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性格是偏阳光的,还是布满阴影的,在出生后的6年里几乎就确定下来了。每个人的内心都会同时拥有阳光小孩和阴影小孩,今天分享的这本书希望做到的就是挖掘出读者内心深处的阳光小孩,让我们对阳光的部分更具感知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大家都对原生家庭的概念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我们知道成年人身上的许多问题都与原生家庭的教育及成长环境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在我们人生最初的几年里,我们感到的应该是家带给我们的温暖、而不是苛责;家是能够为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且使我们尽量免受伤害的地方,而不是给我们制造伤害、让我们变得更敏感多疑、更脆弱。

家应该是自由自在的、安全的,而不是让人感受紧张焦虑、体会挫折、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个举动就会给自己惹上麻烦的地方。

但是事实是,很多人的成长环境恰好是后者。说这些不是要去追责,而是要让更多读者了解你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糟糕,只是在成长过程中,你的家人给你带来了这样的感受,但那并不一定是客观事实。

孩子们没有在家庭中获得满足的部分就是形成缺憾,被积压在潜意识里,也会持续影响他们的行为模式、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等这些会伴随他们一生的重要部分。

作者整理出四种我们童年时期需要被满足的基本心理需求,它们包括:

1、关系需求

童年时期的基本需求一旦被忽视或遏制,就会给孩子的内心造成伤害,也会影响其价值观的建立,而基本需求中就有与父母之间发展出来的关系需求。

良好的关系会让孩子感到安全和信赖,这会深度影响他们未来与伴侣相处时的关系,以及是否能够对一段关系产生基本的信任和适当的依赖。

2、独立和控制需求

孩子和成年人一样,都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对他人产生一些影响,也希望自己能够独立做些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以逐渐弱化掉对父母的依赖。

这时候父母需要合理满足孩子的需求,而不是过度控制和保护,使孩子变得没有选择权利、只能依赖父母。这样还会让父母对孩子变得厌恶和失去耐心。

同时,孩子也无法发展出独立完成自己分内事情的能力,他很难区分哪些责任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掌控更多,一方面又有很多事情无法独立完成、没有自主性。那可想而知,过度依赖和过度控制的特质会在脱离父母之后逐渐显现,甚至越发强烈,随之带来的噩梦,就是他们会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破坏了自己的人际关系。

3、快乐需求

父母对孩子的忽视、纵欲、过度管教,都会影响他们的感知力,也会使他们一味想要追求不合时宜的快乐,比如报复性消费、 沉溺于享乐、破坏纪律、不守规则、恶作剧等。

童年时期缺失的东西,成年后他们只会想要加倍弥补,这个欲望会逐渐升级。但是他们所在的环境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了,原本童年时期对简单快乐的缺憾,在积压多年后,很可能变成为了无限满足自己快乐的需求,而做出很多不值得、甚至会后悔的事情。

4、自我价值及认知度需求

孩子会通过父母(养育者)的表现来决定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他们会逐渐发展出价值观,会因为期待从父母那得到认同而去做父母希望他们做的事情,以此来满足自我预期。

如果父母的期待和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之间是相互矛盾的,那么他们就会优先选择满足父母的期待和要求。他们长大后就很难分清楚自己的需求和父母的期待。

并且,他们长大后也会尤其期待从外界获取认同感,以此来加强自我认同。这也是因为在原生家庭里自己没有得到来自己父母的认同而造成的。

上述四种需求之间也会相互影响,父母教养孩子的方式,以及自己的行为模式,都会给孩子带来非常深的影响,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上述问题,那么他们的教育方式就会给自己和孩子制造困境,孩子的内心就会被阴影小孩所覆盖,而且很难走出去。

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按照他人(包括父母)的主观意愿去成长,因为被压抑的需求在日后会过度弥补。儿童时期孩子的需求和成年后的需求可是完全不同的,他们能够实现控制权的部分也不同了,过度弥补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就无法预估了。

当父母对孩子的需求视若罔闻时,孩子就会主动为了拉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而做去满足服的愿望,搁置自己的想法,这就是父母眼中的乖巧、听话、懂事。

但是成年人如果在一段关系里被忽视了、被欺负了、受委屈了,他难道不需要去为自己发声吗?难道不必愤怒、反抗吗?当然不是。但是为什么有些人会有握拳、玩弄手指,或者摆弄其他物品的习惯呢?是因为他们不会处理这样的状况。

因为他们早年间在家就在承受这些,他们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会说出自己有需要被尊重、被关注的需求。他们在一段交往中体会到糟糕的情绪时,甚至会认为自己的合理需求是没必要存在的,他们情愿只有自己受委屈。

但是这种委屈不是能完全隐藏的,任何一个成年人的行为模式,都会暴露出一些原生家庭中的问题。

父母应当承认孩子也是家中的一员,你需要充分给予他尊重、理解、关注,需要意识到你对很多事情的无能为力不是孩子造成的。

当父母真正去关注自己的情绪来源时,就会他们发现这个因果关系,其实是他们对很多事情都无法掌控,所以才致使孩子的“弱小”成为你树立威严的筹码,只要孩子还没离开家,能接触到的环境只有家,那么似乎他们能够持续掌控孩子。

最后,总结一下,父母的教育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在大多数时候是更积极、乐观还是消极和悲观。决定性因素就是父母如何应对孩子的种种需求,当然父母首先需要接纳自己的经历、感受和情绪,同时,尊重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正视及回应前文列举的四种孩子的心理需求,以免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