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正悄然转变,目前我国的离婚率持续走高,而结婚率却在逐步减少,人口的出生率年年下降。
为了应对这一现象,国家相继放宽了生育政策,允许生育二胎及三胎,然而年轻一代渐渐淡忘了此前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
该政策于1982年实施,旨在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长,通过提倡生育控制,鼓励家庭只生育一个孩子,这导致许多出生在80、90年代的人成为了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政策有效缓解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压力,但也带来了家庭溺爱子女的问题,这种溺爱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益,导致很多孩子从小便形成了依赖性强、不易适应社会的习惯。
家长将所有的爱和资源倾注于唯一的孩子身上,力求给予最佳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同时,由于没有兄弟姐妹,孩子们也不必担心父母的爱会被分散。
然而,这并不完全是件好事,因为命运中的每一份恩惠都有其代价,当这些独生子女成年后,他们必须面对更加严峻的现实。
作为独生子女,他们虽享有更多的家庭温暖,但也不得不面对更大的挑战。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中国已成为全球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尽管实施了二胎、三胎政策,但这些措施未能根本扭转出生率下降的趋势。数据显示,到2050年,我国的独生子女数量将突破3亿。
独生子女的困境
以丹丹为例,作为家中独生女,二十几岁就遭遇了三代同堂的局面,因此抚养四位老人的责任全落在了她一人肩上。她未能幸运地嫁给一个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的人,因为对方一旦了解到她的家庭状况,便会选择退出。
最终,丹丹嫁给了家庭情况与她相似的阿源,两人共同决定负担起养育八位老人的重任。然而,几年婚姻生活后,阿源感到不堪重负,两人无奈离婚。
阿源试图寻找一个家庭情况更为简单的伴侣,但最终发现寻找无果,回到丹丹身边,悲痛地意识到无论与谁结婚,他都必须负担起抚养四个家庭、八位老人的责任,这似乎是他无法逃避的宿命。
许多出生在80、90年代的独生子女未能真正意识到这一问题,他们一开始便选择了逃避。当意识到未来需要面对的老少双方的责任时,许多人在逼近生育年龄时开始犹豫不决,生怕一开始就失败。
甚至有年轻人毕业后便挥霍无度,成为所谓的月光族,或者为了逃避社会压力,借读书为由在校园内徘徊不前。
研究显示,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心理问题较多子家庭更加普遍,这主要源于家庭教育的影响,充裕的物质条件并不等同于孩子的幸福感。
相反,这些孩子的内心可能更加空虚,由于父母过度的“爱”,导致孩子不能形成独立的“个人面具”,总是生活在父母的“影子”下。
根据人格面具理论(Personality mask theory),孩子如果对养育者持肯定态度,就会认同父母,而认同意味着延迟模仿。
首先,是将所认同的父母内化,形成一种所谓的客体面具,在成长后,人们会用这种内化的父母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例如,一个父亲对女儿极为严格,女儿在成年后同样严格要求自己,她会用内心的父母形象来“严格”地监督自己。
其次,是将客体面具转化为个人面具,如孩子接受了父母健康的教育观念,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能独立寻找解决方式,发展出自己的处理方法,这表明他们已经形成了个人面具。
但这种转化需要特定环境,溺爱的家庭环境并不利于这一过程,过多的满足抑制了他们从客体面具向个人面具的转变。
家庭和独生子女的选择
结果,他们终其一生生活在“父母的阴影”中,不能承担起生活中的责任。
目前很多家庭结构为“4-2-1”,如果加上祖父母,则为“2-4-2-1”模式。
尽管仍有靠父母生活的现象,包括近期所谓的“新式啃老”,但大多数单独子女在社会初期可能依赖父母,但不久之后,他们需要独立承担责任,作为“三孩”政策的响应者,他们也是在国家压力下艰难前行。
可能是由于承受的压力过大,出现了矛盾的一幕,一方面是畏缩的单独子女,另一方面是追求即时快乐的年轻人。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结婚,即便结了婚也不敢生育,主要是由于单独子女自身及整个社会环境和观念的影响。
在街头采访90后时,许多年轻人对于养老和生育的问题轻描淡写,他们更倾向于及时享乐,未做长远打算。
也有一些人对未来抱有理想化的期望,当提到具体问题时,他们总是说“还在计划中”,当然,也有人表达了苦恼,无论是追求即时快乐还是忧虑,给公众留下的印象无非是逃避和无奈。
或许有一天,当他们照顾着几个病床上的老人,发现自己连一个可以商量的亲人都没有时,年轻时的傲娇已荡然无存,那时父母或许会后悔没有生育更多孩子。
有句话说得好,他们还没准备好,就已经长大,醒来时,发现周遭都是依赖他们的人,却无人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