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伪军头子莫正民,决定率部起义,投奔八路军,谁知这时,日军中队长打来电话,说:“你要投靠八路军?”莫正民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2年底,莫正民取得驻莒县日军信任,正式就任伪莒县保安大队副大队长,管理35个中队、4000多人。依靠强大的武装力量,莫正民基本掌握了伪莒县政权。

莫正民一时“风光无限”,但他的心中却十分郁闷,想当年莫正民也是有一腔热血的好青年,虽然出身寒微,但心中也有一份参军报国的梦想。

只可惜在旧军队莫正民没有遇到所谓的“贵人”和“机会”,反而处处遭人欺负,干一些苦役杂活,更别提上战场打仗了。一气之下,莫正民离开部队,又回到了家乡。

不得不说,莫正民学习能力很强。在旧军队,莫正民看到那些军阀如何招兵买马,如何训练士兵,他也学了几分本事,在家乡组织起了民兵队伍。

1938年,莒县天灾人祸不断,莫正民带领民兵队伍攻入杨夏庄恶霸地主家中,开仓放粮,赢得周围几个村庄农民的广泛拥戴。也正是此举,让莫正民心中燃起了一丝革命的火种。

然而,莫正民并没有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而是投靠了国民党第十军团第八军军长高树勋。高树勋十分赏识莫正民,提拔他当了少将旅长。这一年,莫正民年仅25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国民党队伍中,如果莫正民坚持打鬼子,或许也能一代抗日名将,但奈何历史潮流浩浩荡荡,无人能够独善其身。

1939年,莒县国民党爆发反共高潮,莫正民被高树勋推向反共前线,与八路军打了一仗。

毫无作战技巧的莫正民哪里是八路军的对手,很快,莫正民的部队就被八路军的游击战法打得晕头转向,几天之后,莫正民部队几乎全军覆没。

国共两党起了内讧,是日军最希望看到的局面。眼看莫正民部队即将覆没,日军向其抛出了“橄榄枝”。此时,莫正民充分表现出了毛主席所说的农民阶级局限性,为了保命,投了日军。

随后,日军向八路军发起了进攻,面对人数多、装备精的日军,八路军只得撤退,莫正民的命算是保住了。

在日军部队,莫正民并不愿接受日军改制的要求,日军长官见此,将他的第一旅解散,士兵分到莒县各地干苦力。莫正民无奈,只得妥协成立了伪军队伍。

就此,莫正民成了人喊人打的大汉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表“忠心”,莫正民率部三番四次地配合日军进行“扫荡”。但作为一个“机会主义者”,莫正民也给自己留了一手,每次“扫荡”都不会赶尽杀绝,反而还会故意“丢”下一些武器给八路军。

莫正民此举无非是因为局势不明,给自己留条后路。但八路军却在莫正民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时任八路军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萧华认为,莫正民是个“可以争取的对象”。

1942年,八路军山东军区掀起了伪军“起义反正”运动,莫正民动过心,也暗地派人与八路接触过,但每次都不是真心实意的“投诚”。

再说,当时八路军抗战正值困难时期,莫正民认为八路军并不能给部队带来什么利益,相反此时莒县大部分武装力量尽在手中,所以自己有充分的理由“拖着”八路军。

对于“不服气”的人,就要把他打服。1944年4月,莫正民与八路军打了一仗,结果损失惨重,莫正民的部下动了起义的心思。同年9月,莫正民又遭到八路军打击,又是同样结果。

莫正民终于意识到日军已经不堪一击,决定起义投诚,八路军也表现出了极大的欢迎态度,萧华在与其信件中写道:“早在1938年,你就有了革命的意识,只不过走了6年弯路,不过好在没有犯大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莫正民开始配合起八路军的攻城计划,开始向内挖战壕。此举引起了日军长官怀疑,日军中队长给他打来电话,上来第一句就问:“你是不是投靠了八路军?”

莫正民听罢惊出了一身冷汗,立即回道:“太君,我这是为了打巷战啊!”他十分清楚,日军只是怀疑,并不是坐实,要不然自己早被抓走了。

不过,日军已经怀疑,就必须提前攻城。莫正民将此事汇报给了八路军长官……有了莫正民的配合,八路军攻城十分顺利,仅用5天就攻破莒县县城。

同年11月,莫正民又配合八路军打了莒县16个日军据点,解放了30多万人民。

战后,八路军信守陈诺,保证了莫正民“职位不变”,任命他为独立二旅旅长,全旅3000余人。后来,莫正民主动辞去一线职位,退居二线学习、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莫正民主动要求到鹤岗农场工作,一直到1983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莫正民当过汉奸,他最后“下场”太好了。我党看人看事向来公正,对莫正民功过划分十分清楚,当年正是有了莫正民反正,才有了解放莒县的重大胜利,仅此一项足可以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