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国著名的科学家,远的可以想到北宋时期的沈括,近的能想到著名的钱学森,钱三强等人,的确这些人都是对国家有巨大的贡献的科学界前辈,说是泰山北斗也丝毫不过分。但是有一个人的知名度在老百姓这里可能不算太高,但是论及学术水平和炽热的爱国心,并不比上面提到的钱学森等人差,他同样是我们国家物理学界的骄傲,原子弹研制成功有他很大的功劳。这位物理学家就是赵忠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钱学深说起来比赵忠尧归国的时间还要晚一些,赵忠尧早年也是在国外学习和发展,核物理研究有了很大的成绩,当时赵忠尧已经掌握了大量的一手实验数据,他的存在对于我国的科学界是一个活着的希望。抗战时期赵忠尧已经在国内的大学教书育人,并且继续着他的实验。但是由于日军率先入侵华北地区,北京很快就沦陷了,和大部分高级知识分子一样,赵忠尧也向西南方向转移,但是这个过程中需要转移镭元素,兵荒马乱的年月要保存那仅有的科研火种,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需要在日本兵的眼皮子底下想办法去蒙混过关,这谈何容易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潜入清华大学,把宝贵的元素转移,赵忠尧逼不得已穿的破衣烂衫,像个叫花子一样一路流亡,这样不容易引起日本人的注意,没人会把一个乞丐一样的打扮的人联想到是著名的物理学家赵忠尧。靠着这个办法,赵忠尧混到了清华的门口,眼看就要计划成功实施,却在最后关头被学校的看门警卫挡住了,大学岂能是乞丐随便进出的地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可急坏了赵忠尧,却又百口莫辩,这个办法说出来让人难以相信。正在这时,学校的校长梅贻琦恰好经过大门处,定睛一看这个衣衫褴褛的人根本不是什么乞丐,分明就是物理学家赵忠尧。虽然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梅校长还是赶紧示意门卫离开,他把赵忠尧带进了自己的办公室,才弄明白原委。梅校长深深感动,配合赵忠尧完成镭元素的转移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乱年月,正是因为我们无比爱国的科学家和知识分子的不屈服和在艰苦环境下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科研火种才一直保留和传承下来,虽然时隔数十年,作为后辈的中国人真的不该忘记这些先辈的赤诚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