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山东沂蒙山革命老区的赵家庄内,韩成山正在家里做农活,听到敲门声,嘴里一边喊着“来了,来了”,一边一瘸一拐地挪动着去开门。

打开门后,看着眼前熟悉的面孔,韩成山有些不敢相信,这看起来像是在黄崖山狙击战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还是个机枪班长。

时隔三十年,从青年到中老年,人的相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韩成山又不太确定来人的身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成山兄弟,没想到你真的还活着!”刘楹后自报家门后,两个人抱在一起,刘楹后含着眼泪止不住感慨地说,“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韩成山和刘楹后两个人,都对1947年的那场战役记忆犹新,老战友相见是说不完的战友情。

原来,韩成山从老战友口中,得知了一个让他悲痛不已的消息,“韩成山”光荣牺牲了,他的名字被刻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的石碑上,成了“模范排”的烈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两个人在韩成山的农家小院肆意畅谈,三十年前的黄崖山狙击战仿佛发生在昨日,一副动人心魄的战火画卷,在两人的娓娓道来中,被还原了全貌,重新铺设在我们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7年,我军取得了鲁南战役的巨大胜利,国民党军队小动作不断,与国民党军队的斗争一触即发,韩成山和刘楹后所在的华东野战军七连,按照战略部署正面向沂蒙山区进犯的国民党军狙击,负责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

每一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都是中国热血奋战的好儿郎,他们斗志昂扬,恨不得立即磨刀霍霍,亲自手刃敌人。

4月26日,天刚蒙蒙亮时,跑了二十多里山路的七连,准时赶到黄崖山上布置兵力。部队执行力极高,很快布置好阵地,不料下一刻就迎来国民党军队的疯狂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连“杀敌立功,遵纪模范连”的赫赫威名早已名声在外,打退国民党军的第一波攻势不在话下。国民党军迫不及待地一阵狂轰乱炸,并没有对我军造成威胁。

国民党军一击不成并没有放弃作战,他们源源不断地补充兵力,对我军正面攻击,战争从早上打到下午,持续不断地打了一天。

七连英勇作战,每一位战士都以一当百,狠狠击退了国民党敌军8次,始终坚守阵地。敌军采用车轮式的打法,敌军参战人员远超过我军数倍,由于敌众我寡,我军被围困得几乎弹尽粮绝,七连的战斗人员伤亡大半,我军损失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群的国民党军在山下向黄崖山顶冲锋而来,他们蜂拥而至,此时七连还剩下包括韩成山在内的6位战斗人员,即使寡不敌众,七连的战斗英雄们也不曾心生畏惧。

“打倒蒋介石,共产党万岁!”七连的排长朱际昌振臂高呼,一呼百应,6位战士眼含热泪,如同宣誓一般喊出这句振奋人心的口号。

韩成山打完了手中仅剩的7发子弹,抓起能捡到的石头就朝山下的国民党军扔去,他们把所有的枪支全部扔下了悬崖,不给国民党军留下一个战利品。

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眼看国民党军就要攻到山上来,朱际昌、韩成山等6人毫不犹豫地跳下悬崖,他们决不当国民党军的俘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掩护韩成山等人的机枪班长刘楹后,看着英勇跳崖的战士们哭了。七连以一连兵力成功阻击国民党王牌部队两个团的轮番进攻,消灭敌人600余人,顺利掩护了大部队和群众的转移,顺利完成我军的军事战略部署。

黄崖山主峰高达480多米,跳下去几乎是九死一生的局面,跳崖的几人生死不明,人们都以为跳崖的6位战士牺牲了,牺牲名单就包括跳崖的韩成山在内。

七连还幸存的战士寥寥无几,战后重组的七连被追封为“荣誉连”,壮烈牺牲的韩成山等一排战士,也获得了“模范排”的美名,部队在沂水县召开了追悼大会,缅怀七连殉国的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成山听着老战友刘楹后的讲述,早已泣不成声,黄崖山狙击战的场景,时常出现在他的梦中。和战友并肩作战的日子,有时鲜明地宛如发生在昨日,有时缥缈地像上辈子发生的故事一样。

韩成山没想到自己能侥幸活下来,更没想到自己“死后”被封为了烈士,还被葬在烈士陵园内。韩成山一想到冷冰冰的陵墓中,正躺着他战死的兄弟,便忍不住号啕大哭。

刘楹后的眼泪也是止不住地掉,午夜梦回时,他也时常回忆当年的场景。不然也不会在部队离职退休后,第一时间赶来黄崖山旧址。刘楹后如何知道韩成山还活着?韩成山很好奇这个问题。故事还得从一位石姓老者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退休后的刘楹后,从部队离开回到临沂后,第一时间来到当年黄崖山狙击战故地重游,在山崖下寻访到石家,这才知道韩成山还活着。

韩成山恍然大悟,他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坠崖后的时光,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断气,石大伯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当年若是没有石大伯,他恐怕早已在山里喂狼了。

韩成山和排长等6人跳崖后,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却被一半山腰的一棵树给挂住了,强烈的冲击撞得他五脏六腑都仿佛要错位,他一下子就昏死过去。

韩成山做梦也没想到他还有活下来的可能,即使被山树救了一命,韩成山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长时间的战斗,加上跳崖后的猛烈撞击,让他的情况糟糕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醒来后的韩成山,发现自己身上伤痕累累,已经说不上具体哪里疼,身上好像没有一处好地方,想站却站不起来,在这人烟罕至的半山腰处,韩成山可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韩成山隐隐约约听到国民党在搜山,生怕他们留下一个活口,韩成山不敢发出声音,生怕惊动了国民党军。

等了许久,国民党军搜山无果终于撤退,韩成山这才动了动有些僵硬的躯体,一转脸看到几位战友就躺在离他不远处,韩成山喜出望外,没想到战友们都活下来了。

韩成山只敢小声喊他们的名字,生怕一不小心引来了还没撤退的国民党军,然而战友们却无一人回应他,这让韩成山心底涌出不好的预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成山挪动着爬到战友身边,伸手一摸发现他们的身体已经凉了,韩成山抚尸拗哭,前不久和他把酒言欢的同伴,竟然说没就没了,只有他幸运地存活下来,韩成山嚎啕大哭。

长时间未进水,韩成山的喉咙渴得像火烧一样。韩成山知道,要想活命,他必须想办法弄到水源。韩成山艰难地爬到一旁的草丛处,拔起野草就往嘴里送,依靠草根少量的水分维持生命。

韩成山的身体和心理撑到了极限,很快他就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就这么半梦半醒时,韩成山警觉地发现有人进山,他生怕是去而复返搜山的国民党军,挣扎着翻身伏在地上躲了起来,他努力调整呼吸降低自己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成山悄悄打量来人,发现是个头发花白、衣衫破旧的砍柴老伯,这可真是天不绝人路,用尽全身气力喊“救命”,终于吸引了砍柴老伯的注意。

石大伯平常都会上山砍柴,没想到人迹罕至的黄崖山会有人在,忽然有人喊他,还把他吓了一跳。眼前这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伤势很重,不知道为何他会出现在半山腰。

只见韩成山的军装上满是干涸的血迹,浑身脏污,头上也挂了彩被潦草地处理了伤口,他的嘴唇干裂脱皮,显然已经断水断粮许久,整个人的状态似乎随时会失去生机。

石大伯看着韩成山身上几乎被血迹掩盖原本颜色的军装,辨认出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士,石大伯毫不犹豫地选择救助韩成山,一路把他背下了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成山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一下子就在老伯的背上昏睡过去。常年参加战争的韩成山肌肉很紧实,石大伯毕竟上了年纪,背起他十分吃力。

韩成山的伤势很重,石大伯不敢把背回家中,只能把他藏在一个山洞里。那时候村子里经常有还乡团的特务活动,更有国民党军虎视眈眈,石大伯冒着极大的风险来救治韩成山。

石大伯为了给韩成山清洗伤口,把家里仅有的食盐都拿出来了,还上山给他采药熬药,照顾得无比细致。

石大伯不辞劳累,每天避着人给韩成山送水送煎饼,在那个年代,家家户户能有口饭吃就很不容易,石大伯把自己家的口粮省出来给了韩成山。

不仅如此,石大伯家为了韩成山的身体能尽快痊愈,还宰杀了家里仅有的小羊羔,韩成山感动得无以言表,若是没有石大伯,也没有后来的韩成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石大伯家附近的街坊四邻都知道,山洞里藏着个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家纷纷献出爱心,隔三差五地便来看望韩成山。

韩成山在山洞中休养了足足71天,在石大伯的帮助下,他先后换了4个地方,成功躲避敌人的追查。韩成山身上的伤势好了个七七八八,怕自己拖累石大伯,便开口告别计划返乡。

韩成山的右腿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治好,留下了终身残疾。石大伯给韩成山准备了一个拐杖和一大包煎饼,还有在路上足够喝的水,韩成山赶往老家赵家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离开后的韩成山不知道,有居心不良的人把他的消息透露给了特务团,帮助他的石大伯一家子都被特务团抓起来了,任凭怎么被毒打,都没供出他的下落,只能无奈罢手,这才让他成功逃脱。

韩成山想过无数次动身去寻找自己的部队,但是他已经是一个残疾人,再加上部队信息流转,他多次寻找无果,只能打消回到部队的想法。

刘楹后听完韩成山坠崖后的经历感慨不已,难以想象,韩成山竟是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多亏了石大伯一家的帮助。自己时隔三十年能再见到韩成山,也多亏了石家人的指引。

刘楹后很快把韩成山的情况上报给韩成山所在的部队,部队首长十分重视,派专人把年逾五旬的韩成山,接回了他心心念念想找到的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部队还给韩成山安排了一身新军装,作为黄崖山狙击战七连少有的幸存者,部队特意请韩成山在部队内作了十几场的报告,通过战役的当事人韩成山之口,为大家再现1947年的历史。

县里组织部门给韩成山落实了伤残军人的待遇,这位“活烈士”的传奇事迹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广为流传,为沂蒙地区的红色传奇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韩成山没有凭借自己的战功大搞特殊化,而是带着村民一起建设发展,像往常一样乐于助人、帮助群众。

韩成山为群众做了多少好事,可能他自己不清楚,但是群众心里却有杆秤,街坊四邻信任他尊敬他,还共同推选他为村里的调解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成山曾说过:“是人民群众给了自己第二次的生命,只要我还活着,就应该义不容辞地照顾好生活困难的人民群众,这样我才不会愧对九泉下战友们的英灵……”

韩成山心怀感恩之心,他始终没忘记石大伯一家对他的恩情。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韩成山把石大伯的善良传递给别人,他无私地帮助村民。韩成山成为调解员后,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人人都把韩成山的好记在心里。

党组织和地方政府没有忘记这位功臣,不仅在物质上给予韩成山帮助,在精神上也十分关照韩成山。得知韩成山的个人事迹,韩成山多次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和县里的优秀调解员,还被选为临沂市的人大代表和县政协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5年1月,中央电视台组织“全国百位健康老人逛京城”,“活烈士”韩成山荣幸地被邀请在内,韩成山的事迹被广为报道。

同年,韩成山被许多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一代代祖国花朵讲述几十年前的战争故事,上百场革命教育报告,汇集了战斗英雄的崇高精神,韩成山还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少年先锋队走进山东省临沂市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看到韩成山的陵墓,都会神采飞扬地谈起这位“活烈士”的故事,他们为知道“活烈士”的故事而倍感荣幸。

就在2011年2月,85岁的韩成山因病去世,关于“活烈士”的故事仍在口口相传。在奔赴沙场的时候,这些战士便把生死置之度外了,中华好儿女的精神必将照亮后来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