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清晨的少林寺,钟声敲响,薄雾笼罩山巅,隐约可见香客络绎不绝地涌向寺院。香炉前烟雾袅袅,诵经声、祈祷声此起彼伏,整个寺庙显得庄严而热闹。然而,站在少室山顶的道济禅师却眉头紧锁,目光深邃地注视着脚下这片人间圣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他的身旁,弟子智远小心翼翼地问道:“师父,您为何如此忧虑?这些人不是来求佛法、修行的吗?”

道济禅师缓缓摇头,叹了口气:

“他们的确是来修行,但多数人只是在追逐表相,迷失本心。他们以为烧香越多、经念得越长,就能离苦得乐,殊不知这不过是水中捞月,徒劳无功。”

智远闻言满脸疑惑:“师父,修行不是通过这些形式来积累功德,净化心灵吗?难道他们错了吗?”

“修行的路上,最忌的便是迷失方向。”道济禅师目光沉重,低声说道,“修行人往往会犯三大忌讳,而这三忌看似寻常,却能让人越修越远,甚至误入歧途。今日,我便与你讲讲这些禁忌的深意。”

智远听闻,双手合十,恭敬说道:“请师父开示。”

道济禅师领着智远走向寺院广场。广场上,数百名香客聚集,有人手持百根檀香,虔诚跪拜,口中念念有词;有人盘腿坐在角落,手捧经书,眉头紧锁,似在研究经文的深意;还有人摆出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样,向旁人高谈阔论,甚至炫耀自己的修行经历。

“你看看他们,”道济禅师轻声说道,“这些人表面上是为了修行而来,可他们的心中真有佛吗?多数人执着于外在形式,却忘了修行的本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远仔细观察后说道:“师父,那些烧香的人似乎满怀虔诚,但弟子发现他们烧香时目光总是四处打量,似乎在关注别人是否注意到他们的行为。这是不是您所说的迷失本心?”

道济禅师点了点头:“没错。他们烧香拜佛,不是为了清净自心,而是为了炫耀功德。这样的修行,只是做给别人看,毫无意义。”

“师父,这些人的问题是否就是修行中的忌讳?”智远小心问道。

“修行之路上的忌讳远不止于此。”道济禅师停下脚步,目光扫过整片广场,语气沉重地说道,“第一忌,执着表相,迷失本心;第二忌,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第三忌,门户之见,互相争执。”

他继续说道:

“这些禁忌,不仅让修行人误入歧途,还会生起更多的烦恼和障碍。若不及时纠正,即便修行多年,也不过是镜花水月。”

智远急忙问道:“师父,这三大忌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何会让修行如此偏离正道?”

道济禅师微微一笑:“不急,接下来我会一一为你讲解。”他说罢,转身带着智远走向广场深处的角落,那里正有一群人聚在一起争论得面红耳赤。

二、

在广场一角,两位修行人正因为佛经的解读而激烈争论。一位身穿僧袍的男子义正辞严地说道:“《金刚经》明明讲了无住生心,修行人应该无所执着。你们念佛持咒的人,完全是对经文的误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位修行者则毫不示弱,反驳道:“持咒念佛才是根本之法!大乘佛法的慈悲本意就在于接引众生,你读经再多,却从未践行,如何谈得上修行?”

旁边的围观者也纷纷插嘴,有人支持诵经,有人偏向念佛,甚至有人嘲笑这些争论毫无意义,但自己却抱着一种优越感旁观。场面逐渐混乱,竟然有了争吵的趋势。

智远皱眉说道:“师父,他们明明都是修行者,为何却因法门不同而争论不休?修行不应该是追求和谐与觉悟吗?”

道济禅师摇了摇头,叹息道:“这便是第三大忌,门户之见。法门本无高下,只看是否契合众生的根器。这些人执着于自己的理解,争论他人的修行方式,却忘了佛法的最终目标是明心见性。”

他看着智远,语气严肃地说道:“你要记住,修行的目的不是在法门上争个输赢,而是通过这些法门回归本心。法门只是工具,而工具无高低,只有合适与否。”

智远听完,心中已然明白了一些道理,但仍感到疑惑。他问道:“师父,若要避免这些忌讳,真正的修行应该如何开始?弟子是否需要摒弃一切形式,直接追求本心?”

道济禅师接下来便为智远讲了修行的关键,也给我们普通人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让我们明白了修行三大忌。道济禅师微微一笑,轻轻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