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八路军设有五大军区,即晋绥军区、晋察冀军区、晋冀鲁豫军区、河南军区和山东军区。五大军区中,山东军区发展最为迅猛,兵员最广,晋察冀军区则是八路军最早成立的军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八路军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后主动分兵,一部分留在五台山开辟晋察冀敌后根据地,另一部奔赴晋西南创建根据地。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政府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成立,军区司令部也迁至阜平,是八路军在晋察冀最高领导机构。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是大名鼎鼎的聂荣臻元帅。在聂帅的领导下,晋察冀军区逐渐发展壮大,在抗战和解放时期影响巨大。同时,聂帅也带出了一大批优秀将领,如军区政治部主任王宗槐,建国后授中将军衔,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王平,授开国上将,就连第四军分区参谋长易耀彩,也是开国少将。

更具传奇色彩的是,这三位开国将军在晋察冀军区工作时,娶了在阜平名气很大的“范氏三姐妹”,三位将军成了连襟。

一时间,有人为三位将军叫好,说他们各自抱得美人归,也有人夸范家老汉有福气,三个女儿都嫁给了将军。更有人心生羡慕,说三姐妹的后代回过阜平,县领导亲自接待,阵仗可大了......

那么,这位有福气的老人是谁?他的三个女儿是如何当上将军夫人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氏三姐妹,从左至右:范景阳(三妹)、范景新(大姐)、范景明

抗日大家庭,长出三朵金花

这个幸福的老人名叫范成儿,阜平县王林口镇樊家公村人。说起范家,在当地可是有名的大户,生活过得不错,也很有威望。

1938年,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后,范家是村里第一个站出来支持革命的家族。其中,范成儿当了村委会主任,二弟范茂如是地下交通站站长,负责传递情报,五弟范颖高也很有出息,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

虎父无犬女,范成儿的两个亲生女儿也是女中豪杰。在烽火硝烟的岁月里,大女儿放景新从阜平师范学校毕业后,毅然投身革命,在当地从事妇女工作。她白天带领妇女们贴标语宣传革命,晚上制军服军鞋,常常忙到深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成儿的二女儿范景明也不甘人后,她考上了白求恩医科大学院,毕业后成妇救会成员,还八路军115师的文艺女战士。

范成儿的两个女儿个个优秀,干女儿范景阳也不遑多让。范景阳原本是范成儿的侄女,在伯父的资助下上学,出于感激,她认范成儿为干爹。

范景阳从小和两个姐姐一起长大,三姐妹关系非常好。15岁那年,她看二姐范景明每天到三分区冲锋剧社演出,心生羡慕,也参加了剧社。

这么一来,范氏三姐妹都参加了革命,而在这段革命征程中,三姐妹都遇到了一生伴侣,成了将军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平与妻子范景新

大姐范景新:嫁给开国上将,长子曾任成都军区副司令

范景新在阜平县动委会一区妇女主任时,认识了开国上将王平。

王平原名王惟允,湖北阳新县人,出生于1907年。他1930年参加红军,第一次作战就缴获了敌人3杆长枪,两年后当上了红3师流动团政委。

红军长征时,王平是红三军团11团政委。1935年1月,红军二进遵义,王平奉朱德总司令之命攻打遵义,取得大捷。在随后的追击战中,一颗子弹擦着王平的头皮飞过,顿时血流如注,但仍不放弃追击敌军。

值得一提的是,王平还有一段毛主席为他改名的经历。红军长征途中,他嫌“王惟允”这个名字拗口,改成了王明。长征结束后,为了引起别人的误会,他决定再次改名,可因为识字不多,想不出好名字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8年,毛主席、朱德接见杨勇、王平

红军改编时为,王平被任命为红27军政委,到毛主席那里接受任务。毛主席听说他要改名,打趣说:“这名字有什么不好?你跟那位国际代表可是同名。”可王平苦恼的地方就在这里,毛主席点头应允,对他说:“那你以后就叫王平吧!”

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后,王平在阜平县当县长,和范景新是上下级关系。俩人互相欣赏,谈起来恋爱,后来王平调到三军区,两人的联系也不曾中断。

1939年春节后,王平和范景新举办了一场简朴的婚礼,结为夫妻。这对革命伉俪相濡以沫59年,直到1998年王平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晓光

王平是范家三个女婿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他长期在晋察冀军区工作,建国后任华北军区副参谋长,是聂帅的得力助手。他还以20兵团政委的身份参加了抗美援朝,到1957年二次入朝时,他已是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王平作为正兵团级干部,被授予上将军衔。

值得一提的是,王平和范景新养育的7个子女,有五人日后选择参军,长子范晓光(随母姓)最有出息。2003年,范晓光出任成都军区副司令,两年后晋升中将。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是第一个奔赴灾区的高级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景明和丈夫王宗槐

二姐范景明:嫁开国中将,婚礼与众不同

二姐范景明和丈夫王宗槐的姻缘,是姐夫王平一手促成的。

王宗槐是江西万载县人,与王平同年参加红军。1941年,王宗槐从晋察冀军区组织部长的职位上离任,调任三分区政治部主任,与政委王平成了搭档。

王宗槐赴任前,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把王平叫到司令部,嘱咐他说:“王宗槐26岁,老大不小了,有合适的姑娘,你给他介绍一个。”

司令的指示王平当然照办,回到军分区后,他立马找来王宗槐,神秘地对他说:“我的政治部主任,想讨个媳妇不?”

作为一名革命者,王宗槐也需要爱情和家庭,当然不会反对。王平看他点头,又说:“这个人不是别人,是我家的小姨子,叫范景明。她今年才19岁,人长得好,有文化,现在在冲锋剧团当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天后的礼拜六,王平带着王宗槐回了一趟岳父家,和范景明见面。第一次见到范景明,王宗槐被眼前这个姑娘惊呆了,简直就是心目中的女神,心怦怦直跳,紧张得说不出话来。结果第一次见面,他给范景明留下的印象是:这个人挺好的,就是太正经了。

王平和夫人范景新有意促成这对姻缘,又安排了第二次见面。这一次王宗槐终于发挥出政治部主任的风采,赢得了芳心。

1944年,在延安宝塔山下的一间窑洞里,王宗槐和范景明举行了婚礼。婚礼虽然简单,却显得格外热闹,邓颖超、钱瑛、帅孟奇、李伯钊四位大姐送来贺词,粟裕、陈赓、陈锡联等将领也送上贺词道喜。

后来,王宗槐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解放战争时期是63军政委,建国后是总政部组织部副部长,1955年授中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耀彩与夫人范景阳

三妹范景阳:先结婚后恋爱,成少将夫人

与两个姐姐相比,范景阳和开国少将易耀彩的结合,有些许“强迫”的意味。

1940年,在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当实习医生的范景阳,一次和同事张医生去相亲,对象是军分区参谋长易耀彩。令人没想到的是,易耀彩没有相中张医生,反而看上了范景阳。

范景阳刚回去,组织科长就找她谈话,对她说:“小范,你的政治审核通过了,准备结婚吧。”

听说结婚对象是易耀彩,范景阳有些迷糊,委婉地说:“首长,我们之间不了解,还是相处一段时间再说吧。”

可组织科长马上否决说:“现在是打仗的时候,哪有时间谈恋爱,可以先结婚再恋爱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耀彩一家

范景阳一想也对,而且两个姐姐都嫁得很好,便答应了这门婚事。两人结婚后,范景阳才被易耀彩的才华所吸引,也了解到他的父母被敌人残忍杀害,14岁参加红军的经历......

可到1949年,易耀彩准备南下打仗时,才交代给妻子范景阳一件事情:他在老家还有个童养媳。

原来,易耀彩11岁那年,父母给他娶了个媳妇,当时只有9岁的张凤娥。易耀彩不喜欢这场包办婚姻,加上后来参加红军,和张凤娥失去了联系。这次到南方打仗,易耀彩担心不能活着回来,才交代“后事”说,希望范景阳以后能找到张凤娥,看她过得好不好,提供一些生活上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5年,范家三姐妹在天安门前合影

幸运的是,易耀彩平安归来,还当上了海军基地司令员,1955年授少将军衔。后来他带着妻子范景阳回江西老家,才得知张凤娥一直没有改嫁,每年还给他的父母扫墓。

不过这段插曲并未影响到易耀彩夫妇的感情,两人携手度过50个春秋,直到1990年易耀彩去世。

一门三花,花花落将门,真令人赞叹。范成儿老人的眼光也极好,选了三个将军女婿,不愧是中国最有福气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