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太忠将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等等。

当年解放战争期间,他与李德生、肖永银被称为王近山麾下的三只猛虎,人送外号“三剑客”。在战场上的尤太忠敢打敢杀,是位令人尊敬的将军;生活中,他侠肝义胆,讲义气,重友情。

可是,这样的一位好将军却在1959年冬天回乡探亲的时候看见了目眦尽裂的一面。

他看见了什么?最后又为什么说对不起自己的母亲和哥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军的养成

尤太忠将军于1918年12月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砖桥镇陈岗村尤岗村民组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里面。

家里穷得叮当响,尤太忠就给地主家里面放牛讨生活。后来日子过不下去了,正逢红军从他们家乡经过,他便收拾收拾跟随游击队闹革命了。

于是,1932年8月,年仅14岁的尤太忠就被编入了红四方面军第十师二十九团二营二连,成为了一名革命军人,开始了自己南征北战的铁血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4年,尤太忠正式的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先后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朝鲜战争爆发,尤太忠又主动请缨上了朝鲜战场,指挥部队参加了多次战役,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

1952年的冬天,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4师师长的尤太忠趁回国汇报、休假之机,风尘仆仆的回到了阔别31年之久的家乡——河南信阳。

那天上午,他去看望了母亲、哥哥嫂嫂,以及家乡的父老乡亲们。

离家多年外出闯荡,再见到母亲,尤太忠内心五味杂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催老了母亲的容颜,鬓角也早已染上岁月的痕迹,唯一不变的是她看着尤太忠慈爱的眼神。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再多的言语都融化不开这亲情的羁绊。

看着母亲尚还健朗的身体,尤太忠稍稍的放下了心。

下午的时候,尤太忠又去了离家三里左右的砖桥完小,去看望慰问那里的师生们。校长请他去做报告,尤太忠满口答应。

他从国际形势讲到朝鲜战争,从战士们的浴血奋战讲到祖国的美好前景,最后他认真的告诉小朋友们一定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时间就在这样欢乐的氛围中悄然流逝,一眨眼,又到了分别的时刻。尤太忠虽然满心的不舍,但是国家需要他,人民在召唤他,他辞别了母亲,又回到了部队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人伤心的一幕

母亲在老家有哥哥嫂嫂的照顾,尤太忠就安心在外面建功立业,为党和人民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可是谁知道,当他听闻母亲病重,急忙回家的时候,看见的却是这样的一幅画面!

据尤太忠的侄女尤岭珠回忆,那是1959年的冬天,在外的尤太忠突然间听闻母亲病重的消息,孝顺的尤太忠就火急火燎的往家里面赶。

当他紧赶慢赶回到河南光山县砖桥乡的老家时,看到的画面让他难过不已。

还没进家门,他就跟一个人撞上了,那个人穿的破破烂烂,手里拿着一只破碗,垂着头就要往外走,直到撞上了尤太忠,才停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人眼神一对上,尤太忠立刻就认出了这是谁!这是他的亲哥哥尤太俊!尤太俊正准备拖家带口的出门去,哪想正好碰上了回来的弟弟尤太忠。

两人来不及细说,尤太忠拉着尤太俊就问母亲在哪,走进屋里面,就看见卧床不起的老母,一向坚强的尤太忠忍不住落下了泪来。

他问哥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竟是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了,一家人仅仅以糠为食,刚才尤太俊那个打扮竟是正准备携全家外出要饭去!

尤太忠见到这样的情景,心里十分的悲痛,他再出去看看四周,发现家家都如此,邻居们也都是揭不开锅,一个个饿的面黄肌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没有想到,革命已经胜利十年了,家乡的父老乡亲们竟然还会那么的贫穷,就连饭都吃不上了!

尤太忠来的时候兜里装了200块钱,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点心意,帮助乡亲们暂时度过眼前的困难,好歹能吃上一口饭,他将自己的200块钱分成若干等份,给每家都送去了5块钱,直到200元全部发完。

而更令人生气的却在后面。

当县领导知道尤太忠将军回来以后,就去请将军来吃饭。尤太忠去到地方一看,他们的伙食可比普通老百姓们好多了!在大家吃不饱饭的时候,县领导们还能开小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怒之下,尤太忠气的拂袖而走,徒留一干人等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因为经历过苦日子,所以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无疑,尤太忠将军是从苦日子中过来的。不光是尤太忠将军,哪一个老一辈的革命家不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

因为经历过艰难困苦,知道老百姓们生活的不易,所以,他们才更加体会人民群众的心境,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

当年长征的时候,尤太忠连病带饿,几乎要把命丢在了茫茫的草原上,是詹才芳将军给了他活命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一天,詹才芳看见几个士兵抬着一个重病号,欲弃之在草地上,急忙下马询问是怎么了。战士们说:“他病得太重,怕是活不成了。”

詹才芳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儿才说:“不要扔,这么年轻,各自又大,扛机枪是把好手,你们给他一个马尾巴试试。”

就这样,尤太忠活了过来,他跟随大部队走出了草地,最后成为了一个叱咤疆场的将军,他也一直念叨着詹才芳将军的恩情。

在特殊的年代,仅靠个人的能力做出来的事情太微薄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老祖宗的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太忠将军侠肝义胆,是一个有着高尚品格的人。

只是将军却在1998年走完了人生最后的历程,永远的离开了自己亲爱的人和所热爱的部队,他的骨灰按照他的遗愿撒入大海,他与海浪作伴,与山川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