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年新年戏曲晚会于2024年12月30日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群众一起观看演出,喜迎新年的到来。其中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入选。
节目六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〇作词:陆洪非
〇作曲:王文治 时白林
〇配器:董润淮
〇表演者:袁媛饰七仙女
赵章伟饰董永
〇演出单位: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讲述反映美好爱情的民间传说,通过耳熟能详的代表作唱段,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表演中,表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质朴观念。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黄德新记录1988年至2000年任职安徽省原省长、安徽省委原书记、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政协原主席卢荣景:应该说黄梅戏发源于湖北,成长于安徽!
黄梅戏到底属于哪个省?时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的卢荣景回答:应该说黄梅戏发源于湖北,成长于安徽!客观准确,实事求是。【黄德新(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黄梅启示录——站在世纪门槛上的思考[J]. 江淮文史, 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2000, (2):23-36.】
黄梅戏的发源地到底是哪里。安徽省委原书记、省政协原主席卢荣景同志非常客观地回答说:发源于湖北,成长于安徽。这显示了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黄新德(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著.萍踪浪迹几度秋 我的梨园记忆[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0.10.】
湖北、安徽两家都说黄梅戏是属于自己的,你怎么看?卢荣景回答道:发源于湖北,成长于安徽。作为安徽安庆人,我(黄新德)想这个回答是客观公正的。【黄新德(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著.萍踪浪迹几度秋 我的梨园记忆[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0.10.】
1952年“安徽暑期艺人培训班”部分人员合影(左二严凤英、右二陆洪非)
1952年7月22日,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文化事业管理局在合肥举办第一期“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来自安徽全省的512名戏改干部、文工团员、戏曲曲艺艺人参加了培训。
1953年,中共安徽省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在合肥成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今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等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工作。陆洪非调入安徽省文化局剧目室工作。
1954年9月25日至11月2日,“华东区戏曲观摩会演”在上海举行。《天仙配》获华东区戏曲会演一等奖。
1957年10月15日,安庆专区黄梅戏剧团建团典礼,在安庆市民众剧院隆重举行。
50年代唱响黄梅戏是安徽省委和省政府支持下的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合肥),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等是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合肥)工作的演员。
陆洪非《天仙配》并非原创剧目,只是删除改编。
湖北楚剧(黄陂花鼓戏)民国(1912-1949)时期以武汉汉口为中心,唱响申(沪)、赣、徽、川、渝、陕、豫等地
1923年6月26日至10月3日《申报(上海版)》
小世界汉剧场特聘武汉著名玉壶春全班合演
小世界汉剧场,特聘武汉着名玉壶春全班合演:张坤臣、刘鸿生、王小山、李安喜、小白兰花、小桂兰、匡伯伶(楚剧)、小官宝(楚剧李百川)、小桂芬(楚剧章炳炎)、张小峰、冷月仙、小桂宝、小月红(汉剧)、赛翠霞、小香水(汉剧)、陶紫云。
上海乃通商巨埠,百戏杂陈,京剧、昆曲暨四明文戏等,各界已习见熟闻矣。独京剧来源之汉调,尚付阙如。故本世界不惜重资,礼聘汉口玉壶春全班超等名角到沪,准定本月十五日在小世界四层楼日夜开演,拿手好戏,戏目详见世界小报。凡酷嗜皮簧者,莫不知汉剧之佳妙。加以初次来申,诸君决定先覩为快。开幕在即,先布区区,伏希各界亮察贲临为荷。小世界汉班剧场谨启。
注:1926年(民国十五年)9月之前还是湖北的黄陂(黄孝)花鼓戏没有定名为“楚剧”,早期楚剧演员就以“汉剧”“汉剧班”之名参加演出。
董永分别《百日缘》(1~2) 沈云陔、陶古鹏 高亭Teb483~484 1929年录制
董永分别《百日缘》(1~2) 李百川、章炳炎 百代 A1956~1957 1934年录制【1984年已复制】
1933年之前湖北武汉汉口出版《楚剧指南》就已经有《天仙配》剧目
2025年年新年戏曲晚会现场节目单(黄梅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