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时期,苏联对我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双方关系也很好。新中国成立后,王稼祥担任了我国第一任驻苏联大使,在王稼祥之后,张闻天又担任了驻苏联大使。1955年,刘晓接替了张闻天的职务,成为我国第三任驻苏联大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晓在大革命时期就开始参加进步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他进入中央苏区,跟随红军参加了长征,此后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刘晓长期从事情报工作,为缔造新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那么,刘晓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他后来又过得怎么样呢?

刘晓出生于1908年,湖南辰溪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这让刘晓从小就接受了系统的教育,稍微长大后,刘晓离开湖南前往南京求学,也是那段时期,他开始广泛接触进步刊物,阅读了大量与马列主义有关的书籍,受进步思想影响,刘晓开始参加学生运动。

1927年,刘晓考入上海国立政治大学,也是这一年,他成为一名正式党员。入党之后,刘晓奉命活跃在上海,参与领导了上海的工人运动,为我党早期的发展壮大做了很多工作。那段时期,刘晓两度入狱,他意志坚强,最终在组织的营救下恢复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2年,刘晓被派到中央根据地工作,在中央苏区期间,他参加了红一方面军的反“围剿”战斗,并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跟随红军主力参加了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刘晓又被组织派回上海,他也继续留在上海从事情报工作。在之后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刘晓都为我党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情报,避免了很多损失,他也在我党的领导下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刘晓留在华东局工作,担任了华东局组织部长以及上海市委第二书记等职务,为建国初期上海的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做了很多工作。1955年,刘晓接替张闻天的职务,成为我国第三任驻苏联大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担任驻苏联大使期间,刘晓经历了中苏关系的变化。当时是1960年,华沙条约国首脑会议在莫斯科举行,我国派出代表团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了这次会议,而刘晓则是代表团成员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参加会议之前,我国的发言稿已经起草完毕,并且经过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只需要在会议上发言后就可以在国内登报。不过,这份发言稿与赫鲁晓夫的发言“唱反调”,因此苏联方面对我国代表团提出了意见。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刘晓在关键时刻有力地驳斥了苏联方面的发言,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在外交方面立下大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2年,刘晓卸任驻苏联大使的职务,回到国内,1963年,刘晓晋升为外交部常务副部长。那段时期,刘晓兢兢业业工作,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刘晓也受到冲击,并在1968年被“打倒”,同时也被暂停了工作。虽然被暂停了工作,但刘晓勇敢地同“四人帮”的错误行为作斗争,展现出一个党员坚贞不屈的优秀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年特殊时期结束后,刘晓的处境有所改善。1979年,相关部门为刘晓平反,恢复了他的名誉。在这之后,刘晓复出工作,担任了外交部顾问等职务,继续用自己的丰富经验指导我国的外交工作。1988年,刘晓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