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前面的文章在此。⇧

今天我们继续介绍英雄的原三十八军部队的由来。本篇将简要说明在解放战争时期,从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的发展过程。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家王朝有美国的支援和拥有四百三十万军队,精良的美式装备,他认为对消灭仅有一百二十万装备劣势的共产党军队有绝对把握。故其扬言:“在三个月至六个月内一定消灭共产党。”

我军怎样战胜如此强大的敌人呢?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毛泽东同志教导我军正确认识人和武器的关系,和切实掌握灵活机动地战略战术。老红军首长们深刻领会和运用毛泽东这一军事思想,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指挥了这支钢铁英雄部队始由战略防御阶段到战略进攻,英勇善战,打败了国民党军,为建立新中国创下丰功伟业。

一·东北挺进纵队编成,并和山东军区第一、二师先后挺进东北

根据朱总司令1945年8月11日的命令,以山东滨海支队为基础,于山东胶县扩编组成东北挺进纵队,开赴东北。

1946年1月中旬,东北挺进纵队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司令员为万毅,政治委员是周赤萍,下辖十九、二十两个旅。

山东军区第一、二师至 1945年11月上旬到达东北后,为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之直属第一、二师。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是林彪、总政治委员是罗荣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6年8月30日,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奉命在吉林省敦化成立,下辖三个师。以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队部为第一纵队部,司令员万毅,政治委员周赤萍。原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直属的第一、二师分别编为第一纵队的第一、二师。一师师长梁兴初,政治委员梁必业,二师师长罗华生,政治委员刘兴元。原第七纵队的十九旅和二十旅的五十八团合编为第三师。师长彭景文,政治委员黄一平。

二·经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

从1946年到1947年夏的战略防御阶段,经一战解放四平、二战保卫四平,三下松花江南的作战胜利和1947年6月的夏季攻势,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李天佑和政治委员万毅奉命指挥两个纵队加一个师的三战四平……后来攻坚四平战斗未克(但是也达到孤立国民党军的效果)等等,我军经历了无比艰苦卓越的战斗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四平攻坚战,全歼国民党守军1.9万余人,缴获各种炮197门,轻重机枪461挺,汽车85辆等,使长春国民党军陷于孤立的困境。在各种不利条件下,取得如此战果实属不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战略进攻阶段,1948年3月,李司令和万政委等领导同志们再次奉命指挥三个纵队四战四平、激战32小时,全歼国民党军两万人,使四平永远回到人民手中。1948年秋,辽沈战役中,在辽西歼灭廖耀湘兵团之后,李司令指挥部队向沈阳急进、直插铁西工业区,勇猛占领了国民党军“东北剿总”大楼,沈阳守敌当即瓦解,沈阳宣告解放。

11月1日,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军长是李天佑、政治委员为梁必业。原辖一、二、三师改称为一二师、一一三师、一一四师。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的平津战役,攻打天津的有五个军。天津战役统由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指挥,指定李天佑军长和梁必业政委负责统一指挥三十八军,三十九军由津西向东实施主要突击。1949年1月14日,总攻战斗打响,三十八军指战员们以勇争第一的精神,最先突破城垣,最先打到战役会师点金汤桥,生俘全部敌将军(敌城防司令、副司令、六十一军、八十六军的中将军长和少将高参等)。三十八军为天津战役全胜做出了突出贡献。三十八军的伤亡也比其他军大,有2024名同志为解放天津献出宝贵生命,比1947年6月的四平攻坚战斗,天津还算是伤亡小胜利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战略追击、消灭中南残敌

1949年4月18日,三十八军部队在河北永清一带出发南下襄樊。1949年5月,担任四十七军军长的梁兴初率军继续南下途中,奉命调任三十八军军长,同政委梁必业指挥三十八军进行宜沙战役,抢渡了长江,再奉命参加广西战役,截歼白崇禧集团,转战到滇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梁兴初、梁必业等前辈老领导们率部队由山东打到东北,再从东北打到广西、滇南……经过许多的硬仗、恶仗、大仗,打出了军威。老红军首长在全军指战员心目中有很高的领导、指挥也很权威。

1950年1月,主力北上。2月初,部队先后到达河南信阳、驻马店、桐柏等地区整训生产。1950年7月,在河南生产整训的三十八军部队,开始乘车驰往东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之后的10月,一个在中国历史中极其特殊的军事名词——“中国人民志愿军”诞生了。志愿军第三十八军在梁兴初军长和刘西元政委等同志的领导下跨过鸭绿江,与兄弟部队一起保家卫国,立下了不朽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