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给予)之为取。

无论混哪个江湖,与人交往时说白了,就是一个取来和给予的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却是最难的事了。

如水浒江湖中的武松,在柴进府横吃横喝了一年多,结果却是“我初来时也是客官,也曾相待得厚。如今却听庄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无千日好,花无摘下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说柴进冤不冤?必然是冤!可惜,如今的主流风评却是:难怪柴进输给宋江,柴进不识人,怠慢英雄武二郎。

依然是柴进,在林冲走投无路时,介绍林冲去梁山安身。这梁山是柴进资助的,也就是说王伦属于CEO,柴进是董事长。

结果林冲却把王伦杀了,让柴进失去梁山的同时,王伦还成了嫉贤妒能,活该被杀的典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完柴进这俩例子,是不是有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这就是取和与的问题。无论哪个江湖,都会发生。

所以才说,宁肯得罪武松林冲,也别招惹这三个人,现实中也有,遇到他们最好远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王婆

王婆是郓城县一个开茶坊的买卖人,跟武大郎和潘金莲是邻居,不但能说会道,且还颇有热心肠,结果却是这位毫不起眼的小人物,促成了水浒江湖中最著名的事件。

那么这种人,为何不要招惹,并最好远离呢?看看她办的事就明白了。

西门庆被潘金莲一竿子打了头,丢魂了。恰被王婆看了个清清楚楚。对寻常人来言,就算是买卖人,恐怕都不会介入——成本太高,武大郎好欺负,可他弟弟武松却是能打死老虎的狠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王婆却非要介入,为何?看中了西门庆的银子,把潘金莲当成鱼饵,钓着西门庆一次次跑来消费,直至西门庆开出“送十两银子与你做棺材本”,王婆这才答应帮忙。

按正常思路来言,王婆此刻,完全可以劝说西门庆动用资源,如花百八十两,甚至再高些,拆散本就不般配的武大郎和潘金莲,然后迎娶入门。

如此一来,就算武松再厉害,大概率也会默认,起码不会闹出那么多条人命来。可为何王婆却非要给西门庆十条挨光计,促成苟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一个原因,王婆在整个事件中,事实上已经成了吃独食的“中间商”。由此这才搞得卖水果的郓哥,都没法从西门庆身上赚银子了,引出来郓哥拱火武大郎捉奸!

事情发展至此,是不是很容易能看出来,对于王婆来言,西门庆也好,潘金莲也罢,都成了她的“商品”,或说“赚钱项目”了。

而西门庆和潘金莲,也很可悲,都被王婆卖惨了,却还感激涕零地高喊“王干娘,谢谢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人,现实中也有,为了赚钱,什么道义都敢践踏。所以一旦发现对方是这种人,务必远离。哪怕得罪武松或林冲,也不要招惹这种人。

毕竟武松和林冲,虽一个是狠人,一个是毒人,却都讲究做人的尊严。而只认钱的人,对他们来言,尊严是啥?值多少银两……

这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只有利益算计,不会有其他——水浒江湖中的这位王婆,就是代表人物,只知无休止、无底线的“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雷横

雷横是郓城县都头,跟朱仝是同事关系。当然,他的业务能力,是没法跟朱仝比的。却并不妨碍,两人是好兄弟。

话说这天,朱仝去外地办案回来,恰好路过梁山,突然想起来了,我救过的晁盖和宋江,如今都在梁山上当大哥,还都发了大财。于是,雷横便要见见这两人。

听闻雷横来了,晁盖、宋江都跑来迎接,一则是感谢其救命之恩,二则雷横是官差,他们却是贼——就算级别再高的贼,见了官差,也都必然要给予其面子等。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彼此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横很满意,离开梁山时还“得了一大包金银下山,众头领都送至路口作别,把船渡过大路,自回郓城县去了”。

结果回去后,雷横就得罪了县令的小三白秀英,并打死了人家遭了发配。他的同事朱仝,知道雷横孝顺,有老母需要赡养,便私自放了他,然后顶罪。

结果雷横一竿子跑到梁山后,却又带着吴用、李逵下山,逼朱仝上梁山当贼。朱仝不同意,导致李逵劈死了无辜小衙内,朱仝被坑上梁山了。此事是不是看着心惊肉跳?朱仝是雷横的救命恩公,却反遭其害!这是为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简单,雷横白拿那“一大包金银”啊?林冲当年落草,是要交投名状的,你雷横从官差变成贼,岂能那么特殊? 别以为是晁盖和宋江的救命恩公,就能搞特例。

所以雷横坑朱仝上山,是上梁山的投名状!自然此刻就只能从同事、朋友和救命恩公朱仝下手了——这就是最终结果! 而雷横之所以发展到这一步,就在于圈子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