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顶流”似乎要倒在接盘中……

1月24日,兴全合润混合(LOF)A(163406)(下称,兴全合润)最新单位净值1.2775元,近一年收益率-22.83%,近三年收益率-41.85%,同类排名832/1557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兴全合润规模约231亿元,由“顶流”基金经理、兴全基金副总兼投资总监谢治宇担任基金经理,任职回报约4倍。但近三年的表现平平,跌幅则高于同类平均的-38.85%。

事实上,兴全合润近年来的净值大跌,并不是兴全基金的唯一个例。

天天基金网数据,截至1月24日,近一年兴全基金旗下权益类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全线飘绿亏损,其中,二十六只权益类基金产品,近一年亏损20%以上;亏损30%以上的有八只。

旗下众多权益类产品大比例的亏损,兴全基金给出的解释是受大环境影响。

2023年,国内权益市场整体震荡,沪深300指数全年下跌11.38%,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全年下跌13.52%。

从2023年全年业绩看,“根据海通证券统计口径,2023年我司权益类投资收益排名位居权益类大型公司4/12,位居全市场84/164。”兴全基金称,“长期业绩方面,截至2023年12月29日,我司过去十年权益类投资收益为240.11%,位居行业4/68。”

从上述综合数据来看,兴全基金的整体业绩表现尚可。但谢治宇在管的三只基金则“独树一帜”——近三年最小跌幅的也高达-41%。

这意味着,昔日投资者追捧的“顶流”,如今难逃“跌倒”的命运。

从“顶流”到“接盘侠”

据了解,兴全合润成立于2010年4月22日,属于混合型-偏股基金。

目前,规模约231亿元,位居兴全基金旗下单只基金规模第一,基金经理由“顶流”的谢治宇领衔担当。

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的谢治宇,2007年毕业即加入兴业全球基金。

早先,谢治宇是从一名行业研究员做起,期间主要覆盖TMT与新能源行业。

3年后,晋升为专户投资部(类似于私募)投资经理。2013年1月转战公募基金,担任兴全合润分级基金经理,至今为止已取得405%的任职回报率。

谢治宇还是一位10次斩获“金牛”奖的明星基金经理,深受基民们追捧的“顶流”之一。

自接管以来,兴全合润的基金规模由2013年的10.97亿元飙升至2021年的334.06亿元,八年规模增长超30倍。

被打上了“顶流”标签的谢治宇,在2018年1月16日发行的兴全合宜混合中,创造了一日吸金327亿元的神话。这个纪录直到2019年才被广发基金的刘格菘打破。

凭借兴全合润一战成名后,谢治宇的管理规模也在与日俱增,于2021年末达到最高点963亿元,距离“千亿”只一步之遥。

所谓,“巅峰即拐点”!谢治宇亦无法打破这一条规律。

进入2022年,谢治宇在管规模已从上一年末的963亿元下滑至698亿元。

截至1月24日,剔除去年8月卸任规模175亿元的兴全趋势投资,谢治宇的管理规模较一年多前的颠峰已近“腰斩”,在管三只基金仅剩394亿元的规模。

分别是231亿元的兴全合润、145亿元的兴全合宜和18亿元的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1月24日,兴全合润近三年收益率为-41.58%,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近两年收益率为-41.61%,兴全合宜A基金收益率-46.12%。

复盘谢治宇的操盘思路,2021年是一个槛,既是一个分水岭,也是最后的疯狂接盘。

谢治宇一改其稳健风格,充分利用了在管基金的便利,“无厘头”式组团接盘了一系历史新高个股。

究其背后原因是,在海尔智家、三安光电和芒果超媒等个股的操作上,谢治宇一举反常地在上述个股的历史新高附近,大手笔的追涨建仓、加仓。

之后,业绩暴雷的三安光电,谢治宇也未在第一时间止损。反而是被“跌红眼”的谢总,却在不断地加仓,又不断被套,典型的“接盘侠”。

日前,披露的去年四季报显示,三年过去了谢治宇仍在组团“死磕”三安光电。

分别是,兴全合润持股9044万股,不仅是第一大重仓股,还是三安光电第八大股东;兴全合宜持股4644万,位列第三大重仓股;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持股464万股,位列第四大重仓股。合计持股1.42亿股,占三安光电总股本约2.8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散户炒股炒成“股东”的惨痛经历不同,这回谢治宇只是情景式的体验了一下,因为他接盘的资金并不是他自己的。

更令人担忧的是,谢治宇似乎又“踩雷”了。去年前三季度,三安光电扣非净利润-7.85亿元,同比下滑793%。

无理由“死磕”到底,是兴全合润近两年来规模跳水与业绩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数据显示,兴全合润规模从2021年末334亿元的高点,骤降至去年底的231亿元,两年时间,规模减少103亿元,降幅超3成。

截至去年上半年,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兴全合润在累计亏损88.29亿元的同时,仍收6.22亿元的管理费。真是一门“稳赚不赔”的好生意。

与此同时,谢治宇管理的三只基金产品,近一年的收益全线“飘绿”告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兴全合润亏损22.83%,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亏损25.64%,兴全合宜亏损约29%,夺得负收益榜“魁首”。

从千亿“顶流”到“接盘侠”,谢治宇是该要反思一下,高位组团接盘还“死磕”到底的投资策略!

组团高位接盘

细究“顶流”的跌落,离不开谢总的高位追涨接盘,尤其喜欢十倍以上的“大牛股”。

以17倍“大牛股”三安光电为例,从2012年2月的2.56元(前复权价)开始,一路震荡上涨到2021年8月的44.77元。

“十多倍涨幅的大牛股,且还创下对子顶的历史新高价,稍有点常识的操盘手都是不敢重仓追涨的。”北京某私募人士介绍说,“对子顶往往是机构操盘时故意做出来的,也是机构给出的明显撤离与趋势反转的信号。”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三安光电创下44.77元“对子顶”新高期间,谢治宇利用在管基金的便利,组团接盘建仓。

数据显示,在2021年的三、四季度,谢治宇共动用超30.57亿元,接盘历史新高区间的三安光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别是兴全合润投入16.5亿元,买入4210万股,建仓成本约39元;兴全合宜投入11.17亿元,买入2915万股,建仓成本约40元;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投入2.36亿元,买入595万股,建仓成本约44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期,三安光电的股价在创下44.77元的历史新高后,掉头向下一路跌至31元附近才止跌,之后一路反弹,最终2021年以37.41元的价格报收。

此时的谢总,若能体恤基民的血汗钱,及时撤退,就不会有后来的重仓被套“血亏”的事实。

随之而来的2022年,倔犟的谢治宇,依旧不认输,死扛单边震荡下跌趋势中的三安光电,全年跌幅高达54.26%,报收于17.11元。

期间,每个季度谢总都在补仓三安光电,与散户“死扛”补仓到底的操盘风格,毫无区别。

以兴全合润为例,开始的第一季度,谢治宇加仓852万股,持股升至5062万股,市值12.04亿元;同期,三安光电的股价暴跌36.84%,报收23.63元。

进入二季度又补仓319万股,持股达到5381万股,市值13.23亿元;当季,三安光电的股价从23元一路下跌到16元附近才止跌,反弹至24.43元报收,涨幅3.39%。

到了三季度,三安光电的股价先是震荡上涨至27元附近,再掉头一路向下大跌至17.43元报收,跌幅28.65%。

期间,谢治宇再补仓235万股,持股增至5616万股,市值则跌至9.82亿元。

四季度又延续了上一季度的跌势,三安光电股价报收17.11元,跌幅1.84%。当季,谢总又大手笔再补仓736万股,持股6352万股,市值仅10.62亿元。

纵观2022年全年,三安光电股价下跌54%的同时,谢治宇合计补仓2142万股,加仓幅度超五成。

《产业资本》估算,截至2022年末,谢治宇执掌的兴全合润亏损至少8亿元,收益率约-50%,直接腰斩。

接下来的2023年,接盘三安光电被“跌晕”的谢治宇,一改不断补仓“死磕”到底的做法,切换到散户炒股的另一风格——追涨杀跌。

一季度,三安光电股价迎来了久违的季线大阳,报收21.07元,涨幅23.14%。同期,谢治宇火力全开追涨加仓2720万股,持股增至9072万股,市值只有19亿元。

但好景不长,进入2季度,三安光电再度转跌几乎抹掉了1季度的全部涨幅,报收17.19元,跌幅18.41%。

当季,“跌红眼”的谢总,又加仓260万股,持股高达9332万股,但市值却跌到了16.09亿元。即使不算加仓的成本,当季亏损至少3亿元。

相较于两年前44.77元历史新高,进入2023年三季度三安光电的股价,差不多每股跌掉近30元。与接盘时的信心满满不同,此刻的谢治宇已萌生了去意。

兴全合润终于迎来了两年来的首次减仓,当季减持445万股,持股8887万股,市值仅剩13.7亿元。期间,三安光电的股价再次大跌10%,报收15.42元。

《产业资本》估算,两年多来,仅谢治宇组团接盘三安光电中的兴全合润一只基金,亏损额就高达11亿元以上。

截止1月24日,三安光电股价仅剩12.03元,较谢治宇组团接盘期间44.77元的历史新高,跌幅高达73%,直接“膝斩”。

相较于谢治宇组团接盘每股约40元的建仓成本,跌掉了近30元/股。

显然,在组团高位接盘的一念之差下,千亿“顶流”的跌倒,或许只是时间的问题。

(本文基于公开数据与资料分析,尚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兴全合润1 #谢治宇2 #兴全基金2 #三安光电 2 # 净值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