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西藏地方亲英势力在英国的策动下,趁中原大战之际,大举进攻川边,一度越过金沙江,导致四川震动,后来在川军的抵抗下,将藏军驱逐到金沙江以西,双方沿着金沙江对峙。与此同时,英国人又策动藏军进攻青海,试图在北线打开突破口。1931年8月,英国殖民军官噶乃木魏阿尔到拉萨,为藏军提供大量的军事装备,藏军的实力为之一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2年2月,藏军以尕丹寺事件为借口,大举进攻青海玉树苏尔莽地区。青藏之战正式打响。彼时,控制青海的是马家军系统中的马步芳所部(也称青海马家军),马家军在名义上接受民国政府的领导,实际上则是割据一方的军阀,且因为地处西北苦寒之地,所部士兵皆吃苦耐劳、悍不畏死。马家军从不参与中原内地的军阀混战,但是任何进入他们地盘(甘肃、青海、宁夏)武装,马家军一概加以攻击,在马家军的威慑下,甘宁青俨然成了他们的“独立王国”。

当藏军进攻玉树时,驻防玉树的是马家军第二旅,旅长马彪迅速向马步芳求援。因为玉树远离马家军的大本营西宁,且藏军突然来袭,马彪所部兵力单薄,马彪只得收缩兵力退守结古,等待援军。而后,藏军由苏尔莽、昂尔等地合围结古。此外,藏军还强渡通天河,进攻斜武、拉布等地,试图切断马家军的南下救援的通道,继而攻破结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古被围后,马步芳火速征集军队前去增援。与此同时,当时的西安绥靖主任杨虎城也从西安调发2000支步枪、20万发子弹、临时军费银币40万元、无线电台5架援助马步芳。为了自己的地盘马步芳更是豁出去了,他征召了青海境内所有的机动兵力,甘肃马家军、宁夏马家军为了同袍之谊,也大力增援青海。

由于马家军多为骑兵,所以机动性极强,在很快的时间就完成了集结。4月底,马家军的援军马训所部抵达通天河。当时藏军已经将通天河两岸的船只尽数抢夺,马训只得临时打造简易渡河用具,带领精选的200精锐,趁夜泅泳渡河,击溃守河藏军,夺回船只,次日,马家军后续部队乘船过河,藏军遂向斜武、拉布一带溃退,并据斜武寺负隅顽抗。马家军乃分三路进击,双方血战8小时,藏军再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月,援军进抵结古附近,双方在结古城外爆发了血腥的白刃战,马家军凭借着过硬的军事素质,以及骑兵的高机动性,往来砍杀大批藏军,相继克复藏军盘踞的巴塘滩、拉秀寺等据点,藏军大溃败,丢下大片尸体逃走,4个月的结古之围遂解,残部溃退至小苏尔莽负隅顽抗。本着“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原则,马步芳命令马家军趁藏军新败、人心惶惶之际,乘胜追击。

是时,青军以大炮向盘踞小苏尔莽之藏兵轰击,藏兵亦以野炮还击,并投手榴弹冲锋,青军以迫击炮迎战,藏方夏宗达苏率千余人加入战线,青军在山下设伏,佯为退却,藏兵直冲,被青军包围,击毙2000余人,青军攻占小苏尔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2日,马家军经过短暂休整后,苏尔莽南进,经加藏哈,攻破西康的藏军重要据点青科寺,顺利与川军刘文辉部会师,藏军士气大跌,马步芳与刘文辉计划乘胜收复昌都。十三世达赖喇嘛见情形严重,遂电请民国政府,宣布愿意接受民国政府的统一领导,维护国家的统一,请求民国政府从中斡旋停战事宜。考虑到当时西藏亲英势力强大,如果一味的进攻,反而会将十三世达赖喇嘛推向对立面。权衡利弊之下,民国当局命令马步芳、刘文辉停止进攻,并于1933年4月10日,青藏双方在青藏交界的巴士塔签订了《青藏和约》,青藏之战宣告结束。

此战是在英帝国主义策动下,中国边疆省区之间的一次内战,也正是因为马家军的浴血奋战,不管其出于何种目的,但最终却是达到了维护统一的目的,此战粉碎了英国殖民者和西藏亲英势力试图分裂西藏的狼子野心,捍卫了茫茫雪域高原百万神圣国土,堪称马家军最高光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