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藩对于当时的朱允炆固然重要,可是他不应该这么急功心切,若是一步一步来,他在位的时间也不会只是短短几年,如果当时看清形势,与朱棣一样,用金钱来买通朵颜三卫,那战事可能大不相同。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他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开创洪武之治,就是这么一个老谋深算的人,万万没有想到朱标死后自己亲自任命的太子,在短短几年内就被推翻。

自古皇室王权的争夺屡见不鲜,朱允炆着急削藩,碰触到了朱棣的底线,于是发起靖难,朱棣和朱允炆的叔侄之争胜利,直接称帝,可在这场战役中,为什么诸多藩王选择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这多半是考虑到朱允炆的态度和明哲保身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朱棣生平

朱元璋的一名妻子在陈友谅大军攻打应天的时候临盆,可正值战火纷飞,朱元璋无暇顾及,届时的应天城惶惶终日,但是于情于理朱元璋还是应付性的看了一眼,朱棣闪亮登场。

朱棣作为四子,所受的待遇必定不如太子朱标,朱棣的表哥李文忠是一名军事才能出色的将领,朱棣耳濡目染也学到了许多宝贵的军事经验。

朱棣十一岁被封为燕王,十七岁迎娶徐达长女,二十一岁奉命前往北平就藩,看清人情冷暖,见识过战国纷飞,一切的磨难都促使朱棣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武将,他和将士们相处和睦,虚心请教名将们兵法及谋略,还亲自带兵上战场。

二、建立威信

朱棣的愿望一直是成为军队主帅,带领百万大军,挥斥方遒。三十岁的他第一次成为将领,奉命讨伐太尉乃儿不花,朱棣只手握一半兵权,另一半在晋王手中,这就看出了朱元璋对朱棣的不信任及顾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棣先命人从牧民口中打探消息,找到乃儿不花的营地后悄悄潜入,当元军看到这场面慌了神,明军却没有发起进一步的进攻,而是在此安营扎寨,派出观童劝降

若是能不费一兵一卒,为何要拼个你死我活,乃儿不花选择投降,观童将乃儿不花带去朱棣的营帐,朱棣热情招待,并答应会优待其将领,通过朱棣的谋略劝降北元主力,这也能看出他善于学习前人之鉴,也有清晰的目标和隐忍能力。

太子朱标因病去世,朱元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太子,朱棣自然不服,朱元璋过世之前曾把朱允炆叫到身边安慰道“朝堂已经帮你清理干净,边疆有你的叔叔们为你守护”可年幼的朱允炆反问“外敌可以抵御,可若是叔叔们有异心可如何是好?”。

此时的朱棣并没有想反,他虽然有称王的野心,但是权衡利弊后选择暂时搁置,自古王爷造反成功的案例并不多,伴随着高回报的往往是高风险,若是失败,眼下的一切都会不复存在。让朱棣真正动了造反的念头是因为朱允炆刚上位就迫不及待地削藩,打压叔叔们的势力。

三、靖难之役始末

靖难之役的起因是因为朱允炆不断削藩,让朱棣感觉受到了威胁,加上和尚道衍一直在煽风点火,说如果反,那道远一定协助朱棣拿下“白帽子”,于是朱棣心动了。

建文帝朱允炆先消灭了几个势力比较小的藩王,可是他的最终目标始终在于朱棣,他知道朱棣早晚会反,先差人接替了北平的政务,再剥削了朱棣的军事控制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棣看眼前的形势对自己大不利,唯恐朱允炆用自己儿子的性命来要挟,于是装病,让三个儿子回到自己的身边,朱允炆念着情分就允了。朱棣又装疯拖延时间来建造兵器库,准备粮草。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装疯暴露,朱允炆派大批人马包围燕王府,二人还是撕破了脸皮。朱棣捆绑住家眷,假意投降,骗取张昺和谢贵信任,邀请他们进王府,正所谓擒贼先擒王,燕王府内众侍卫将二人斩杀,士兵将王府团团围住,失去了首领,没有指挥这一战必定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