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通过240余件绘画、书法、篆刻作品,并附以作品解读。从齐白石的自传、日记、手稿,以及相关资料中,一一找寻白石老人在北京的历史足迹。重现20世纪京华人文的繁荣景象:齐白石与陈师曾、梅兰芳、徐悲鸿、老舍等文化名人的交往,与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之间的互动。艺术描绘与历史叙事的交织呈现,不仅能领略到齐白石在艺术上的辉煌成就,更能看到上个世纪那些闪耀的面孔所组成的瑰丽画卷。文旅融合为读者提供重识北京的全新视角,更可以以新趣味、新路线打卡北京、品味北京,宣传北京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文脉。
>>内文选读
游在北京
京城内外,古迹名胜颇多,齐白石也常以游客的心态体会着古都的文化。他会步行到居住地附近的公园去溜达,还会骑马到更远的园林欣赏着美景。类似于citywalk的形式慢慢体验着京城的风土人情。他游览过陶然亭、龙潭湖公园、中山公园、北海公园、东安市场、先农坛、颐和园等。他将北京的风土人情、一花一木,都融入绘画的视野中。
1.重聚陶然未有期
齐白石和陶然亭很早便结下了不解之缘。陶然亭创建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其原属于慈悲庵的一部分,取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之意。这里自然景色优美,成为文人墨宴游雅集之所。1903年农历五月初六日,齐白石初次进京,就参加由夏午诒、杨度、陈兆奎等发起的陶然亭饯春,齐白石绘《陶然亭饯春图》以记其事。《陶然亭饯春图》已不得见。但其1910年所创作的《借山图》册页中第十七开,可见陶然亭景色。农历五月廿一日,齐白石又到陶然亭游览:“一日,欲游陶然亭,马后有呼余字者,驻之,则晏树舫也。”后来齐白石又曾多次去陶然亭并作诗:1917年作《题京师秋景图》:“陶然亭在西山好,且看鸦归向晚风。”1920—1921年作《京师杂感》:“羞人重见老僧闲,强上陶然举步艰。朱棹碧栏俱认得,曾安纸笔画西山。”1924—1926年作《秋海棠》:“四十离乡鬓未华,陶然亭畔苦思家。”1925年所作《墨松图》(北京画院藏)画面左下有落款:“三百石印富翁画于京华陶然亭子之上。”证明其1925年去过陶然亭。1942年农历一月十三日,齐白石在张次溪陪同下,携宝珠、齐良已往陶然亭与住持慈安相晤生圹一事,“高敞向阳,苇塘围绕,和陶然亭及香冢,恰巧是个三角形,确是佳域一块”。当时齐白石就给慈安一百块钱定下此地。还题了一阕《西江月·重上陶然亭望西山词》:“四十年来重到,三千里外重游。发衰无可白盈头,朱棹碧栏如旧。城郭未非鹤语,菰蒲无际烟浮。西山犹在不须愁,何用沾衫袖泪。”
此词后刻于陶然亭墙壁上。同年他还篆书“陶然亭”三字匾额送给慈安,书法原作藏于首都博物馆,匾额则依然在陶然亭上悬挂。
北京画院收藏着一幅齐白石思念徐悲鸿的作品《月下寻旧图》,图上题诗:“一朝不见令人思,重聚陶然未有期。”齐白石一生最后一次来到陶然亭是1957年5—6月间,他坐着特制安乐椅带着遗憾重游故地。陶然亭因划归公园,老人不能安葬于此。而陶然亭于老人有着太多的回忆,宜人的风景、友人的雅集、生圹的经营,更是往事的追忆。
2.张园能容身外身
龙潭湖公园的前身“张园”是齐白石同门张篁溪的居所。位于东城区左安门内,这里曾经是明代袁崇焕将军的故居。1916年,张篁溪购得此地,并在此修建了袁督师庙,因而这里被称为“张园”。1958年,张次溪、张次篁兄弟把袁督师故居和张园捐献给政府,成为今天的龙潭湖公园。
齐白石在京期间曾多次到此游玩。1931年夏,张篁溪邀请齐白石到张园居住,不仅将后跨院西屋三间留给齐白石住,还划了几丈空地给他种花、种菜。齐白石很喜欢这里,在《白石老人自述》中称这里“虽在城市,大有山林的意趣”“我在那里绘画消暑,得气之清,大可洗涤身心”。齐白石还写了一张“借山居”横额挂在屋内。在此期间,齐白石在张篁溪,及其子张次溪、次篁兄弟二人陪同下游息垂钓、写诗作画,创作了不少鱼虾草虫作品。如张篁溪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钓虾图》。张次溪曾回忆这幅画:这种笔墨,可算得前无古人的了。齐白石认为此画是他生平画虾最得意的一幅。1933年农历七月,齐白石又来张园,在画上补题:“星塘,予之生长处也。春水涨时,多大虾,予少时以棉花为饵,戏钓之。迄今越六十余年。故予喜画虾,未除儿时嬉弄气耳。今次溪仁弟于燕京江擦门内买一园,名曰张园,园西有房数间,分借与予,为借山居。予画此,倩吾贤置之借山居之素壁。”齐白石还曾画《双肇楼图》赠给张次溪。双肇楼为张次溪及其爱妻徐肇琼位于张园的居所。东与万柳堂、夕照寺相邻,登其楼远望天坛、西山,风景极佳。
住在张园,齐白石曾到袁督师庙、遗迹故居瞻仰,还去过附近的法藏寺、太阳宫、万柳堂、稍远的夕照寺和卧佛寺。
他在“借山居”墙上挂着自己的照片,并在旁边写诗一首:“衡湘空费卜平安,生既难还死亦难。后裔倘贤寻旧迹,张园留像葬西山。”他对于故乡的思念,有时候也融入对张园的留恋之中。1933年齐白石还想百年之后葬于张园之西万柳堂附近。
北京画院藏诗人宗子威给齐白石写的《白石翁营生圹于燕都诗以纪之并引》中讲道:“次溪为白石翁营生圹于北平左安门内张园之西。翁自绘《借山图》,勒石于园,夫寻途张敏访高惠于梦中,挂剑延陵,酬徐君于身后。风义每怀师友交情无间,死生乃辟丘樊,预营兆穴,堂依万柳,看平分夏绿之阴,鹤返千年认手植冬青之树。”
1933年8月29日《晶报》曾报道了一篇《齐白石自营生圹》里谈到万柳堂,“其地绿柳环列,红叶周匝,齐爱其风景之幽旷也,乃于堂西张园之侧,卜得牛眠,以为息壤,业于荷花生日兴工,全部砌以白石,极为坚固,将来白石即埋骨白石中,恐姜白石无此佳城也。”落叶归根,死葬于何处是古人十分看重的问题,但齐白石却对此十分超然。在不断变化的寻觅之中,唯一不变的是齐白石葬于北京的想法,可见其对北京的留恋和认可。真是“苦恋旧都不归去,白头如雪秋复春”。
3.社稷坛边数尺花
社稷坛是皇帝祭祀社神(土地神)和稷神(五谷神)的建筑。1914年,社稷坛被辟为中央公园,对民众开放。1928年改名中山公园。中山公园因为位置的原因,很快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成为北京美术展览活动的中心。齐白石也多次到此游玩,并参与这里的各类文化活动。《乙未日记》中曾记载1919年农历七月初九日齐白石与友人胡南湖、姚石倩一起游览社稷坛:“时值黄昏,余霞未灭,树影朦胧。余删去闲人游女,以寂廖之境画之成图,恐观此者必谓大非公园,因作是记。”还创作了一幅小稿正是社稷坛,图上题:“公园图。柏树外绝无他物。好事者不时游览。墙外淡墨水。余霞也。”齐白石曾作《社稷坛观剧》一诗:“名园无草复无苔,丑旦登场树几排,只有杏花曾得意,三年一见状元来。”辽宁省博物馆藏有《雏鸡图》上题诗:“游人如蚁夕阳斜,社稷坛边数尺花。蜂蝶飞飞来又去,那知曾是帝王家。”此诗也收录于《白石诗草》中。
1924年4月24日到5月3日,第三次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在中山公园大殿举办,齐白石以《白蕉青屋》《残荷》《水墨山水》《白石老屋图》《杏花》《送子从师》《佛手柑》《草堂烟雨》《枯荷》《乌子棘》十件作品参展。1927年他去中山公园游玩,正逢紫藤花盛开,他发现北京的紫藤“先花后叶”特点后入画。1936年7月齐白石到中山公园水榭参观张大千个人展览。二人晤谈甚欢,相识恨晚。1944年,齐白石在北平中山公园水榭为王森然举办首次个人展览,并亲自撰写前言。1945年3月12日张半陶在中山公园以“谋故都文物之研究保存”为宗旨,成立“故都文物研究会”,齐白石作为理事被邀请。1946年齐白石还在中山公园看完画展后与弟子王令闻、夏文珠到北平市长周大文所开的上春林吃牛肉面。
1949年7月21日,齐白石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参与了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成立大会,并担任名誉主席。1951年,齐白石以作品《兔》参加了在中山公园举办的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
4.天乐园听戏
白石老人自21岁受篾匠手艺人左仁满的影响,开始喜欢听戏,到了北京也常去听戏。他说:“余称北地人最胜天下人者,戏子也。”鲜鱼口的天乐园是齐白石经常看戏的地方。《癸卯日记》中记载1903年:五月二日,“巳未,与雨涛去天乐园观剧,班名‘玉成’。”天乐园,最早见诸文字记录为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至今已有200年历史。后易名华乐园。京剧“四大名旦”曾在此演出。1940年,华乐园毁于火灾后重修。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大众剧场。《白石杂作》记录1921年农历三月廿四日他还与罗瘿公相约到天乐园观看程砚秋演《奇双会》。“砚秋为梅兰芳之徒,真不负一时双美也。”齐白石的好友梅兰芳也常在此登台演出。新中国成立以后,老人的女弟子新凤霞在此演出。她在其回忆录中记载:“老人喜欢看我的戏。那时我在前门外鲜鱼口大众剧场演戏,请老人看戏也是我最高兴的事。”前几年天乐园原址重建,曾改为戏剧体验地,并有京剧演出。疫情期间因为经营不善已关闭。
5.东安市场常聚首
老北京的东安市场是一个集吃喝玩乐为一体的大型娱乐购物场所。齐白石经常光顾东安市场看戏、吃饭。东安市场比较有名的戏院为1906年兴建的吉祥戏院。由慈禧干女儿大公主府的太监刘燮兴建。京剧名家谭鑫培、杨小楼、金少山、谭富英、梅兰芳、马连良、姜妙香等都在此表演。齐白石《白石杂作》中曾记载1921年农历二月廿四日:“画后往东安市场□园。是日杨小楼亦登台,伶界人物已观止矣。”就是来此。1993年,改建东安市场,吉祥戏院被迫拆迁。2021年在王府井乐天银泰大厦八层吉祥大剧院重张开业。
齐白石还经常到东安市场吃饭。如老舍夫妇曾邀约友人一起在东安市场北门稻香村楼上的森隆饭馆为齐白石祝寿。白石老人还常到东安市场湘菜馆奇珍阁吃饭,后来年事日高,但还偶尔有人搀扶到一楼就餐,可见其对奇珍阁的感情深厚。1952年,齐白石曾为饭店题巨匾:“湖南奇珍阁酒楼”。每字二尺见方,七字一气呵成,中间并不休息,十分难能可贵。可惜现已散失,成为一件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