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NPD患者的内心极度匮乏,难以自愈和自我功能,对地位、财富、名誉、性等有着上瘾似的渴望;同时又极度自卑和自大,无法独处和自洽,必须向外涉猎;他们拒绝接受人格平等,相信高低贵贱和弱肉强食。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NPD极端的人格,是原生家庭还是社会环境?

追溯大部分NPD患者的人生,都有一些共性的经历。

大部分心理学家认为:NPD自恋型人格障碍与养育者的不当养育和患者后天的自我塑造有关。养育者的不当养育有溺爱和虐待两种极端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养育者的溺爱

1、依恋期(0-1岁半)

婴儿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着重发展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和对养育者的心理依恋 。

无微不至的养育方式为孩子提供了身心发展的积极条件 ,但是也会“使孩子感到全世界围着自己转”,而产生自恋萌芽。

2、运动期(1-6岁)

此阶段的孩子在语言、运动和精细动作上面迅速发展,在心理上有了自主意识。如果养育者及时帮助孩子发展独立能力、明辨是非、平等观念,便能帮助孩子走向自强。如果养育者把孩子视为天之骄子, 继续不微不至、甚至溺爱,不用承担责任和批评,会使孩子认为自己有特权,是完美的、理应受到凡夫俗子的屈从、奉成和赞扬,不必对人承担责任。

3、主动期(6岁-青春期)

此阶段孩子的认知迅速发展并逐渐定型,如果父母继续溺爱和不当评价, 就会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产生更消极的影响,使孩子更富于幻想、利用和掠夺、更夸大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由自信升级为自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养育者的缺位和情感虐待

1、养育焦虑

在自恋者的家庭中,由于新手父母缺少经验,而对养育方式和过程产生过度要求,产生了养育焦虑;而处于核心地位的母亲在情感上往往没有安全感, 她为了保持自我认同而过度依赖于孩子的行为或表现,而这个孩子又能自发地对母亲的不当需要进行回应。

心理学家认为自恋者障碍的原生家庭会强化孩子错误的行为来满足父母的需要,从而将自我认知焦虑转嫁给后代。

2、刻意培养

有研究表明,家庭往往重视第一个孩子或者第一个男孩,而投入过多的关注和放大的期望,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过于严苛和完美主义,从而让孩子产生移情,而缺少经验的父母会产生挫败和自我贬低,从而加重孩子的自恋倾向。

一个家庭里有个孩子具有天赋异禀 ,特别是具有父母特别缺失和看重的会被视为理想的。例如,孩子父母资质平平,没什么魅力,而女儿却特别漂亮,多才多艺,受人关注。她母亲就会培养她当明星,进入演艺界,吸引赞美和掌声,父母就可以生活在女儿的成就中,这个孩子长大后就容易患NPD。

3、心理虐待

心理虐待又称情感虐待,养育者对儿童蔑视、孤立、惊吓、忽视儿童情感需要等行为。心理学家认为心理虐待对儿童的记忆、注意、言语、执行控制等能力发展均产生严重的损害,更有研究认为儿童心理虐待与NPD人格形成最为直接相关。

儿童在不健康的养育环境下,因为无法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养育者行为和态度,产生消极、焦虑、悲伤等负面情绪,又无法充分自主调节,逐渐形成依恋焦虑,即在与依恋对象亲近时,产生不满足,进而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后天的自我塑造

1、营造高低位

为了维持自恋幻想,NPD开始相信高低贵贱,怀疑和贬低他人,不信任和不尊重他人,用谎言和包装树立权威和高位。

在发生冲突时,总是把错误推给他人,冲突越大,越认为自己优秀而对方低劣,甚至不自主的制造矛盾和冲突来打压别人,凸显自己的伟大和权威。

2、拒绝修正

步入社会后,自恋倾向者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方式,必然会受到现实的诸多挑战。面对挑战,但是他们通常拒绝面对现实,逃避修正,不断否认或歪曲事实,坚定认为自己就是标准,自己没有错误,把自己困在臆想中,继续维护自恋人格和超我价值的认同。

3、向外掠夺

NPD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供养,如果在家庭之外得不到特殊待遇,NPD就会不择手段的操纵和利用他人,他们慢慢发现只有与顺从、依赖和信仰他的人才会被掌控,给他赋能。

因此, NPD常常与“被动-依赖型”的人结伴或结婚,甚至与多个异性交往,而正常的人格会逐渐被吸干,或者也被同化成NPD人格,向外抓取。

如果亲朋好友仍然满足不了,高阶NPD会培养“飞猴”作为打手和仆人,代替他吸引血包,建立稳固的围猎圈,操控更多的血包给他提供能量。

4、痛苦上瘾

由于长期的情感虐待,而产生依恋和依赖,身心已经习惯这种焦虑、孤独、痛苦的情绪,而不自觉地保持负面情绪,吸引不良事端维持痛苦上瘾,不断地强化这种人格。

同时,由于对不称职的养育者的情感依恋和怨恨,NPD会将这种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虐待血包进行报复获得心理平衡。

参考文献:

[1]黄爽.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成因及其治疗[J].中国特殊教育,2005,0(1):72-75.

[2]李昱汝,张珊珊,王婧怡[J].儿童心理虐待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关系: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2022,32(4):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