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又称肌肉减少症、肌肉衰减综合征、少肌症,是指因随着年龄增长,持续骨骼肌量流失、强度和肌肉力量下降而引起身体功能减退的综合症。
肌少症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广泛,尤其在老年人中更为普遍。亚洲地区患病率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预计未来患病人数将显著增加。
今天,合卫小编请来了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王立飞,给大家详细介绍关于肌少症的健康知识。
01
肌少症发生的原因和高危人群
01
年龄
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年龄增长,骨骼肌质量和肌肉力量逐渐下降。
02
营养状况
蛋白质摄入不足及肌纤维分解增加,导致肌肉量减少。
03
运动少
长期缺乏运动或卧床,使肌纤维功能减退。
04
激素水平变化
生长激素、雌激素、胰岛素等激素发生变化,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05
神经肌肉调节失调
运动单位衰老过程中,肌纤维失去神经支配后发生萎缩。
06
炎症因子
随着年龄增长,炎症因子增多,促进肌肉蛋白水解。
07
遗传因素等
肌少症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肌力、骨骼肌功能或健康状态显著下降者;活动受限者;有反复跌倒史者;近期非计划性体重减轻超过5%者;慢性疾病患者(如2型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等);以及住院患者等。
02
肌少症的表现和危害
肌少症患者常表现为肌肉力量下降,容易感到疲劳。体重减轻,尤其是四肢肌肉减少明显。行走速度减慢,平衡感变差,增加了跌倒的风险。长期发展可能导致身体机能衰退,生活质量显著降低。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影响:
01
生理影响
肌少症会导致肌肉力量下降,影响日常活动能力,如行走、爬楼梯等。此外,肌肉减少还会导致身体平衡能力下降,增加跌倒风险。严重时,还可能引发骨折和其他并发症,进一步降低生活质量。
02
心理影响
肌少症患者常因身体机能下降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心理健康。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导致社交活动减少,进一步加剧病情恶化。因此,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咨询非常重要。
03
日常生活影响
肌少症会导致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时感到困难,如上下楼梯、从椅子上站起来、行走等。这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其对他人帮助的依赖,甚至可能导致长期卧床,严重影响独立生活的能力。
03
肌少症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肌少症的关键在于加强营养和保持运动。
应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特别是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以预防并缓解肌肉减少。
同时,保持适量运动对肌肉整体机能的保持以及延缓衰老有着显著作用。建议采取适当的抗阻训练提高肌肉力量,如使用哑铃、拉弹力带等健身器械进行锻炼。对于已经患有肌少症的患者,除了营养补充和抗阻训练外,还可联合有氧、拉伸和平衡运动以改善躯体功能。
目前尚没有针对肌少症的特效药物,可用药物包括睾酮、活性维生素D、β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生长激素等。
据悉,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拥有市内顶尖的脊柱外科专业团队,是集脊柱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诊疗科室。市三院脊柱外科长期致力于脊柱疾病的精准医疗,可成熟开展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显微镜辅助脊柱减压融合术、脊柱侧弯矫形、3D打印辅助脊柱肿瘤切除手术等多项先进技术,脊柱脊髓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脊柱畸形、脊柱肿瘤、脊柱感染等复杂脊柱疾病的诊治在市内处于领先地位,可为广大患者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脊柱健康服务。
04
专家介绍
王立飞,中共党员,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行政主任 ,脊柱外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合肥市医疗行业名医工作室领衔人,合肥市D类人才,合肥市脊柱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诊范畴: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颈椎病、脊柱肿瘤和畸形、各类骨科创伤骨折、骨关节炎等。擅长以微创技术(椎间孔镜、UBE)治疗各种脊柱疾病。
咨询电话:0551-63486742 0551-63486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