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经典抗战题材的影视剧中,无论是八路军官兵还是国民党军官兵,都戴着一顶绣有两颗纽扣的军帽,很多人不禁会好奇,这两颗纽扣到底有什么作用,其背后又承载着怎样的历史,本期我们就来好好聊聊此事。
这种绣着纽扣的帽子,最早出现在德国军队中,称为“山地帽”,其主要作用是固定“帽围”,一旦遇上寒冷天气,官兵们便可解开纽扣,将帽围放下来,保护脸部和颈部,起到一个御寒的作用。而在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又正好和德国展开了一系列军事合作,引进了不少德国的军事装备,比如钢盔、战车、枪支以及服装等等,其中就包括“山地帽”。
原本国民政府打算以此为基础,组建三十六个“德国调整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械师”,但由于南京方面的财力有限,加之其他客观原因所限,最终仅有两个师全盘列装了德国军事装备。不过“仿德”思想却在蒋介石的大力推广下,在短时间内迅速传遍全国,除中央军外,一些地方军阀也开始以德国、德军为榜样建设部队,然而军阀在经济上比蒋介石还窘迫,根本没钱买德国的武器装备,最终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推广德军的服装,于是乎,“山地帽”就这样慢慢普及整个中国,一度成为国民党军的象征。
再说中共领导的红军,起初并无明确的服装要求,官兵们在右臂拴上一根红绳,或者在脖子上系一根红领巾即可,但后来为了激发大家的战斗意志和荣誉感,中央军委决定统一服装,以蓝色或者黑色粗布为原料,以中山装为设计蓝本,制作了第一代红军军装,而为了和国民党军相区别,红军并没有采用山地帽,倒是独具匠心的做了一款八角帽,并在帽子正中点缀一颗红色五角星,看起来醒目与又威武。
一直到抗战爆发后,红军按照国共合作协议,分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并统一更换由国民政府提供的军装,自此之后,山地帽便进入人民武装,陪伴我方渡过了十三个艰难的春秋岁月。当然,德国的气候和中国的气候存在很大差异,山地帽在中国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其效用,在大部分时间里,山地帽仅仅只是装饰品。
这里再提一个小细节,在抗战前期,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帽子上除了两颗纽扣,还会缀一枚青天白日徽章,以表示人民武装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此举实际上也是统战需要。很多红军官兵与国民党有血海深仇,所以起初并不愿意缀徽章,执意要和反动派划清界限,后来在政工干部的开导、劝说下,大家才勉强接受国民党的徽章。
1941年,国民党军在皖南伏击新四军主力,杀伤、俘虏了我方七千余名官兵,并强行扣押叶挺将军。事后,中共中央发文严厉谴责了国民党,有些同志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便要求对反动派施加报复,给牺牲的官兵雪恨。但中共中央考虑到抗战还未结束,国共如果互相内耗,最终还是便宜了“小鬼子”,因此并没有对国民党采取进一步行动。不过新四军自1941年之后,便摘掉了国民党帽徽,以示与国民政府划清界限,此外,新四军也不再和国民党军展开联合军事行动,双方在华东各自为战,很少有什么联系。
时间来到建国后,解放军总装备部为了彻底与旧时代划清界限,展现人民武装的新风貌,特地以苏军为参照,设计了一款新式军装,其配色还是沿用明黄色,并配备大檐帽,缀解放军帽徽,一些比较特殊的单位还会配发雨衣、大衣、军靴等辅助衣物。
1955年,总装备部又对新式军装进行了有限的改良,增设了军衔标志,同时给士兵配发了短裤、胶鞋以及船形帽,不过中国士兵并不适合戴船形帽,怎么看怎么别扭,所以后来船形帽又被全部召回。60年代中期,由于“左倾”思想的蔓延,军衔制被废除,建国初设计的军装也被淘汰,全军转而列装最为简单的“65式军装”,也就是所谓的“绿衣帽、红领章”。
一直到80年代,在邓公的极力推动下,军装才又迎来新的改革,军衔制也得以恢复,也正是在此时,军装开始分为“作训服”和“常服”,前者主要在训练期间穿着,后者在重大场合穿着,像是仪仗队或者执勤单位,还会配发礼服。时至今日,解放军军装几经发展、变革,已然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具特色的服饰,不仅帅气,而且兼有实用性,完全不输大洋彼岸的美军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