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文说到曾国藩创建湘军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军饷问题,军饷是创建新军的根本,没有经费,一切都只能是空谈。

为了保障战斗力,湘军兵丁的待遇及其高,普通兵丁的饷银远比清朝的正规队伍八旗、绿营高的多。

甚至达到了八旗普通兵丁的三倍之多。这么多的军饷,该如何筹措呢?

首先,朝廷不可能给曾国藩一分钱,他筹建湘军的一切费用都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对于曾国藩来说,想解决经费,也只有找大户人家捐款这一条路。

可是大户人家凭什么肯捐款呢,曾国藩只能通过给这些肯捐钱的大户人家一些荣誉性的虚职作为奖励,就像今天的“荣誉教授”一样。

可是曾国藩本身自己就没有正式的职位,他能给出的荣誉头衔的分量可想而知,因此肯积极捐钱的大户实在有限。

后来,曾国藩干脆直接强行摊派,专门针对有钱人家,谁不肯捐款,就强行拘押,结果导致很多大户怨声载道,对他及其痛恨。

但是这种办法能筹措的费用毕竟有限,也不可长久。

再后来,湘军的军饷靠的是湖南的“厘金”,所谓“厘金”,就是当时向过往客商收的商业税,这确实是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过往客商交一点厘金还能够承受,但是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这也是当时临时性的一个经济手段。

曾国藩曾让好友郭嵩焘负责厘金的收取,每年都能有200多万两的收入。

除此以外,湘军还有一大军饷来源靠的是地方督抚征收的漕粮、田赋,这笔费用只能依靠总督、巡府来解决。

能不能拿到这笔钱,就看这个省的督抚愿不愿意给曾国藩面子了。

好在后来曾国藩的铁杆、也是湘军的原始股东胡林翼当上了湖北巡府,湖北就成了湘军军饷的重要来源地。

也就是说,曾国藩能否及时的筹得军饷,其实全靠朋友的帮助。

好在曾国藩的朋友众多,很多都是一省大员,他们十分能够理解曾国藩的湘军才是最终平定太平天国的唯一力量,都纷纷慷慨解囊。

直到最后,曾国藩终于当上了总督,军饷筹措才真正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了,这个时候,湘军军饷才算是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