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初期,画坛宗师齐白石和年轻女演员新凤霞之间发生了一段令人费解的故事。当时90高龄的齐白石对25岁的新凤霞动了心思,竟将她拉进卧室,指着放满钱财的柜子,有何深意?新凤霞作何反应?两人之间又经历了什么波折?这个看似平凡的插曲,透露出当时社会的哪些风云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齐白石与新凤霞结识的缘起

清代晚期,山东曲阜一个普通人家里诞生了一个不平凡的孩子,他就是后来享誉画坛的齐白石。自小随父学画,少年时代便展现出了绝佳的画艺天赋。二十世纪之初,齐白石已小有名气,他的画风独树一帜、返璞归真,散发出一股质朴古雅的气息,深受时人追捧。

与此同时,江苏常州也迎来了一位富有艺术天分的女子——新凤霞。她出身书香世家,自小便对戏曲艺术有着浓厚兴趣,一展歌喉便使人折服。年少时,她已是当地有名的新锐小生,被誉为"评剧舞台上的闪亮明珠"。

缘分使然,1920年,齐白石与主理评剧班的吴祖光相识于京畿一场文艺沙龙。自那以后,他们不时在艺坛聚会相见。每逢此时,吴祖光总会引见自己年轻貌美的妻子新凤霞与齐白石见面。初时只是点头之交,但新凤霞清秀脱俗的气质很快就吸引了齐白石这位"暮年糟老头"的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收徒是古时恩师的传统美德,也是齐白石对有才之人青睐的方式。于是在数年的艺坛交往之后,齐白石终于在一个饮宴之中,当众认定了新凤霞为他的"干女儿"。对当时文人士大夫而言,这种名分可谓别具深意。

自那之后,齐白石更是借故多与新凤霞见面。有时去看她在剧坊中的表演,有时邀她到自己的画室指点修正。渐渐地,一名90高龄的老者对一个年轻女子怀有了不同寻常的情愫,而这种情愫又将如何发展?祸兮福之所倚,一幕艺坛佳话由此拉开了序幕。

二、齐白石对新凤霞心生爱慕

自从认定新凤霞为干女儿后,齐白石便更加痴迷于这个年轻女子的芳容。时常邀她到画室里坐坐,借指点她的戏曲表演之机,实则是为了亲眼多看她几眼。有时也恳求新凤霞为自己's作画,企图以此机会将她的娇美形神永远留住在绢上。

新凤霞虽不解先生对她这般殷勤的缘由,却也怀着一颗虚心好学的态度,时常应邀而去请教画艺。二人渐生惺惺相惜之意,但齐白石心头那一簇邪火,却是在与日俱增。

每当听她吐字,观她舞姿,先生的内心就会激荡起一阵阵狂潮。在那个年代,评剧艺人无不是倾国倾城的尤物。她们周身环绕着一股艳丽非凡的韵味,行走间便仿若离了尘世。新凤霞正当盛年,在舞台上展现的竟是出尘脱俗的仙子一般的气质。那明眸皓齿、楚楚动人的身段,再配合她那如出水芙蓉般清雅脱俗的面孔,简直就是画中人儿一般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旁观者或许难以理解,但对于先生而言,这般女子当真是魔力无穷。他几乎陷入了疯狂,对新凤霞做起了非分之想。有时在画室里讲解技法,竟会无意中伸手抚摸她的腰肢;有时在闲话家常,又会忍不住倾诉对她的倾心相印之意。新凤霞虽然不解其意,却也恪守礼节,从未对先生的行为加以责备。

就这样,师徒间旧日的那份恭顺敬重,渐渐地被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情愫所取代。先生内心的邪火熊熊燃烧,终于在一个酒醉之夜爆发了出来。那日适逢新凤霞前来请教,先生便将她领进卧房,不由分说地指着放满金银的柜橱对她说:"里面的钱财,你想要多少便随手拿去!"

看官可想而知,这分明是一位风尘女子最为熟悉的"暗语"。如此露骨的示好之意,别有何图他人怎能不明了?先生这一番暧昧用心,着实令人啼笑皆非。可怜先生年过九旬,竟忘了尊卑有别、师生有分,做出如此逾矩之事。但就算是他糊涂了,这位新凤霞小姐又作何反应呢?

三、一代文豪的风流韵事

齐白石这一行为,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并非孤例。晚清民初,一些有声望的文人墨客,行事作风确实颇为放荡不羁。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旧中国向新中国的转型时期。传统的封建礼教,受到了来自西方新思潮的冲击和冲荡。在艺术界,一股追求自由、个性解放的新潮流开始涌现。不少文人雅士,也借机挥洒自我、放纵个人欲望了。

尤其是一些已小有成就、享有盛名的文人,更是如此。他们凭借自身在艺坛的声望地位,对后学甚至普通民女,往往能够有更多的接触机会。于是乎,纵情声色,就成了一些人挥金如土、逍遥自在的消遣方式。

江浙一带,向为吴文化重镇,文人墨客辈出。许多工艺美术名家,如潘天寿、任伯年等,皆以风月作风著称一时。而齐白石则出身于鲁籍,亦可谓阔绰放荡,且不拘一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代艺人李叔同便有诗云:"白石七旬作裸体,将身视草卉山园"。可见齐先生的开放随和,早已是当时艺坛的佳话。这一次他对年少艺伶新凤霞的一往情深,也不啻是一段香艳绝伦的佳话了。

虽说晚清民初社会呈现出崭新的开放局面,但终究仍不能完全脱离传统礼教的约束。文人墨客虽可逍遥自在,但终究难免流于纵欲放荡。即便年高德髦如齐白石,做出如此逾矩之事,在当时也属于格格不入的事儿了。

但有一点也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文人雅士,特别是一些有名望的名家,确实在那个年代受到了相当程度的特权照拂。他们崇尚个性解放的行为,往往并不会受到太多约束和压制。

正所谓"名缰利锁,人人自危",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做一些无拘无束的事情,而不会受到太多非议。以齐白石为例,尽管他已年过九旬、风华正茂,却依然可以对一位年轻女子劈头盖脸地献殷勤。

四、新凤霞出人意料的反应

面对齐白石这突如其来的示好,新凤霞并未像人们所料的那样痴迷于金钱的诱惑。她沉着冷静地拒绝了这位暮年名家的邀约。

这个年代,艺坛上的名伶確实都是风华绝代的美人。她们不仅悉心修习艺术才华,又大多出身贫寒,自幼就被赋予了极高的期望。穷家女儿能够成为名伶,自然是立身扬家、改变命运的上佳途径。而当一位显赫的老者向她们抛出橄榄枝时,她们多数也都是欣然接受的。

但新凤霞显然是个与众不同的女子。她自小就被教导要珍惜自己的节操,即便出于家道中落不得不从艺,她内心也一直怀有高尚的情操。正如曾评价她的人所言,"虽身娼伎但节操高洁"。

当时老先生指着放满金钱的柜橱,可谓是对她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恩遇。要知道,这样的金钱对于一个无家可归的艺人而言,绝对是一笔巨大的诱惑。然而新凤霞毅然拒绝了,并没有对老人家的金钱垂涎三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反,她举止大方地告诉齐白石,虽然自己出身卑微贫寒,但绝不愿意以这种方式获取金钱。她对婚姻的忠贞毫无保留,丝毫不肯做出出轨的事情。即便是权威如齐白石这样的名家,她也勇敢地予以了拒绝。

新凤霞的反应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惊讶。一个底层出身的艺坛女子,竟拥有如此坚定的操守。看来,她内心确实怀有一股不为外物所动摇的高洁情操。

对于一些人而言,金钱确实是最大的诱惑。但对新凤霞来说,情爱的专一才是她最看重的东西。她已嫁入吴家,妻子的贞洁便是她最应恪守的本分。

面对名家巨富的金钱诱惑,她毅然拒绝投身豪门富贵,宁愿贫贵潇洒、清心寡欲,也不愿玷污自己的名节。这种操守不禁让人想起了一位古时节妇的形象。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女性操守和人生追求。

五、一段佳话的艺坛回响

新凤霞拒绝了齐白石的金钱示好,这一举动在当时的艺坛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人们对她的品行纷纷加以赞赏和称道。

有诗人为她作诗一首,赞颂她"贞节冰霜坚,不为权贵所惑移"。更有评论家笔下将她与古代名妓小凤仙相比,称她为"今代仙妓"。足见她操守高洁、不为物欲所惑的行为,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和赞誉。

相比之下,齐白石虽仍享有盛名,但他这一举动也在很大程度上败坏了声誉。毕竟他不仅已年过九旬高龄,而且还是德高望重的艺坛名家。如此老成持重的人物,竟然对一个年轻女子展现如此放荡不羁的一面,实在是有违传统道德准则。

有人在诗作中如是批评他:"老头近日癫荒唐,拉扯佳人入画房。金银万缕留芳心,枉了词场一段香。"言辞直白而尖锐,对他的行为予以了严厉的指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也有一些人为齐白石开脱辩护。他们认为,齐先生毕竟是一代大家,已然成就非凡。即便他老年遗德,也只不过是人之常情而已,并不足为奇。且在那个年代,文人雅士的放荡作风并非个例,大可不必耿耿于怀。

总的来说,这一插曲后来成了艺坛上一段佳话。人们或是称赞新凤霞的操守高洁,或是调侃齐白石的老态龙钟。只是在笑谈之中,却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一些独特的现象。

那个时代的文人雅士们,作风放荡不羁的确实不乏其人。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开放,人们对于节操和情爱专一的追求,也在逐渐形成一种共识。新凤霞的高尚行为,正是这种新思想的代表。

相比之下,齐白石作为晚清名家,他的做法反而显得格格不入、陈言滞往了。这一插曲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礼教和新思潮之间的思考。尽管如此,它最终也只是成了一段香艳的佳话,在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中流传开来,见证了那个年代独特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