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

况玉

“又把我的车堵住了,怎么回事啊?”

“哎呀,怎么又漏水了。”

“这几天卫生又没人打扫了?”

老旧小区多、部分小区无专业物业公司管理……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城北分局80余名社区民辅警常年“泡”在社区,聚焦居民身边大事小事、社会治理难点痛点,当好群众贴心的“大管家”,成为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调解“小矛盾”积累“大平安”

初夏的晨光洒在调解室的办公桌上,居民们的诉求也随之涌来。

“我们现在知道去哪说事儿了,没想到调解室效率这么高,这下我们这些业主的权益都能得到保障了。”居民胡女士对城北公安分局马坊派出所民警竖起大拇指,接连夸赞。

几天前,民辅警在入户走访过程中接到某小区居民反映:由于小区物业公司人事调整,出现生活垃圾清理不及时等问题,引发业主对物业公司的强烈不满。

调解室内,争执声此起彼伏。但调解员们却耐心倾听,理解各方的诉求和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调解矛盾纠纷。人民网 况玉摄

“清理卫生不就是物业的责任吗?换了人就可以不管了吗?”

“工作交接过程出现问题很正常,没必要上纲上线的!”

“大家先不要着急,我们坐下慢慢来聊。”

在调解现场,双方各执一词,都不愿让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城北区马坊派出所社区民警王文斌立即开展工作。经过王文斌多角度疏导,以入情入理的方式让双方换位思考,反复剖析利害关系,物业公司表示会尽快完成人事调整与工作衔接,争取尽快为业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有困难就找派出所,现在已经成为辖区不少居民的共识。”居民胡女士笑着说。

下好源头解纷“妙手棋”

“对不起啊,刚才是我态度不好”

“不不不,是我有错在先。”

一张方桌,两杯清茶,城北区大堡子镇“乡贤评理堂”里原本还吵得不可开交的两人在民警老杨的开导下已经握手言和。这样的纠纷老杨已经不知道调解了多少回,但每一回都能让怒气冲冲的当事人心平气和。

除了群众基础好,更离不开“乡贤评理堂”良好的运行机制。城北公安分局大堡子派出所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将派出所、村委社区、司法所、群众推选出能力强、信服度高的人员等力量整合,建立具有大堡子特点的“乡贤评理堂”,小一点的矛盾现场评理,大一点的纠纷问清要害,再约定“调查”和评理的时间,这便是大堡子“乡贤评理堂”的工作程序。

“‘乡贤评理堂’自成立以来,已经调解纠纷260余起,扎扎实实做好矛盾不出村、纠纷不上交。”民警笑着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乡贤评理堂”。人民网 况玉摄

民辅警的身影不止在巷院单元,更在田间地头。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鲜明时代特征。

“我两家地头这点事及时解决了,播种时间一天也没耽误。”今年3月,家住城北区大堡子镇朱南村的李某正忙着为春种做准备。但是几天前,李某还因为邻居侵占了自家田地一脸“愁云”。

“没多久,大堡子派出所的民辅警联合政府、村委,很快就帮我们调解了。”李某满意地说道。

民生警务打造平安建设“新格局”

“小李,又在溜达呢?”

“是啊王叔,您拿着的是什么呀?”

“这你都不知道,小区里正在搞反诈宣传呢,积极参与活动还有小礼品送,你看,我不就得了个吗?”

祁连路派出所辖区某小区内,派出所民辅警正在开展防盗、消防安全、安全生产、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普法宣传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展反诈宣传。人民网 况玉摄

“反诈的宣传越来越到位,我们的钱袋子更安全了。”社区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对多频次的反诈宣传为生活带来的安全与便捷表示称赞。

同时,派出所为居民提供人性化服务,在一楼大厅设立“一站式”服务室,实行管区民警每日轮流坐班制,为群众提供专职警务服务。“我们通过便民服务卡、反诈热线、便民服务微信群、上门请谏、开门纳谏等多种形式活动,征集群众反馈的意见建议,把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评判派出所工作的标准,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从繁华的街巷到宁静的乡村,从熙熙攘攘的社区到田间地头,民辅警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用心倾听群众的声音,用情感受群众的冷暖,用力解决群众的难题。人民满意是一条走不停的路,“枫桥经验”是一本写不完的书,民警为民的“枫桥”故事不断续写,平安蓝图也将再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