢复的举措下,明朝的国力很快就有所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对于内阁的不完善制度,朱高炽也进行了改进,让进入内阁的官员可以身兼数职,而不是造成内阁官员级别虽低,但是权力却比高级的官员都大,会引起朝内官员的不满。

其三,对于那些在朱棣靖难前被重用的官员,朱高炽实际上早已认为对他们大肆屠杀非常残忍,并且其中有部分官员其实十分有才能,值得一用,朱高炽把他们放了出来并且启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四,而在政策上,朱高炽推行儒学,而儒学的核心就是“仁”,因此朱高炽实行的仁政也颇受百姓好评。

这四个举措解决了朱棣在位的四个大难题,可谓是为明朝续命的举措,因此朱高炽在位连一年都没到,在历史上就颇受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朱高炽为什么没有像其他的千古一帝出名呢?主要是还是因为他在位时间太短了,虽然改善了明朝的氛围和实行休养生息的国策,但是并没有作出突出的丰功伟绩。还有就是因为他在位时间太短了,尚且没有实行负面的政策,要知道强如汉武帝,在执政后期也会作出昏庸的举动。

总结

朱高炽虽然没有成为“千古一帝”,但是并不妨碍他名垂青史,他在明朝国力衰微的时候能够成为皇帝,对于当时的明朝来说,也是一种幸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