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主要的历史事件几乎都是围绕着齐国、魏国、韩国、赵国、燕国、楚国、秦国这战国七雄所展开的。其中,在战国中后期,因为魏国、楚国、齐国等大国的相继衰落,秦国和赵国之间的较量,成为当时的主要事件。在秦国和赵国的对决中,武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就秦国来说,拥有白起、李信、王翦、王贲等众多名将。与此相对应的是,赵国也拥有五大名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李牧

首先,在战国四大名将中,李牧无疑可以和白起相提并论。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面对匈奴大军,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匈奴单于听到这种情况,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牧布下许多奇兵,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灭了襜褴,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

约在公元前246年以后,李牧离开代郡,前往赵国都城邯郸担任官职。公元前243年,赵王派李牧进攻燕国,攻下燕国的武遂(现河北省徐水县西北的遂城镇)、方城(现河北省固安县南)。公元前235年,赵悼襄王逝世,赵王迁即位。在之后爆发的宜安之战和番吾之战中,李牧率领的赵军两次重创秦军,成功推迟了赵国的灭亡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赵国已经元气大伤了。而李牧能够两次战胜秦军,这在战国后期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之后将李牧杀害。而李牧被冤杀后,赵国也随即被秦国消灭了。

二、廉颇

在战国四大名将中,廉颇无疑是最被低估的一位。早在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廉颇参与五国联军伐齐,击破齐军,取阳晋,拜为上卿。他曾因蔺相如位居己上,深感不服,后因蔺相如屡谦让退避而感悟,负荆请罪,二人遂为刎颈之交。赵孝成王六年(前260年),廉颇被派到长平抵御秦军,用坚壁固守之策,秦军劳而无功。后来赵孝成王中秦国所施的反间计,以赵括取代廉颇,终遭惨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在长平之战中的坚守,很多人以为廉颇的长处是防守。不过,在长平之战后,廉颇击败了想要对赵国趁火打劫的燕军,更率军包围了燕国的都城,差一点就灭亡了燕国。除此之外,廉颇还率领赵军攻占了魏国、齐国等战国七雄的城池。由此,对于廉颇来说,是一位攻守兼备的一流名将。

三、赵奢

赵奢出自赵国宗室,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到赵孝成王期间。作为赵括的父亲,赵奢主要的战绩就是打赢了阏与之战。此战不仅重创了秦国大军,守住了阏与这一兵家必争之地,还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此基础上,他的儿子赵括也得到了赵国君主的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庞煖

早在赵武灵王时期,庞煖就为赵国效力了。不过,直到长平之战后,庞煖这位老将才真正登上了历史的大舞台。一方面,庞煖曾率军攻打齐国,还击败了燕国将领剧辛。另一方面,庞煖曾率领赵国、韩国、魏国、楚国等诸侯国的联军攻打秦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赵括

最后,在赵国五大名将中,赵括的争议应该是最大的。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急于求胜,所以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在长平一带主动全线出击,向秦军发起进攻。而这,自然正中白起下怀,很快赵括率领的大军就被秦军分割包围了。在此背景下,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却被秦军射杀而死。

赵括阵亡后,四十余万赵军全部投降,后被秦军坑杀。由此,对于长平之战的失败,赵括负有不可逃避的责任。不过,虽然被白起击败,但是,赵括率领的赵军,却让秦军付出了伤亡过半的代价。由此,赵括还是具有一定实力的,只可惜他一上场就遇到了战胜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