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6月下旬,朱老总在一次外事活动中,不幸感染风寒,一回家就出现低烧、咳嗽的症状,吃了点药,还是没用。彼时他已90岁高龄,身体早不是当年三过草地、三翻雪山的身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或多或少都预感到,朱老总的大限将至。这是人生规律,谁也摆脱不了。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却还发生了一件,令人感到特别糟心的事。谢富治的妻子,江青的干将,时任卫生部长的刘湘屏,竟然当众问给朱老总治病的医生:“还能拖多久?”

那样的语气,这样的话,让听到的人都非常不舒服。刘湘屏跟朱老总有什么宿怨吗?为什么这样讲话?

刘湘屏不是红军,更没参加过长征。她出生于1920年9月,家在山西解县一山村。据说,她实际出生于1919年,为了辟邪遂往后推了一年。她6岁上小学,是村里唯一的女学生。由此可见其家里的富裕和厚爱。

她13岁到运城市上女中附小,毕业时的大会考,得了一个男女生中排名第一的成绩。这算是创造了他们当地,新式教育的历史记录。1935年年底,北平爆发学生运动时,刘湘屏积极投入。1937年,她因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被学校除名;后经一位老师的推荐,进入牺盟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她在我党的领导下,在山西从事地方组织、宣传、儿童等工作。在抗日战争中,她受过许多内伤、外伤。1941年时,她已是太行区第五署秘书主任、代专员。左权曾在致妻子刘志兰的家书中,写到刘湘屏因日寇投放的芥子毒气,全身发烂。

抗战结束前,刘湘屏已是太岳区一县的县委书记、县长。她嫁给谢富治为妻的具体时间,已无法考证,大概是抗战中后期。

刘湘屏跟丈夫谢富治,都是在1966年前,不少人敬佩的对象,不觉得他们有什么大问题。可是一场史无前例、突如其来的运动到来后,一切都变了。

刘湘屏跟江青走得近,关系变得密切,离不开一个人,谢富治。谢富治跟江青的和谐关系,可以追溯到谢出任公安部长的时候:江青有需要找谢富治帮忙,一来二去两人就熟了。

据傅崇碧回忆录所述,谢富治对江青的态度,恭敬服从到“谄媚”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富治在1972年3月下旬离世,刘湘屏仍紧跟在江青后面,舍不得放弃政治舞台上占据的一席之地。1973年7月,刘湘屏在江青等人的运作和帮助下,再进一步,升至卫生部部长。1976年10月,她也随着江青等人的被逮捕,立即遭到撤职,后还被开除党籍。

而这一切,也是冥冥之中已经注定的事。从刘湘屏在朱老总的病重时,展露出的态度就能看出一二。

朱老总病重的消息一经确认,中央就专门成立了一个医疗组。医疗组的成员中,就有刘湘屏;再加上她当时是卫生部长,还跟朱老总住同一病栋,所以每天都会来看一看。但她的看一看,更像是一场蒙蔽不知内情的人的作秀,外加例行公事。

刘湘屏来看的神情和态度,都让朱老总的夫人康克清大姐,感到特别不舒服。康克清在回忆录中说:“她的态度神情,都使我感到她对朱老总缺少真诚的关心。”

甚至有一次,康克清还发现,刘湘屏连对朱老总的基本尊重都没有:刘湘屏问治疗朱老总的主事医生:“还能拖多久?”这叫什么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湘屏也是个老革命,工作了几十年的人,不可能正常话、好话都不会说吧?朱老总“红司令”的人生,不值得刘湘屏尊敬,字斟句酌地询问他的病情吗?为什么要这么毫无顾忌地问“能拖多久”。

无怪刘湘屏跟江青一起倒得那么快,真是墙倒众人推。而她的言行,其实也是江青一伙的缩影。

朱老总从住院到病逝,前后才10天时间。1976年后,有关部门据此对刘湘屏进行审查,弄清其中有没有什么医疗问题。

朱老总在病危时,头脑依旧清醒,一天李先念来医院看望,朱老总心里想的不是一家一户的私计,而是关系亿万人民的大计。他听到李先念的声音后,立即睁开闭着的双眼,紧紧握住李先念的手,一字一字地说:“生产要抓,不抓生产,将来不可收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再有人要来看朱老总,朱老总只能勉强睁眼看看,已不能说话,神志也开始不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