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16日,孟良崮战役中,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向张灵甫残部发起总攻,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74师被全部歼灭,张灵甫殒命于山洞中。

对于张灵甫的争议很多,比如是否可称做“抗日名将”的问题。其实很简单的一个问题,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复杂化了。

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曾编纂《抗战伟人传》一书,其中并无他的名字。从另一个角度看,究其一生仅获过三等宝鼎勋章、四等云麾勋章各一枚,而两种勋章也都分一至九等。也就是说,如论其战功、仅三四流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灵甫和妻子王玉龄,长子张居礼

对于张灵甫的死亡也有多种不同说法,甚至周恩来总理也曾说自己有责任。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如去和大家聊一聊。

张灵甫又名宗灵,字灵甫,又字钟麟,1903年8月20日出生于陕西省长安县人(现西安市长安区)东大乡东大村。

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中被当场击毙,是中共一直以来公开和明确的说法。

战疫结束后的5月25日,《人民日报》刊文写道:“蒋介石嫡系精锐主力军第一个美械师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已为人民解放军手中的美国武器击毙。”“尸首查出后,经被俘之该师辎重团上校团长黄政、五十八旅一七二团上校团长雷励群及张灵甫之侍从秘书张光第等人前往辨认,确证张氏后脑被汤姆枪弹炸烂,血与脑浆均已干涸。……人民解放军已备棺代为埋葬,以待张氏家属前来领柩回籍。”

不过,除了这种说法,另外不同声音。1996年,江渭清回忆录《七十年征程》一书中,有这样的内容:“在孟良崮战役中,要说还有什么不足,那就是被我六纵特务团活捉了的张灵甫,却被一名对张灵甫恨之入骨的干部给打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击毙张灵甫处

张灵甫被击毙后,特务团曾因担心上级追究,曾假报其为“自杀”。据称,《陈毅军事文选》中有谈及此事。在华野于5月29日召开团以上干部会上,陈毅指出:“张灵甫是我们杀的,报告说是自杀的,我们便骗了党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同时还指出:此次俘虏政策的破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强调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认真执行俘虏政策。

国民党方面则认为张是自杀的。据说,张在弹药用尽后,在掩蔽部内写了两封信,一封给蒋介石,另一封给结婚不到两年的妻子王玉龄,并安排随从参谋逃出送信。在给蒋的信中,有杀身成仁的内容。

不过,有消息称,这两封遗书都是假的,出自王耀武手下的译电科科长李啸梓之手,此人平时喜模仿张灵甫的字体。

孟良崮战疫结束后,师部副官赵某逃到济南。王耀武向他了解到作战经过后,召集副参谋长罗幸理、第一处处长吴鸢、第四兵站副总监郑雍若、秘书主任钟晓林等商议,为张灵甫编造两封遗书,一封致蒋介石,一封致其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灵甫

致蒋介石的信的大意是:此次战役,本是一个歼敌决战的良机,但是友军不协作,近在咫尺却按兵不动。我师孤军作战,致遭惨败。实无颜见校长,现与蔡仁杰、刘立梓、卢醒等集体自杀,以报党国。

伪造遗书的当事人之一的吴鸢曾就此事撰文《张灵甫遗书之谜》,被收录进萧乾主编的《新编文史笔记丛书·三秦轶事》一书中。

1949年4月,蒋介石政权土崩瓦解,王玉龄随国民党撤退台湾,定居台北。“当时日子过得很苦,每个月只能领取抚恤的几十斤米。”

之后王玉龄远走美国,从一个养尊处优的军官太太变成一个身无分文、独自抚养幼子的普通女人。1953年,他考取了美国纽约大学的财会专业,毕业后进入美国航空公司,服务20年后退休。

1973年,身在美国的王玉龄接到了周总理的邀请,成为总理的座上客,“我见到周总理时,他说,张灵甫是一个很优秀的将才,没有能争取过来,是他的责任。”

当时,周总理还表示:王玉龄想回大陆,可随时签证,来去自由。当时能享有这一“特权”的,据说仅有她和杨振宁。

王玉龄对于中共领袖非常尊重。1974年,她曾专程去延安参观,“我要看看,毛主席怎么能够在延安这种地方生存下来。那地方是黄土高原啊,简直苦得不能再苦了。”

2005年,她跟着经商的儿子在上海定居。在这里,她意外地接到了当年华野指挥官、粟裕大将之子粟刚兵的邀请,一起去孟良崮。王玉龄当然知道,当年与丈夫对垒的解放军一方的指挥官,正是粟裕。

粟刚兵原本担心王玉龄不会答应,但是老人早已释然了:“我说有什么关系呢,你说我能恨谁?我的先生是职业军人,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