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9月28日,又是一个初秋,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也在首都北京正式召开。

宽广辽阔的天空一片湛蓝之色,几缕轻薄的云雾在其中缓缓游弋。和煦的微风轻拂,将夏日积攒的燥热吹散得一干二净。

在如此秋高气爽的时刻,166名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迈着轻快的步伐纷纷走进会场,准备为成立不久的新中国推选出新的中央机构人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当会议刚刚结束之际,却发生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

已经在会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的王稼祥,没有跟随人群离开会场,反而心事重重地孤身一人来到了毛主席的身旁。

见对方微蹙着眉头,毛主席料定他有什么话要对自己说,于是率先开口问道:“稼祥,会都开完了,你怎么还不回去啊?中联部可是有一大堆事情等着你去办哪”。

原来,自从新中国成立之后,王稼祥就一直协助周恩来总理处理外交事务,而自1951年以来,便一直担任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一职。

起初王稼祥还在犹豫究竟要不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可既然毛主席已经率先开口,他便说出了心中所想。

“毛主席,我……书记处书记这个差事我恐怕……恐怕干不了,希望组织上再选一个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番话虽然简短,但对于王稼祥而言,却显得极为艰难,甚至几度语塞。

虽然毛主席对此颇感意外,但也并没有急着表明态度,而是不紧不慢地抽出一支香烟点燃。

待到缥缈的烟雾缓缓吐出之后,毛主席这才紧紧盯着他的眼睛,开口问道:“你是说干不了?要真是这样,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干得了”。

紧接着,毛主席伸出手“砰”地一声拍在桌子上,一脸严肃地问道:“这么多年过去了,你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

听到毛主席的这番询问,王稼祥自知无法辩解,只能默默地稍低下了头。

要知道,王稼祥是红军时期一路走来的老革命,此次八届一中全会上被推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也算是众望所归,他为何偏偏要拒绝这份任命呢?

而毛主席在听到他的那番说辞之后,为何表现得如此激动?他对王稼祥所说的那番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互依仗的老战友

提起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这一壮举,无论如何也绕不开遵义会议。

1934年底,中央红军在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摆开阵仗,与反动派的追兵苦战了五天五夜,最终得以强渡湘江,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

而湘江战役之后,作为决策者之一的李德依旧坚持自己错误的判断,打算带领中央红军继续朝着湘西进发。

要知道,此时反动派早已在前往湘西的必经之地布下天罗地网,如果继续按照原计划行军,恐怕会酿成全军覆灭的悲剧。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身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之执行委员会主席、兼政治局委员的毛主席经过冷静地分析之后,决定放弃前往湘西,而是改为向反动派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毛主席的这一做法,自然遭到了李德等人的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好在有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等中央委员的支持,才使得红军主力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主力部队进占黔北重镇遵义,并于不久之后在这里召开了一场政治局扩大会议。

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中,投票选举出了由毛主席、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军事领导小组。

王稼祥曾在会场上说过这样一番话:

“中国革命要想胜利,就必须要由像毛泽东这样有实际经验的中国革命者来领导”。

此言一出,全场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也足以看出由毛主席作为中国革命的舵手是众望所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7月,也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22周年之际,毛主席亲自找到了时任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的王稼祥。

刚一走进办公室,毛主席看着王稼祥身旁堆成小山一般的文件,幽默地说道:“王主任近来忙得不亦乐乎呦”。

听到如此熟悉的声音,王稼祥赶忙抬起头来,脸上早已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

他起身拉着毛主席坐到一旁的凳子上,一边倒水、一边自嘲道:“哪是忙啊,我这个人偶尔会犯懒,出去溜达一会儿的功夫,桌子上就保准要多出几份文件来”。

毛主席接过水杯后,便随手拿起桌上的几份文件看了起来,发现竟然都是今天刚刚呈送过来的。

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小13岁的年轻人,头上竟然生出缕缕白发,毛主席心中十分不忍,小声呢喃道:“稼祥,你身上的担子太重了”。

而王稼祥则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人活着不就是要做事情嘛,对了主席,您这次来有什么事?”

见对方一脸疑惑的模样,毛主席这才说道:“再过些日子,就是党成立22周年的日子,我想请你写一篇纪念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以为王稼祥会犹豫,毕竟他手头上还有那么多工作需要处理,恐怕很难抽出时间。

所以,毛主席也没抱有太大的希望。

可没成想,王稼祥竟当即说道:“主席,过几天我就给您送过去”,这倒让毛主席十分感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稼祥白天批示文件、处理各种公务,晚上则挑灯夜战,翻阅我党成立22年以来的各类资料。

最终,一篇名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的厚厚文稿放在了毛主席的桌案上。

在这篇文稿中,王稼祥首次用到了“毛泽东思想”一词。

“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创立的正确思想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伤病留下遗憾

1944年初的一天清晨,王稼祥像往常一样来到办公室,却突然感觉一阵头晕目眩,一个踉跄差点跌倒在地。

起初,他并没有太过在意,只是简单休息了一会儿之后,便继续工作起来。

时间来到中午,当王稼祥来到后方食堂打饭时,却发现身边的同志们纷纷向自己投来异样的目光。

“你们怎么这样看我?”

满心疑惑的王稼祥拉着一名小同志询问起来,对方确实担忧地说道:“首长,您的脸色不太好,要不还是到军医那儿看看吧”。

对于这番好言劝说,王稼祥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吃过午饭后简单照了照镜子,发现自己的脸色确实有些苍白。

然而,等到下午的时候,王稼祥发觉身体越来越疲惫,就连眼前的事物都出现了叠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扶着桌子,艰难地支撑起身体,刚走了两步便眼前一黑,重重跌倒在地上。

等到他再度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这时王稼祥才得知,由于向前在长征路上负伤,再加上最近连日高强度的工作,导致伤病复发、身体极为虚弱。

医生面色凝重地叮嘱道:“王主任,您要是再不好好休养,恐怕会有生命危险”。

不久之后,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首长相继赶来探望,并向他传达了组织上讨论的结果,要他暂时脱离工作,精心养病。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王稼祥一直处于赋闲的状态。

1954年4月,中共七大在杨家岭礼堂内举行,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选举出中央委员以及候补委员。

由于王稼祥身体状况不好,没能出席此次会议,再加上过去一年时间里他没能参加工作,导致在选举中央委员的会议上遗憾落选。

对于这个结果,中央的领导们是十分惋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王稼祥在中国革命最危难的关头毅然入党,与反动派们斗智斗勇,1934年开始便正式当选为中央委员,对于革命大业立下过汗马功劳。

而现如今,却因为身体抱恙而与中央委员席位失之交臂,实在令人痛心。

也正因如此,在第二天选举中央候补委员的会议上,毛主席主动说道:“昨天选举的时候,王稼祥同志得票204张,没能过半。”

“他对于革命是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不能因为身体出了状况就不选他,不能寒了老同志的心……”

这次投票很快结束,几名工作人员便开始唱票、计票。

这个时候,很多代表们都已离开会场,而毛主席却一直等候在旁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忙碌的几名小同志。

计票结束之后,毛主席从小同志的手中接过名单,当看到“王稼祥”这个名字出现在中央候补委员名单中时,这才露出欣慰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