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曾几何时那个一直仰慕汉文化的蕞尔小国,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地崛起,终于在19世纪末完成了对中国的弯道超车。

那是一段多事之秋,闭关锁国让无知,且夜郎自大的清王朝,在西方列强的枪口下慢慢的明白了什么叫做“弱国无外交”。

当时的中国就像一片诱人的桑叶,引来了一堆强盗的竞相蚕食,而晚清重臣李鸿章却慧眼独具,他说倘若想国家无患,就必须要先灭掉一个国家!

这个国家就是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治维新)

李鸿章有此断言是在100多年以前,那个时候清政府刚刚经历了“甲午海战”的惨败,李鸿章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一败涂地。

李鸿章也因此威严不再,被清廷处罚,革职留任,收回了黄马褂。

而对手日本则在此之后,完全碾压了曾经的老师中国,成为了亚洲唯一可以与西方列强抗衡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甲午海战)

其实早在战争爆发前,日本就已经完成了政治体制改革,即“明治维新”,成为亚洲最早完成君主立宪的帝国主义国家。

当然君主立宪得以在日本实现,是符合日本本国国情的,与古代中国不同,日本的天皇并不掌握实权,绝大部分时间内,其国内权力为将军幕府掌控。所以天皇对于权力的渴望并不强烈,这是其改革得以推进成功的主要原因。

更可怕的是,这个国家崇尚强者,看到唐朝强盛,日本可以不惜派出10多次遣唐使到中国观摩学习。而近代欧洲崛起后,它又能够迅速的倒向西方,同样可以低下头来做小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

而对于弱者,日本又将其视为鱼肉,恨不得吃个干干净净,明朝时的东南海患不就是这帮倭寇在作乱吗?

日本人对于中国为患并不始于甲午,从中原王朝开始衰落时就已经开启了,只不过那时他们仍然实力有限,蚍蜉尚难撼大树罢了。

李鸿章说:“今天的日本就是明朝时的倭寇…如果我们不能强大,那他们就会学着西方列强的模样,也要来分一杯羹了。”

更是评价日本人是“贫而多贪,诈而鲜信”,可谓是入木三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戚继光抗倭)

“甲午海战”前,清朝海军的军事实力在亚洲已经首屈一指,即使在世界上也可排进前10位,尤其是李鸿章一手创建的北洋水师,其军舰更是花大价钱从德、英两国购买的,已经代表了当时世界上的顶级水准。

1886年,其中的佼佼者定远号和镇远号铁甲舰就曾访问了日本长崎,5年之后,北洋水师又再次访日,在日本当地造成了巨大的反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定远号)

面对“现代化”的大清海军,日本朝野上下除了艳羡之外,更多的则是暗自下定了决心,制定了赶超北洋水师的计划,日本政府更是提出了“苟缓一日,或遗百年之悔”的口号,在财政状况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全力发展海军。

到海战爆发前夕,日本军舰的单舰战斗力虽然仍逊于北洋铁甲舰,但其海军的总吨位却已经悄然超过了清朝海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洋水师自1888年之后,就再未增添过一艘军舰,甚至连一发炮弹都没有增加过,大笔的银子全都花费在为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上,而日本天皇却为了造军舰,每年从皇室费用中捐出3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慈禧太后)

这样的日本难道不可怕吗?

此消彼长,格外看重海权的岛国日本势必要与清王朝打上一仗,而随着日本工业体系的日益发展,客观上也要求日本继续获取更多的能源与原材料,再加上国内各阶层的矛盾加剧,时任首的相伊藤博文便发起了对华战争。

当然,“甲午海战”的溃败完全出乎了中日两国的预料,李鸿章没想到会输得那么惨,伊藤博文没想到会赢得那么快,。

也为日本人的欲壑难填增添了自信心,首当其冲的就是随后签订的《马关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关条约签订)

1895年3月20日,李鸿章和儿子李经方抵达日本马关,谈判伊始日方代表伊藤博文就狮子大开口,要求占领天津至山海关一线所有的城市,并事先通过间谍探知了清政府的最低赔款金额为2亿两白银。

然而精心的准备,居然让一个叫小山丰太郎的日本浪人给搅和了,他用枪击中了李鸿章的面部,并导致一颗子弹嵌入了骨头内没有取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鸿章遭暗杀)

这起事件让日本政府极为被动,日本也因为此次事件被迫做出了一些让步,比如放弃了对天津的占领,当然清廷最后还是付出了2亿两白银赔款、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增开通商口岸等多项代价。

条约签下后,李鸿章又亲赴沙俄出席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事后两国在彼得堡签订了《中俄密约》,随后俄、德两国就向日本施压,成功的将辽东和山东主权收了回来,但这也只不过是将两地权益转让给了俄、德的权宜之计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鸿章赴俄)

但从此,李鸿章就认识到了日本的崛起是不可避免了,他当时就预言,日本将来必是中国的心头大患。

果不其然,几年后日本就在“日俄大战”中击败了俄国,重新取得了在中国东北的权益,一战结束后,又趁机将德国在山东的势力范围收入了自己囊中。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攻入沈阳北大营,挑起了旷日持久的侵华战争,他们在中国的大地上到处横行、烧杀抢掠,犯下了累累罪行,南京大屠杀、细菌实验……一桩桩、一件件,罄竹难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一八事变)

李鸿章说的不错,日本这个国家既狡诈又贪婪,直到1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拒不承认自己犯下的战争罪行,不愿为此道歉。

最近,右翼军国主义在其岛内又死灰复燃,日本政府修改教科书、防卫大纲,非法“宣誓”钓鱼岛,其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无非是又想做他们妄图觊觎中华的春秋大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军国主义)

但时过境迁,现在的中国早已经不是百年以前的清政府,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已经今非昔比,日本军国主义如果胆敢再次挑起事端,那等待他们的必是如李鸿章所说,为国家无患计,先灭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