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之所以能够成为唯一造反并成功成为诸侯王的人,不仅因为他能力强、时机准,还因为他身边的人。一个“妖僧”,这就是姚广孝。那么为什么姚广孝被称为魔僧呢?这要从他十几岁的时候开始。

姚广孝14岁出家。这应该是好僧的种子,但姚广孝却不这么认为。他虽学佛,但更擅长“阴阳术”。后来,他干脆崇拜了一个道士为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士在古代一直与高层关系密切,其中有一些是炼金术士,所谓求仙。再一个就是扮演“谋士”。因为“道”的根源根源于《道德经》、《易经》等古籍。而这些古书里充满了各种巧思,甚至还有战术、兵法等等

再看姚广孝,身披袈裟,却如饥似渴地研习《阴阳术》,所谓异常就是魔,这不就是魔僧的样子吗?

果然,当他见到当时大名鼎鼎的相士原弓时,原弓吓了一跳,大喊:是何一僧!眼睛呈三角形,形状如病虎,本性必定嗜血,这也是刘秉忠的风格。

姚广孝“妖僧”的称号大概就是出于这句话而生的。首先是将其定义为“怪僧”(妖僧),然后对其相貌进行评论。“有一双三角形的眼睛,像一只病老虎。”最后是分类,“一看就是个嗜血之人,和辅佐忽必烈的刘秉忠是同一类型”。

所以,姚广孝的妖僧论是逃不掉的。按常理来说,普通修士肯定会不喜欢这样的评价,但姚广孝不但不恼,反而还很高兴。为什么?恐怕他的怀里就是“刘秉忠”三个字。那就是,姚广孝的偶像是刘秉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承认,姚广孝确实赶上了刘秉忠这么好的机会。有一次,他在做事的时候,偶然遇见了燕王朱棣。姚广孝主动接近他,从而跟随朱棣完成了第一步,成为刘秉忠那样的幕僚。

关于这件事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姚广孝一见到朱棣,就断定此人将来必成大业。所以他的第一句话就是:送你一顶白帽子。朱棣是当时的燕王,王字上面加了一个白字,就是“皇帝”的意思!

不过,朱棣对此并没有太重视。毕竟当时朱标还活着,别说给他姚广孝,就是把诸葛亮和刘伯温塞在一起,朱棣也不敢乱来。不幸的是,朱标早逝,其子朱允炆继位为太子。

朱棣平静的心被搅乱了。他很欣赏朱标,因为他知道父亲把自己最好的资源都倾注在了朱标身上,而朱标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处理政务有条不紊。他对兄弟们宽厚仁慈,他不仅是一个好王子,也是一个好兄弟。

可是朱允文是什么?朱棣怎么能服气呢!姚广孝也敏锐地意识到“此地应有雷霆”,开始力推朱棣夺取皇位。没想到,朱棣还没有下定决心,即位的朱允炆就帮他下定了决心:实行削藩。

朱棣深知,一旦被贬,就没有好果子吃了。如果朱标砍掉了诸侯,他肯定没有任何反应。他知道哥哥不会杀自己,反而会给他更多的好处,让自己成为一个“幸福无比的王子”,会置自己于死地。

姚广孝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先将原恭引入府中,并在府中与朱棣的亲信面对面会面。至于亲信,都是王公将相。其实,这是姚广孝利用这些“乱力鬼神”来鼓励朱棣。

接下来就是靖难之战!姚广孝再次展现了他妖僧的本色。在朱棣最困难的时候,他提醒朱棣:不要天天在北方这些地方折腾了,直奔黄龙,对都城进行长途奇袭就可以了。拿去!

一句话让朱棣恍然大悟,终于攻入都城。朱允炆失踪了,至今仍未被“找到”。朱棣成为绝对的老大。但姚广孝根本不贪高官高薪,坚持继续出家。结果,他被朱棣称为“少爷”,还请他培养朱瞻基(皇帝长孙出阁读书,光孝当说书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姚广孝为什么被称为魔僧呢?从他的经历来看,是因为出现了三个异常(异常就是魔)!

一:身为修士,却苦学道教的“阴阳术”。

第二:身为世外高僧,他比任何人都关心世间事,憋足了劲去建功立业。

第三:成就无双,却依然继续出家,完全不顾高官和丰厚的俸禄、孝敬祖先等事情。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冒着被斩首的危险去辅佐朱棣谋反。

这三个异常(原因)比一个更令人费解。所以有时候我在想,难道姚广孝穿越到了过去吗?这当然是个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