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违反《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精神,删改2006年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遗文件内容,2017年安庆市杜撰申报省级非遗(扩展项目)“怀腔”同时伪造黄梅戏起源于安庆市怀宁县。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对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通知,由国务院于2006年5月20日以国发〔2006〕18号发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十类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梅戏(安徽省安庆市 湖北省黄梅县)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安庆市 湖北省黄梅县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
清末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
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在音乐伴奏上,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
黄梅戏的脚色行当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脸、刀马旦、武二花等行。各行当虽有分工,但并无严格限制,演员常可兼扮他行。黄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富于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而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最具代表性。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影响十分深远。目前黄梅戏流行区域正在萎缩,各级黄梅戏剧团特别是县级剧团的生存日益艰难,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与扶植。
来自:周和平主编.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上[M].2007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对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通知,由国务院于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以国发〔2011〕14 号发布。此次公布的名录包括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1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164项。
黄梅戏(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黄梅戏又名“黄梅调”,源自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融合【2006年国家级非遗第一批:清末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逐渐发展为一个戏曲剧种。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注:湖北武汉)、楚剧(注:湖北武汉,花鼓戏)、高腔(注:湖北麻城有高腔称为清戏)、采茶戏(注:鄂〔黄梅、武穴〕赣〔九江〕皖〔宿松、太湖〕边称花鼓戏为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1952年,在安徽省合肥市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专业黄梅戏表演团体——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黄梅戏在音乐伴奏、演唱技巧等各方面有了质的飞跃,整体艺术水平全面提升,影响日益扩大,蜚声海外,现已成为安徽省著名文化品牌和标志性文化形象。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有严凤英、王少舫、马兰、黄新德等一批优秀人才,先后排演出《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打猪草》、《红楼梦》、《风雨丽人行》、《雷雨》等大批优秀剧目。
来自:王文章主编.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下[M].201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黄梅戏(中国传统地方戏剧)
黄梅戏 中国传统地方戏剧。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发展形成于安徽省安庆市。清末,黄梅调与安庆市怀宁县等地区民间艺术结合【2006年国家级非遗第一批:清末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影响逐渐扩大。主要流布于湖北省黄梅县和安徽省西南部。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申报的黄梅戏均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申报的黄梅戏于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湖北省申报的黄梅戏于202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
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黄梅戏音乐淳朴流畅,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在音乐伴奏上,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黄梅戏的角色行当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富于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而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最具代表性。代表人物有严凤英、王少舫、马兰、黄新德、韩再芬等。黄梅戏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之一,有广泛的观众基础,但目前黄梅戏流行区域正在萎缩,需要引起政府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关心。(冯晓、王治国)【冯晓:安徽省非遗保护中心】
来自:王文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M].2022
王文章,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原主任,研究员,中国向联合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组织评审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理论、艺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等。
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由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安徽公布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注安徽公布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中实际没有“黄梅戏”,应该是获得国家级非遗直接被认定为省级非遗。)
黄梅戏(安庆市)
省级第一批
黄梅戏又名“黄梅调”。源于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2006年国家级非遗第一批:清末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 安庆座落在长江中下游,安徽省西南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在清乾隆以后,曾作为安徽省府170多年,为黄梅戏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早期黄梅戏以演唱“两小戏”(小旦、小丑)或“三小戏”(小旦、小丑、小生)为主,后吸收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并借鉴其剧目,开始演出“本戏”。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到上个世纪40年代末,已积累了36本大戏,72本小戏代表作和平词、花腔两大腔系音乐唱腔。 建国后,黄梅戏在音乐伴奏、演唱技巧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整体艺术水平全面提升。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严凤英、王少舫等杰出表演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天仙配》、《女驸马》等,把黄梅戏推向一个崭新阶段,奠定了黄梅戏在中华戏曲大家庭中的显著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马兰、黄新德、韩再芬等新人涌现,《红楼梦》、《风雨丽人行》、《徽州女人》等一批优秀剧目相继问世,黄梅戏的影响日益扩大,蜚声海外,成为安徽著名文化品牌,标志性文化形象。 目前,安徽省有黄梅戏剧团26个,其中,省黄梅戏剧院一院二团,安庆市拥有3个市级剧团和8个县级剧团,是黄梅戏艺术的中坚力量。
安庆市删改2006年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遗文件内容
黄梅戏(安庆市)
国家级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主要流布于安徽省皖西南广大地区。【2006年国家级非遗第一批: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
清代末期,黄梅调与安庆市怀宁县等地区民间艺术结合,【2006年国家级非遗第一批:清末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皖剧",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影响十分深远。 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 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在音乐伴奏上,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 黄梅戏的脚色行当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脸、刀马旦、武二花等行。虽有分工,但并无严格限制,演员常可兼扮他行。黄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富于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而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最具代表性。
安庆市伪造、杜撰“黄梅戏(怀腔)”申报2017年《安徽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7年11月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扩展项目
Ⅳ—17黄梅戏(怀腔)
安庆市怀宁县
省级第五批
怀宁素有"徽黄故里,戏曲圣地"的美誉,是徽剧、黄梅戏的发源地,曾三度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怀腔"俗称"府调"、"怀宁调",是怀宁本土创造形成的一种戏曲腔调。
在元、明时期,怀宁每逢春种秋收之时,农民们惯唱山歌小调来歌颂自己辛勤劳动的丰收,这种民间的优美抒情山歌小调,时人称之为"怀宁调"。从清乾隆到道光年间,怀宁调与青阳腔、徽调、昆曲等相互渗入,各取所需,相互揉合,经过民间艺人们精心润造,形成了独特的成熟的一种腔调,时人称"怀腔",深受广大民众喜爱。【2006年国家级非遗第一批: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清末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清康熙中晚期,石牌戏曲艺人程福香建立怀宁首个戏曲班社,程家班历时百余年,经久不衰,时人称之为 "怀腔班"。至解放初期,怀宁有近三十家怀腔民间班社,现仍有怀宁县新声剧团、金义剧社、美德剧团坚持在本县及周边的县市乡村巡回演出怀腔剧目,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怀腔历经几百年的发展,有着鲜明独特的风格,其唱腔高亢平直,多帮腔、复句,音乐上只有锣鼓伴奏,深受人民群众的呵护和爱戴,这些表演唱腔对黄梅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直以来,怀腔被人们称之为黄梅戏的母体艺术,黄梅戏的"正宗腔系"。怀腔的形成与发展对研究中国戏曲文化发展史,特别是安徽民间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珍贵的历史、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