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初期,中国经历了剧变,清朝被推翻,北洋政府崛起。这个时期,中国不仅面临政治上的动荡,还背负着沉重的外债,这些债务来自于各种不平等条约,其中以《辛丑条约》为代表,被视为对中国主权的一次伤害。

随着清朝的覆灭,新生的北洋政府继承了这些债务。尽管袁世凯作为总统宣称会承担清朝的债务,但在实际执行上却面临了重重困难,而在此之后,列强为何都没有在追究这些赔款?

自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首次被迫与外国签署了不平等的条约并赔偿巨额赔款。当时的清政府因为武器装备不足、指挥不利,在与列强的交战中经常处于下风。

首次赔款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被确定为3500万两白银,展示了英国人对中国的蔑视,完全不把中国放在眼里。

随后,清政府再次与英国开战,最终由钦差大臣琦善代表大清国进行和谈,并签署了《穿鼻草约》,赔付英国白银404万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英国人认为赔偿太少,继续向中国发动攻击,最终签署了《南京条约》,中国需赔款2100万两白银,并割让香港岛。

除了赔偿外,英国人还在中国沿海地区大肆掠夺,获得700多万两不正当收益。随后,每当列强攻占中国领土,就向大清王朝索要赔偿。

面对列强的压力,清政府不得不屈服。然而,这并没有换来列强的理解,反而使得他们更加嚣张。在《北京条约》签署后,英法联军继续签署了续约,并调整了赔偿金额。

1858年,中国与法国和英国签署了《北京条约》,清政府赔偿2700万两白银。在《天津条约》中,中国需要向英法两国赔偿600万两白银。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共两次向英法两国赔偿2700万两白银。英国通过从中国掠夺的财富扩充了自己的军队,并在短时间内拥有50多个殖民地。

日本也对中国觊觎已久,在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签署了《马关条约》,需向日本赔偿2亿两白银。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签署了340份不平等条约,欠下13亿两白银的外债。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的实力和领导人的态度对维护主权至关重要。

尽管清政府背负着巨额债务,但当时的王室贵族仍保持着奢侈的生活方式。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慈禧太后甚至为了自己的六旬大寿挪用军费,这种行为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批评。清政府试图通过拿盐税、厘金以及铁路利益作为抵押向西方列强借款来偿还债务,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举措。

《辛丑条约》签署后,中国向英美法德四国借款600万英镑,借款期限为40年。清政府以粤汉铁路、川汉铁路的修筑权作为抵押,但这些举措并未改变清政府财政困境。为了还债,清政府将欠债转嫁给全体中国民众,每位中国人需要背负3两白银债务,这对当时的民众来说是巨大的负担。

清政府通过征收税费等手段向民众筹集资金,但这导致了民众生活的更加困难。尽管如此,在举国努力下,1845年还清了《南京条约》的欠款,1898年还清了《马关条约》的欠款。然而,在1912年清政府灭亡时,《辛丑条约》的赔款仍未完成赔付。这段历史表明,当时清政府的财政政策和管理不善导致了国家的财政困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朝灭亡后,中国政局动荡,北洋政府接替清政府成为中国新的中央政权。然而,国内军阀混战,外国列强的干涉,使得北洋政府陷入困境。

为了获得国际承认,北洋政府决定承担清政府的债务。尽管后来西方列强停止了索赔,但他们要求中国派遣留学生到他们的国家接受教育,这被视为对中国未来的控制。

1920年起,各国纷纷停止向中国索赔,但日本却一直坚持要求中国赔偿。国民政府接替了北洋政府,继续承担起遗留下来的债务,直到1939年才最终结束了对日本的赔偿。

日本利用从中国索赔获得的资金积攒实力,为未来的侵华战争做准备。然而,到了1943年,为了争取中国的支持,中美英等国废除了自清朝以来一直存在的不平等条约,包括对中国的赔偿要求。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强大才能保护自己。大清王朝由于软弱无能而被东西方列强欺凌。我们必须铭记历史,振奋精神,未来的中国将不再容忍任何国家的欺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