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厦门集美区政法各部门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深入开展“快字当头提效率、机关带头转作风”专项行动,坚持改革创新,先行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全面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源头治理水平,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

2023年,在灌口镇综治办牵头下,灌口派出所与灌口法庭、灌口司法所签订“庭所共建”协议,紧密聚合基层治理力量,通过加强联动,在靠前排查矛盾、健全治理网络、强化调解培训、实质化解纠纷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基层解纷前置“枢纽站”,推进“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今年1月2日,一工地工人上班时突发中风。根据人社部门核实,该名工人不符合工伤标准,家属以过激的方式向工地索赔。为妥善解决该起矛盾纠纷,灌口派出所协调集美区人社局、灌口司法所,组织双方先后6次协商调解,并对违法闹事家属依法处置。1月30日,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补偿协议,均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一起矛盾纠纷往往涉及多部门的“责任田”。集美公安变单打独斗为合作共赢,联合多部门力量,发动群众参与,共同化解矛盾纠纷,实现警力减负、解纷提效,凝聚起建设平安家园的多方合力。

在“公证+”多元调解衔接联动机制的基础上,侨英派出所创新推出“睦邻有约”调解机制,将鹭江公证处的驻所调解员挂钩8个社区,与社区民警、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及网格员等力量协同配合,共同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公证+”警调联动机制是集美公安分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项有益探索。自建立以来,公证调解室实行7x24小时运转模式,能在矛盾纠纷类警情发生的“黄金时间”内介入化解,专业的调解员更是可以针对不同矛盾纠纷类型“对症下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调解方式,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7684起,调解成功率达98.46%。

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是“枫桥经验”的核心法宝与根本支撑。2023年,灌口派出所入选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得益于该所善于吸纳辖区的党员志愿者、退休干部、村老族老、物业保安等志愿力量组建矛盾纠纷排调队伍,搜集社情民意,对走访、巡逻时发现的矛盾纠纷及时开展调处。通过调解“小纠纷”、消除“小隐患”,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近年来,灌口派出所先后组建以社区警务人员、基层网格员为主体,以“百店联盟”“最暖房东”“暴走队”“个协志愿者队”等16支群防群治队伍为补充的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并在核心城区组建以企业、商圈、物业保安为主要力量的“安仁铁卫”37 支,共同参与“五防”安全宣传、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公共秩序维护、应急事件处置等工作,借助群防群治力量快速获取息,精准解决需求,高效化解矛盾。

此外,灌口派出所还结合辖区社会业态、人居形态、治安生态特点,依托社区警务室,在辖区企业集中区域、商业圈、山边农村、校园等建强警企联调室、“公亲堂”调解室、商业街联调室、田头调解室、警校联调室5类前沿阵地,联合企业负责人、商户、村绅乡贤、学校保卫人员等,对各种易发、多发、特定的小矛盾小纠纷快调快处,及时就地化解,减少问题积累和风险外溢,有效分流派出所警情。

“正如解好一个方程式需要准确无误的运算,构建和谐社区也需要精心策划和细致工作。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警力配置,外联‘众力量’,继续擦亮为民服务公心,提升‘心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集美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集美区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