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一阵清风拂过长安大街,卷起一地枯黄落叶。北京的胡同里,一位耄耋老者独自怀缅往事。她是孟小冬,当年京城倾城佳人,名伶梅兰芳的旧爱。岁月在她的脸上刻下沟壑,却掩盖不了昔日的风采。那双眼睛里似乎蕴藏着一段悲欢离合的往事,等待被人一一诉说。她会如何讲述自己离开梅兰芳、嫁给杜月笙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她做出如此抉择?一切的答案,都将从那件杜月笙做对的事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心离伶人梦,误入红尘迷阵

旧历戊戌之岁,一声啼哭自北京城南一座小院响起,京国公孟鸿群家中喜添一子,取名孟小冬。几年后,孟小冬展露出过人的京剧天赋,父亲遂将她送入戏曲世家仇家,拜仇月祥为师,学习女小生行当。

孟小冬禀性聪颖,在戏曲功夫上颇有建树。年仅七岁便初次上场,十二岁时更是名噪江苏一带,被称为"小冬皇"。江浙一带,无人不晓孟小冬之名。青春年华,她对成为真正的"角儿"梦想渐浓,于是携父北上京城,谋求在京剧发祥地一圆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3年春,孟小冬初次在京城大同会馆亮相。台上她身旋舞袖,唱念做打无不精湛,惊艳了在座的观众。就在此时,一个人踌躇满志走上了命运的舞台。观众中,一位身着长衫、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被孟小冬的表演所折服,这人正是当红京剧大师梅兰芳。

两人后台相遇,梅兰芳含笑点头,赞许有加。孟小冬一见倾心,孤注一掷,决心追随这位京城宗师,在梨园事业上追求更大的发展。梅兰芳对孟小冬的才华也颇为赞赏,二人很快在舞台上合作无间,一段情根渐渐在内心深处扎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孟小冬和梅兰芳的婚姻关系注定是个斗争的过程。梅兰芳已有两房妻室,孟小冬明白自己不可能给人做妾。幸而当时戏曲界的一些人暗中怂恿,他们认为孟小冬可以削弱梅兰芳二太太的家庭势力,便在幕后为二人的结合操纵舆论和利益纽带。

就这样,孟小冬误入了一场看似幸福美满、实则利益纷争的红尘迷阵。新婚不久,一起京城枪击案风波将两人的感情推上了冰山前沿。

二、白发人送黑发人,一朝分手两茫茫

1927年秋,一起震惊京城的枪击案发生在梅兰芳的私宅冯公馆。《大陆晚报》主编张汉举惨遭杀害,凶手在警方到场后被击毙。一时间,流言四起,指责孟小冬与凶手有婚约在先,是梅兰芳夺妻所致,导致了这起悲剧。

虽然梅兰芳冤案早已明了,但流言仍在蔓延,致使他的戏路渐行渐窄。孟小冬看着心上人被诽谤,她内心无比痛苦,但无计可施。更令她失望的是,梅兰芳为了避嫌,竟将她遗弃在一边,不再对她给予关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危机当前,孟小冬千方百计想挽回眷侣的情感,曾在一个大雨之夜,前往梅府诉衷肠。可是那里的大门紧锁,一直被她视如恩人的王明华也拒绝见她。白发人送黑发人,一朝分手两茫茫,孟小冬终于领悟到,婚姻中她从未获得真正的名分。

失望之余,孟小冬决定远走他乡,在北京的一座寺院中闭门避世半载有余。在那里,她接受了佛门的教诲,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她渐渐明白,那段感情纯洁吗?婚姻圆满吗?不过是一厢情愿的美梦,包藏着太多阴暗面和虚幻色彩。命运让她从新认识世事无常的真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家半年后,孟小冬返回京城,开始為自己的名节而战。她控告梅兰芳,指责其人渣本色,对她施以精神和名誉上的伤害。终于,在经历了一番波折曲折后,她赢得了官司胜诉,维护了自己在京城的声名和尊严。

从爱生恨,从恨生怨。细数今昔,孟小冬对梅兰芳曾经痴心一片的爱情,此刻已化为拧瓶里的一捻青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香江有约 缘自天成

北平的风雨飘摇固然令孟小冬身心俱疲,但更大的变故却是随后而至。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生灵涂炭。梨园行人四散流离,逃往沿海各地。孟小冬携家眷亦离开北平,前往南下广州。

广州之行并非孟小冬一人之力所能办到。在此之前,她便与一位熟人重拾旧好。这位老友,正是香港实业家杜月笙。二人从前在北平便相识有年,只是后来各自投身事业,渐生疏离。

杜月笙生于世交名门,家财万贯。他与孟小冬的父亲孟鸿群为世交好友,孟小冬从小便与杜家有着渊源。如今重逢,孟小冬正穷困潦倒,杜月笙当即慷慨相邀,让她携家人避难香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抵达香江后,孟小冬第一次见识到了杜月笙的恩泽。杜家当年雄霸粤港两地,然而在动荡年代万贯家财也渐行渐衰,如今只剩下位于湾仔的一座别院。然而杜月笙依然大度,让孟小冬一家入住湾仔府第。

在香港的日子,孟小冬再度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此前她在北平漂泊数载,始终无处安身。而湾仔别院内,一切都显得从容祥和。杜月笙更是殷勤周到,待她如亲人般亲密无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日,孟小冬突然病重,孟鸿群几乎绝望。杜月笙当即启程远走重洋,千里迢迢寻访名医。不日,一位南洋名医应邀而至,悉心诊治,终使孟小冬的病情好转。由此可见,即使是在家道中落之时,杜月笙的德行依旧淡然从容。

一语惊醒梦中人。孟小冬从前那段与梅兰芳的恋情,不过是一场虚梦,而眼下杜月笙对自己的好意,才是实实在在的至情。二人的缘分自古已种,现在只是天意使然。

四、战火纷飞,殊途同归

广州和平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攻华南,广州陷入重重炮火之中。城市处处飘荡着硝烟,生灵涂炭。孟小冬一家不得不再次离乡背井,带着杜月笙一同逃往香港。

当时香港仍由英国统治,虽已沦为战火燎原之地,但相较于广州稍显安全。孟小冬抵港后,暂且在杜家的湾仔府邸安顿下来。然而岁月危殆,时局不容乐观。1941年12月,日军攻陷香港,全港陷入一片狼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近乎绝境的环境中,孟小冬和杜月笙艰难求存。二人依靠彼此的互相照应,才得以在乱世中全身而退。孟小冬早已远离梨园多年,此时不得不重拾昔日戏路,在香港一些小剧场张罗演出,以维持基本生计。

杜月笙则远在重洋,躲避战火纷飞。即便如此,他仍竭尽全力资助孟小冬一家,为他们寻找安全的居所。直到1945年8月,日军在广岛投下第二颗原子弹后,太平洋战争终于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重岁月坎坷,孟小冬和杜月笙一路辛酸走来,如今终于得见和平曙光。此前他们形影相吊、生死与共,殊途竟也同归于香港这座小岛。命运对他们而言,似乎早已注定了纠葛分离与重新聚首。

五、红尘有爱 此情永恒

彼时香港残破不堪,满目疮痍。撤离日军后,英国重新接管香港。在英殖民政府的统治下,香港渐趋稳定,孟小冬和杜月笙得以在这里安身立命。

1947年,孟小冬和杜月笙经亲友的引见,正式结为夫妻。从此,杜府上上下下,都以新主母为重。这一年,孟小冬已年过半百,儿孙满堂。但杜月笙待她如小女儿般娇惯,从不嫌她年老色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庆祝新婚,杜月笙挥金如土,在湾仔别院内重新修缮添置。富丽堂皇的府邸内,处处洋溢着浪漫喜气。每到重要节日,杜月笙更是雇请能工巧匠,在府邸庭园内布置灯彩花海,给孟小冬一家营造出家的温馨。

看着新房笑靥如花的主母,杜月笙自己也由衷高兴。多年以前,当他拖家带口逃难时,几乎前程渺渺。如今不但重拾家业,更获此贤内助,可谓福缘双全。他恭敬有加,对孟小冬言听计从,彬彬有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份夫妻恩爱,感染了周遭的一切。就连府上的老仆人,看着主子们如胶似漆的融洽,也深感欣慰。有位老仆甚至对外人直言:"我家主母就是命犯桃花,不但貌美如花,为人处世亦如百花齐放。"

岁月漫漫,春去秋来。但孟小冬和杜月笙的爱情却如红尘永驻,不曾老去。二人相濡以沫,相视而笑,携手走过了人生的最后几十个年头。直到临终,他们的爱情仍未减损分毫。后人每每回忆起这对佳偶,都会由衷赞叹道:"此情永恒,比天长地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