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铁马

最近刷抖音小红书微信,会发现掀起了“离职三部曲”:

一预告,“点赞破x万就离职”;
二官宣,“大厂、年薪百万lastdayvlog”;
三做计划,离职的todolist,下一秒就是女强人。

甚至离职博主发短视频的套路,我都总结出来了:

《95后/00后的我,为什么放弃百万年薪,从xx裸辞》(灌点鸡汤立IP)
《裸辞X个月,我低估了自己的搞钱能力》(开始卖课)
《坦白局:裸辞做博主X个月,我一共赚了多少钱?》(开始卖货,也可能卖课)

1.

/别被离职爽文“忽悠了” /

大家喜欢看离职博主的短视频,可能是因为,被你看到的离职过程都是“爽文”。

“大厂、高知、裸辞”可能是离职爽文里最显眼的标签,他们的经典操作是:

某知名短视频平台,入职晒offer、离职晒工牌、毕业即是万粉博主。离职后修改简历、面试辅导、顺带教教个人IP打造。要是真的报了课,收到的可能是一份十几年前的PPT;打造赚钱的个人IP,也很可能是鼓励你分销卖货。

某知名互联网大厂,毕业向社会输送人才,低职级修改简历、帮忙内推收费,高职级直接开训练营卖课。

还有些互联网机构,离职当天拉横幅易拉宝:漂亮宝贝不干啦!离职后发帖引流做博主培训,能不能培训出来一个博主不好说,反正培训费是挺贵的。

所以,写了离职爽文的人,人家并不是离职后就躺平。相反,他们赚钱的门路并不少,大多都是曾经在大平台中掌握的信息差。

但很少有人关注,离职一段时间以后,离职博主的真实境遇,毕竟大多数已经成气候的离职博主,都是幸存者偏差。

就以金融行业为例,不少金融人刚离职想“大干一场”,分享怎么进顶级的金融公司、讲怎么进投行、辅导大学生如何考研,最后成为一个标准的金融人。不过这些操作都是昙花一现,要是顶级金融机构都这么好进,干脆在互联网上开班算了,还考研考博干嘛?

而真实的金融行业离职人是:清华计本+金硕,保代+CPA+司考+评估师+税务师+基金+期货+英语专八,只是想找一个能还房贷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履历里的CPA、司考、评估师、税务师随便拿出一条来再配上清华的本硕都能去机构当讲师,难道是他不想去找吗?

某CPA辅导机构的销售说,我们的培训老师卷得要死,再去考一遍CPA,90分以上入职,概率是万分之一到几万分之一,哪怕是清华毕业,37岁再重新去学习考试,考到万里挑一都不太现实。

可见,离职的大爽文里,也在各个方面都卷得彻彻底底,毕竟离职赛道可没有“兜底”。

2.

/真实的离职爽文,是靠钱决定的 /

真正想让离职以后过得更好,只能靠 “离职前就有钱”,好莱坞影星刘玉玲在《致命女人》里,提出了一个"F-you money"理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拥有了这笔钱,当你的老板想要解雇你,或者逼迫你做不想做的事情时,你就可以潇洒地回敬一句不好听的话。

但是怎么攒下这笔钱,很多职场人心里却没谱。

大家都有一个感觉,明明没怎么花钱、花的都是小钱,怎么还手头没钱?

经济学上有个现象叫“拿铁效应”,指生活中非必要、产生积少成多影响的支出。别小看每天和同事点下午茶的“仨瓜俩枣”,每天2杯拿铁30元,1年就是10950元,30年累计下来就是32.85万元。

单项花费看起来微不足道,长年累月下来数字就让人无法忽视了,导致虽然上班的时候很努力,离职却没有底气。

在职的时候,不妨跳出拿铁效应,开始攒这笔离职后能给你底气的钱。

很多职场人在办公室讨论理财,跑步进场过高风险的股票、股票型基金,亏过一些钱以后就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其实又是一个“信息差”,在市场内,一直都长期存在着普通人更适配的稳健类理财产品。

例如债基,顾名思义,主要投资于标准化债券这样的固定收益类资产,风险相对较小,短期内会有小幅波动,拉长周期持有收益整体稳定向上。

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场纯债基金平均业绩为3.79%,而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年平均收益率为-11.85%、-13.91%、-9.01%。

Wind数据显示,从长期来看,纯债债基指数波动相对有限,年化波动率仅为1.15%,且已经连续9年取得年度正回报,适合作为财富管理的基础配置。(统计时间:2015/01/1-2024/01/1;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所以债基可以作为普通人攒钱的一个“基石”。目前市场上的债基品类很多,腾讯理财通的产品集中在30天、90天、120天的最常见,可以满足不同时期用钱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觉得债基收益低,等得有点“小着急”,毕竟理财还是想有点额外的惊喜,那么债基衍生出的“固收+”基金就很合适。

“固收+”可以拆分为“固收”和“+”两部分,固收,就是大部分投向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80%以上),获取稳定的利息收入;少部分“+”股票等权益类资产(20%以内),不错过股市上涨带来的机会,博取更高收益。

从腾讯理财通发布的历史数据来看,经过筛选的优质固收+基金年化收益在5%-8%之间、并且可以保持成立以来年年都是正收益。(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如果小A在5年前买入100万固收+基金长期持有的话,现在或许比短债基金、货币基金、同风险等级的银行理财的收益都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固收+”的波动也很小,过去的三年熊市期间,上证指数最大回撤-27.27%,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最大回撤-45.41%,但固收+(以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为代表)仍然能保持正收益、最大回撤-7.57%,今年以来,权益市场在震荡中有所回暖,固收+基金也能跟上涨幅、今年以来年化收益+5.95%,偏股混合型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则是-4.30%。

可见,“固收+”是追求稳中有进的高性价比选择。

这时候,千万别一谈基金就色变,上班族完全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打破攒钱的信息差,存到自己的小目标后,潇洒离职。

合上这篇文章后,甚至都不用退出微信,可以直接去腾讯理财通了解一些稳健类资产:

对了,再嘱咐大家一句,即使我们不是亿万富翁、财务自由距离我们也还有段距离,但我们依旧可以通过多种存钱手段,努力拥有自己的一笔Say no money,离职的大爽文,永远是自己靠钱包里的“实力”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