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那些事儿》第三卷“三国鼎立”已经连载完毕,下面接着连载第四卷“三家归晋”。

第一章:诸葛恪辅政

孙权驾崩后,孙亮继承皇位登基为帝,大赦天下,更改年号为“建兴”。孙亮即位后,下诏任命诸葛恪为太傅,滕胤为卫将军兼领尚书事,吕岱为大司马,吕据为右将军,陆抗为奋威将军,朱绩为镇东将军。

接着,孙亮任命岳父全尚为城门校尉,封爵都亭侯。当时,全氏家族一门五人封侯,高居重要职位,护卫在皇帝孙亮左右,而自东吴立国以来外戚贵盛显赫者没有一家比得上全家的。至于其他文臣武将,他们也各有封赏。

诸葛恪全面主持吴国朝政,取消监视制度,裁除军政冗员,免除拖欠的赋税,取消货运关税。诸葛恪颁布的各项政策都顾及了百姓的利益,给大家带来了实惠,因此吴国上下无不欢悦。这一系列惠民政策为诸葛恪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以至于诸葛恪每次外出都有很多百姓引颈相望想目睹一下他的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恪秉政后,不想让宗室诸藩王驻守长江沿岸的军事要地,便让小皇帝孙亮下诏收回藩王们手中的兵权,并勒令他们尽快搬家。当诏书下达到藩王们手中,齐王孙奋十分气愤,拒不服从命令。为了抗议,孙奋多次越轨法度行事,向诸葛恪施压——我是吴大帝孙权的儿子,就是不听从你诸葛恪授意之下的诏令,看你能把我怎样?

作为执政大臣,诸葛恪态度强硬,马上给孙奋写了一封亲笔信,严厉谴责孙奋不听从朝廷安排,心怀轻慢之意,蔑视王法。在信中,诸葛恪向孙奋列举了一些历史上违背诏令、不遵法度的人最后落得身败名裂的故事,更是告诫其应深以鲁王孙霸为戒以改变自己的违令行为,谨慎小心地做一个好臣子以尽力敬奉朝廷,这样才能平安富贵地过一辈子;如果执迷不悟,一切后果自负!

当年,鲁王孙霸因有非分之想而萌生夺嫡争储之心,最后被父亲孙权赐死。如今,诸葛恪旧事重提,要孙奋以此事引以为戒,其用意不言而喻。

孙奋收到诸葛恪的笺书后非常恐惧,顿时脑子“清醒”了。孙奋十分清楚,如果他不执行该诏令,下次等来的可能就是一道赐死诏书了。尽管孙奋内心十分不愿意,但他也只得顺从地交出兵权从南昌移居豫章郡,从此后做一个“手无寸权”的王爷。

琅邪王孙休不敢抗议,只得按照朝廷的安排默默地从虎林移居丹杨郡,反正抗议也没有用,还不如给朝廷留下一个好印象。

诸葛恪是孙和之妃张氏的舅舅,所以诸葛恪这次“削藩”并没有下令强制将孙和迁居外地。当然,孙和作为一个废太子,是不可能再掀起风浪了。

就这样,孙权临终前的精心布局一下子就被诸葛恪破坏了。在解除地方威胁之后,诸葛恪的权力再也没有人能够限制了,并即将走上权臣之路。

东兴之战

孙权驾崩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魏国,但魏、吴两国一直是死对头且已经斗争了五十多年,因此这个消息对魏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于是,魏国许多将领都很兴奋,觉得趁吴国国丧之际挥师攻打不失为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诸葛恪见魏国蠢蠢欲动,为了防备敌国乘机出兵突袭吴国,决定加强国防措施,重修东兴大堤。早在黄龙二年(公元230年),刚称帝不久的孙权为了阻挡魏国大举进攻吴国,遂在东兴濡须水上修筑东兴大堤作为军事防护堤。后来,孙权征伐淮南地区,在巢湖内被魏国水军打败,一怒之下废弃了这条大堤而不再修治。

如今,诸葛恪重新看到了东兴大堤的军事价值。东兴位于今安徽含山县西南,与巢县相接,而筑堤凭险扼守至少能暂时挡住长江北岸的魏国大军大举深入吴境。

建兴元年(公元252年)十月,诸葛恪率军亲临东兴巡察,并在当地征集大量民众再次修筑东兴大堤。为了更好地防范魏国偷袭,诸葛恪派人在东兴大堤左右两端依山傍水各自建筑一座城池以作为掎角之势,既能保护东兴大堤,又能抗击来犯之敌。东兴大堤竣工后,诸葛恪率大军返回建业,命令将军全端负责驻守西城(西关),都尉留略负责驻守东城(东关),并给每座城池留下一千名士兵守城。

魏国前线将领见吴国修建东兴大堤,认为吴军进入自己疆界,耻于受辱。镇东将军诸葛诞向司马师上表,提议分兵三路攻吴,并分析道:“如今,趁吴国深入内地侵略,可以派王昶逼取江陵,毌丘俭攻向武昌,以牵制吴国上游的兵力。然后,挑选精锐之师直攻东兴两城,等到他们援军赶到,我们已大获全胜了。”

诸葛诞认为东兴两城守军极少,只要率领大军兵临城下就能快速攻下来,一旦占领了吴国的军事要地,战略意义不可谓不大。魏国其他边防将领见诸葛诞向司马师请战伐吴,自然不甘落后。于是,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以及镇南将军毌丘俭等人纷纷上表,献计伐吴。

司马师一下子接到这么多不同的伐吴方案,不知道该听从谁的,便向尚书傅嘏征询出兵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嘏为人才干练达,极有军政见识。当傅嘏看了王昶等人的伐吴方案后,他发现每一个方案都存在不足之处,便对司马师分析道:“现在朝里议论纷纷,有的人想要乘船横渡长江在水面上排列战船,采取强攻的办法进攻吴国;有的人想要兵分四路并进,一起从不同方向进攻吴国的城池;有的人想要大规模屯田,观察形势后再伺机而动。诚然,这些都是攻取敌军的通常办法,但是自从我们训练集结伐吴部队以来前后已经有三年时间了,而敌人早已知晓我们的情况,所以我军已经不是一支可以出其不意进行偷袭敌军的部队了。况且,魏、吴为敌将近六十年了,吴国早已经做好了各项防备工作。虽然敌国的君臣是伪立的,但他们患难与共,而如今他们新丧元帅(指孙权驾崩),全国上下都担忧危机。因此,他们害怕我们乘机出兵,早已经把战船排列在重要的渡口,凭借险要坚守城池。目前,我军想通过走水路的方式将战船排列在江面上强渡长江进攻吴国,这条计策显然是很难成功的。综合来看,只有在边境一边大规模屯田,一边进军蚕食敌土,这样做不仅能让自己的后方稳固,而且也能够根据不同情况调整出兵伐吴的方案。”

接着,傅嘏又为司马师献出自己的万全之策,其良策包括七个方面:

一、我军夺取敌方的肥沃土地,将敌人逼退到贫瘠土地上;

二、严明军队纪律,不允许士兵欺压劫掠百姓;

三、在边境地区实行招抚怀柔政策,诱使吴国军民自动投降归附;

四、从远处开始设置侦察联络哨所,不能让敌国间谍来打探军情;

五、逼退敌军,限其耕作;

六、军队就地解决口粮,食用积储的粮食,不需分兵从他处运粮;

七、多派间谍进入敌国,及时掌握敌军消息,从而迅速作出征讨突袭的决断。

简而言之,傅嘏的计策是这样的:一是抢夺肥沃土地,从农业生产方面限制对方经济;二是军队令行禁止以及实行招抚怀柔政策,争取人心所归;三是军队推行军屯,自给自足;四是发动间谍战,广泛搜集对方军事情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司马师听了傅嘏的计策后,虽然觉得很有道理却不想采用,因为这个计策太耗时间了,照此执行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打败吴国。

此时,司马师为了能够快速提升政治威望,迫切需要一场大胜来树立自己的威信,毕竟军功才是最有说服力的,而如果他一上任就能打败宿敌吴国,那无疑是证明能力的最好办法。

司马师抱着侥幸心理不采纳傅嘏意见,依然决定出兵伐吴。不过,司马师稍微修改了“四路并进”的出兵方案,改为兵分三路伐吴。这个方案的具体出兵路径是这样的:

一、王昶负责进攻南郡,此为西路军;

二、毌丘俭负责进攻武昌,此为中路军;

三、胡遵和诸葛诞负责进攻东兴,此为东路军。

在这三路伐吴部队中,东路军是主力部队,人数多达七万人。

各路大军出征前,司马师提升自己的弟弟司马昭为都督,作为监军统领胡遵和诸葛诞袭击东兴。

司马昭督率步骑兵七万人到达东兴后,胡遵、诸葛诞等人将部队安置于大堤之上,命令各部赶造浮桥渡湖,分兵进攻东兴两城。虽然东兴两城兵力不多,每座城池只有一千名守军,但由于城池建筑于高险之处,所以魏军只能抬头仰攻,发挥不了大兵团作战的优势。尽管魏军人数远远多于守城吴军,但他们的兵力优势起不了大作用,而面对这样易守难攻的城池,一时之间难以攻拔。(《三国志》:“遵等敕其诸军作浮桥度,陈于堤上,分兵攻两城。城在高峻,不可卒拔。”)

当年,诸葛亮用几万人马进攻只有千余守军的陈仓城,进攻二十余日尚且攻不下。由此可见,坚城不是那么容易被攻克的。

魏军围攻东兴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建业。诸葛恪明白,尽管东兴两城暂时能挡住魏军的进攻,但如果对方不计伤亡用车轮战日夜攻城,则是可能破城的。因此,诸葛恪不敢怠慢,亲率四万救援大军日夜兼程赶往东兴救援。为了赶速度,诸葛恪派遣将军留赞、吕据、唐咨、丁奉等人为先头部队,走小路先率领一部分军队去救急。对此,有一些吴将不以为然地说道:“敌军听说太傅亲自率领大军前来,等到我们上岸他们就会闻风而逃的。”

不过,丁奉不赞同诸将的意见,分析道:“事情并非如此!敌人动员了全国的力量攻伐,调集许昌、洛阳的全部军队大规模前来进犯,想必一定是有了全盘规划,岂能空手而归?我们不应指望敌人不战而退,而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战胜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奉是作战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将,他曾经在甘宁、陆逊、潘璋等人麾下当小将,跟随吴国先辈名将们南征北战。丁奉以骁勇而闻名,作战时奋不顾身,经常能够斩将夺旗,勇冠全军。丁奉累积战功逐渐升为偏将军,成为一名能独领一军的将领。孙亮登基为帝后,丁奉被提拔为冠军将军,晋封都亭侯。

作为先锋部队的指挥官,丁奉敏锐地意识到只有快速率军到达东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地袭击敌军才能迅速解围,毕竟己方总兵力不占优,面对面硬战胜负难料。

于是,丁奉对友军将领们说道:“如今各军行动迟缓,如果敌人提前占据有利地势,我军则难与他们争锋了。”言罢,丁奉让参与救援的各支部队给他的部队让路,并统率自己麾下三千人马昼夜不停地向东兴挺进——兵贵神速,长途奔袭。

时值隆冬十二月,北风凛冽,寒气袭人,大雪下得正紧。这种极端天气,显然不是适合行军打仗的时候。于是,魏军众将领放松了警惕,他们聚会高谈、饮酒取暖,浑然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慢慢地袭来。

此时,丁奉亲率本部三千士兵正马不停蹄地驰援东兴。吴军迎风前进,仅用两天时间就到达前线抢占有利地点——徐塘。

由于天降大雪天寒地冻,魏军无法攻城,诸将便趁着空隙时间摆酒举行宴会。丁奉看到魏军先头部队兵力比较少,马上看出了战机,对部下们说了一句激励的话:“诸位夺得封侯爵位和官职赏赐的机会就在今天了!”

于是,丁奉命令士兵们脱去铠甲头盔,舍弃长兵器,丢掉长枪矛戟,只带短刀盾牌。丁奉如此做,一则轻装上阵,容易杀敌;二则麻痹敌军,让敌人产生轻敌心理;三则激励己方士气,置于死地而后生。

果然不出丁奉所料,魏军见吴军雪天里赤身露膊、裸衣上阵且手中只拿着短刀便丝毫不在意,以为这些吴军将士疯了——这副打扮怎么能打仗呢?

魏军纵饮笑闹,他们看着吴军的“笑话”,丝毫没有派兵防备丁奉偷袭。

当然,丁奉是会把握住这种难得的歼敌机会的。

丁奉身先士卒,率先裸衣上堤。在丁奉的激励之下,三千名吴军士气高涨,他们都尽力爬上了大堤。接着,丁奉一头冲进敌营,纵兵砍杀魏军。

魏军遇袭,被杀得措手不及,顿时乱成一团,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吴军势如破竹,马上攻破了魏军先头部队的营寨,击溃敌军。

就在魏军纷乱之际,适逢吕据、留赞等人也率部及时赶到。吕据等救援部队一上岸,就鼓噪呐喊地加入战斗之中,拼命砍杀魏军,展开了一场痛快淋漓的战斗。有了友军的助战,丁奉如虎添翼,势不可当,犹如猛虎下山。魏军前锋部队溃败,逃兵冲散了后方的大部队,于是驻扎在东兴的七万魏军兵败如山倒并四散逃走,人人争相抢渡浮桥逃命。

吴国镇南将军朱异趁机督率水军攻打浮桥,配合友军围歼逃亡之敌。

就这样,数万魏军一下子都挤到浮桥上,人人都想尽快逃离战场……

当然,数万仓皇逃命的魏军所产生的重压是不同小视的,于是浮桥不堪重负桥坏绳断,大批魏军纷纷跌入水中,溺死者不计其数。在后面逃命的败兵,不知道前方浮桥已断还不断向前挤,更是又造成了严重的踩踏事故,导致大量魏军命丧战友脚下。在混乱之中,魏国乐安太守桓嘉等人落水淹死。此一战,魏军几乎全军覆没,死者数万人。(《三国志》:“魏军惊扰散走,争渡浮桥,桥坏绝,自投于水,更相蹈藉。乐安太守恒嘉等同时并没,死者数万。”)

丁奉勇冠三军,其神勇程度堪比当年合肥城下的张辽。丁奉仅用三千人马大破数万敌军,一战便创下了诸多纪录。东兴之战是丁奉的成名之战,此战奠定了他的名将地位。

正在进攻南郡的王昶以及进攻武昌的毌丘俭,他们在听闻主力部队东路军的败讯后不敢恋战,各自烧毁营地当机立断地率军撤走了。

值得一提的是,魏军在东兴前线各部一败涂地,唯有徐州刺史石苞所领的部队全身而退。石苞的出色表现,被司马昭看在眼里。不久之后,石苞将会受到重用,被擢升为奋武将军,成为三国时代后期的重要将领。

东兴之战,吴军大获全胜,收获满满,缴获了大批战利品。据史料记载,吴军缴获魏军车辆、牛马、驴骡数以千计,兵器、物资等战利品堆积如山,数不胜数。

吴军一举击溃敌军,取得了一场大胜利。诸葛恪整顿队伍,凯旋回到建业。值得一提的是,在东兴之战中,吴国叛将韩综担任魏军前线指挥官(前军督),也在此战中被斩杀。韩综是吴国名将韩当之子,在其父韩当病亡后,孙权命令他防守武昌。然而,韩综淫乱不轨,为非作歹,不守法度。孙权因为韩当生前为吴国做出很大贡献,功勋卓著,所以并没有派人将韩综抓起来治罪。但是,韩综做了很多坏事内心恐惧,害怕孙权有朝一日改变主意,便决定叛逃到魏国。于是,韩综用车载着父亲韩当的棺木,带着家眷及亲兵男女数千人逃奔到魏国。魏国为了策反吴国更多人前来归附,任命韩综为将军,赐爵广阳侯。更加可恨的是,韩综为了向新主人卖好,经常带着魏兵侵犯东吴边境,杀害吴国百姓。对此,孙权气得火冒三丈,对韩综切齿痛恨,恨不得亲手抓住这个叛徒将之凌迟处死。如今,诸葛恪在乱军之中找到韩综的尸体砍下他的头颅带回建业,放在吴国的太庙里祭慰孙权的在天之灵。

战后,吴国论功行赏,奖励有功之臣。诸葛恪作为三军统帅,此战功劳最大。吴主孙亮下诏加封诸葛恪为阳都侯,晋位丞相,兼任荆、扬两州州牧,督管全国所有武装部队,另外还赏赐一百斤黄金、二百匹骏马、丝帛及棉布各一万匹。丁奉被提拔为灭寇将军,晋升都乡侯。留赞因功被提升为左将军,而其他的功臣也各有赏赐。

诸葛恪取得东兴大捷后,权势和威望达到顶峰,名闻天下,一时风头无两。于是,春风得意的诸葛恪产生了轻敌心理,认为魏军也不过如此。不过,在不久的将来,轻敌大意的诸葛恪将最终会尝到苦果。

司马师的手段

魏军大败回国后,举国哗然。魏国七万大军一败涂地,数万人被歼灭,实在有损国家颜面,对此满朝公卿议论纷纷,强烈要求追究诸将的战败责任,并将他们罢官降职。面对朝廷一边倒的舆论,司马师顶住了压力,诚恳地向群臣检讨道:“我没有听从好建议,才造成这样的后果。此次战败是我的失策,诸将有什么罪过呢?”

作为监军,司马昭也难辞其咎。为了避人闲话,司马师下令削去司马昭的爵位。当然,这只不过是象征性“惩罚”而已。

打了这么一个大败仗,司马师却坚决不处罚参战诸将,把战败责任全部包揽在自己的身上,并且只处罚司马昭一人。——我们不得不承认,司马师这招实在太高明了!

司马师这样做,一则树立了一个敢于负责任的大国领导人的光辉形象,二则让众将心存感激死心塌地地为他效力,三则显示自己大义不避亲、任人不唯亲且有利于收买人心。

不过,司马师为了防止边防将领长期坐镇一地容易在当地树立自己的势力,便借此机会将他们的职位及其防区相互对调。于是,司马师任命诸葛诞为镇南将军,离开原来驻地扬州都督豫州;毌丘俭为镇东将军,离开原来驻地豫州都督扬州。

司马师完美处理了这起公关危机,又借故调离手握重兵的边防将领,其执政手段可见一斑。

司马昭见长兄司马师只处罚自己,心里不服气,便向自己身边的人询问道:“近日之事,应该由谁来承担过错?”

王仪答道:“罪责在于元帅。”王仪是司马昭麾下的司马,为人耿直,敢于说实话。

司马昭闻此言,大怒道:“王仪,你是要委罪于我吗?”

司马昭作为这次伐吴战争的都督兼监军,尽管败仗不是他亲自指挥的,但好歹他也是名义上的元帅,责任肯定是一定有的。但是,司马昭是一个不能很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盛怒之下下令斩杀了王仪。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此时司马昭的手段与水平与其兄司马师相比较确实有一段距离。不过,司马昭后来逐渐成长起来,能够很好地承担起司马家族的重任。

话说魏军伐吴之时,蜀国趁机策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造反,攻打雍州郡县。雍州刺史陈泰随即上疏,请求从并州调兵,联合雍州之兵一起前往镇压羌胡叛乱。司马师批准了陈泰的请求,但想不到的是征兵的消息传到并州后引起了当地骚乱。并州胡人不愿接受额外多出来的兵役、徭役,抵触应召远征,强烈反对该举措,因此雁门、新兴两郡发生叛乱。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雍州的叛乱还没有解决,如今并州又发生了新的叛乱。毫无疑问,陈泰的征兵之举激化了当地矛盾从而引发并州叛乱,理应负责这次叛乱的主要责任。

并州叛乱的消息传到朝廷后,很多大臣强烈要求严惩陈泰。司马师为了保护陈泰,再次站出来包揽所有过错,对群臣解释道:“这是我的过错,不是陈泰的责任!”司马师再三强调这是自己一人的失策,与陈泰无关。后来,陈泰费了一番劲儿,好不容易才将这些叛乱镇压下去。

由此可见,司马师确实是一个玩政治的高手。

刺杀谜团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遥远吗?不知不觉中,公元252年十二月很快就过去了,转眼就到了公元253年。

这一年农历正月初一,蜀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大将军费祎遇刺身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过年是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日,为了庆祝新年,费祎在军事重镇汉寿城(葭萌关)大摆酒宴举行“岁首大会”,许多将领都被邀请前来参加这次宴会。

有话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酒逢知己千杯少”。这一天,费祎很高兴,与众将开怀畅饮。在酒宴上,众将杯觥交错,轮流向大将军费祎敬酒。费祎来者不拒,不知不觉中喝得沉醉。这时,左将军郭修站起来趋步下席,向费祎敬酒。对此,大家本以为这不过是一次寻常的敬酒,但当费祎醉眼蒙眬地接过郭修递过来的酒杯正要仰头喝之际,郭修竟然说时迟那时快地快速抽出所藏的利刃径直插入了费祎的胸膛。

就这样,郭修在众目睽睽之下成功地刺杀了毫无防备的费祎。不过,郭修肯定也是逃不掉的,虽然史书里没有明确交代他的最终下场,但想必一定是命丧当场,因为后来魏国皇帝曾专门下诏褒奖追封他。因此,郭修要么是就地正法,要么是自尽身亡。

郭修身为蜀汉高级将领,为什么会做出如此疯狂的举动呢?

这一切,要从几年前开始说起。

高平陵之变过后,姜维从夏侯霸那里打听到司马懿专心搞内政,就不失时机地上表请求北伐,趁机攻打雍州、兵出西平。姜维这一次北伐,在郭淮、陈泰、邓艾等的联手还击之下只能无功而返,唯一的收获就是俘获了西平人郭修。

据《魏氏春秋》记载,郭修一向有功绩德行,闻名于关西一带。郭修被俘后,不得已归降了蜀汉,并在短时间内官拜左将军。然而,郭修一直不愿成为蜀臣,朝思夜想找机会刺杀后主刘禅。平日里,郭修利用向刘禅朝拜的时机,一边拜贺一边趋前,希望可以接近刘禅伺机行刺。不过,由于朝堂之上人太多,郭修总是被其他人阻隔而难以接近刘禅。就这样,郭修没有机会行刺刘禅,退求其次转而把行刺目标锁定在蜀汉的大将军费祎身上。

于是,就发生了前文所写的那一幕——大将军费祎遇刺身亡。

郭修舍弃高官厚禄和性命行刺费祎,其行为确实匪夷所思,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那么,是谁在幕后指使郭修暗杀费祎呢?

由于当初郭修是被姜维俘获的,所以有人在费祎被刺杀后将矛头指向了姜维。按常理来说,郭修作为一个降将,他在蜀国毫无背景、毫无战功的情况之下能短时间内官居左将军之位,有可能是姜维大力举荐的结果。那么,郭修会不会是“知恩图报”故意除掉费祎,好让姜维上位呢?

费祎死后,姜维很快转正,成为蜀汉的大将军。不过,从明面上看,姜维是费祎遇刺事件的最大受益者,但直到现在也并没有任何史料直接说明姜维是指使郭修行刺费祎的幕后指使者。所以,我们不能确定姜维就是费祎遇刺的幕后指使者。

据《魏氏春秋》记载,郭修最初的刺杀目标是后主刘禅,难以得手才另觅刺杀对象——大将军费祎。如果这则史料所载是正确的,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假使姜维指使郭修行刺,为什么一开始要行刺后主刘禅而不是限制他兵权的费祎呢?显然,这是不合理的。

另一些说法认为,郭修刺杀费祎是为魏国报仇。虽然蜀国经常和魏国打仗,但这对郭修来说应该谈不上什么国仇家恨,毕竟他在魏国只是一介平民。郭修归降蜀国后官拜左将军,至少在名义上跻身于蜀汉高层且对他已经礼遇有加,而他却恩将仇报确实是令人很难理解的事情。

那么,郭修舍弃自己的生命刺杀费祎背后所隐藏的玄机究竟如何?

有人说,郭修为了重现郭氏家族的荣耀,想借助姜维之手打击司马集团。值得一提的是,魏明帝曹叡的郭皇后是西平郡人,其家族世代为西平大族。要知道,高平陵之变后,郭皇后已经沦为司马氏代魏的工具,整个家族不仅荣光不在,甚至命悬一线。因此,郭修为了郭氏家族的利益,铤而走险刺杀蜀汉“鸽派”重臣费祎,好让姜维成功上位率领大军北伐,帮助他实现夙愿。

难道这种说法就是郭修刺杀费祎的真相吗?尽管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很难服众。

郭修自杀式行刺费祎留下了巨大的悬念,已然成为一个历史谜团。对于一件历史谜案,人们有很多种证据和办法去推理论证它,但是又往往不能确定它的真实性,这就是历史的迷人之处。

《三国那些事儿》陆续更新中……

完整版更新于公众号【三国故事】的「三国那些事」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