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在跨年演讲中,首次正式回应称自己造车不只花了100亿元,而是将近300亿元,其中研发费用就高达130亿元。在如此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那么小米汽车的坦途有多远?

雷军造车缘起:危机与机遇的碰撞

2021 年,对于小米而言,是一个命运的转折点。彼时,美国的制裁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向了正蓬勃发展的小米。

1 月 15 日,这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却成为了小米进军汽车领域的关键导火索。当得知被美国制裁的消息后,雷军紧急召集董事会,商讨应对之策。

在那场气氛凝重的会议上,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被抛出:“假如手机不能做了,公司三四万人该何去何从?”

也就是在这时,造车的提议,如同一束微光,在困境中闪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的 70 多天,雷军带着团队开启了一场高强度的调研之旅。他们马不停蹄地走访了十多个城市,展开了 85 场调研活动,与 200 多位行业精英深入交流,还召开了 4 次高层管理会议。

这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让雷军越发笃定:智能电动车的时代大潮,势不可挡,小米必须躬身入局。

同年 3 月 30 日,小米官宣造车,雷军更是亲自挂帅,立下了 “10 年投入 100 亿美元” 的豪迈誓言。

这一决策,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破釜沉舟。尽管外界质疑声不断,有人认为此时入场为时已晚,毕竟新能源赛道早已强敌环伺;也有人担忧,汽车制造这一复杂领域,小米能否驾驭。

但雷军心中清楚,智能化变革才刚刚拉开帷幕,此时入场,虽充满挑战,却也机遇无限。

百亿投入:资金都去了哪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军在跨年直播中辟谣,小米造车并非如外界传言只花了 100 多亿,实际上已经投入约 300 亿。这巨额资金究竟流向了何方?

研发无疑是 “烧钱” 大户。智能电动汽车作为高科技产物,研发环节从底盘、三电系统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无一不需要海量资金注入。

小米在研发上豪掷 130 亿,成果斐然。

其智能驾驶团队飞速扩充,从最初的几十人壮大到超 500 人,算法、硬件、测试等关键领域全面布局,全力攻克智能驾驶难题;自研的小米澎湃智能座舱,为用户打造出便捷、智能的交互体验,媲美头部新势力车企产品。

工厂建设同样耗资巨大。汽车生产对工艺、设备、品控要求极高,一座现代化汽车工厂从土地、厂房到生产线、机械臂等设备,投资以十亿、百亿计。

小米在北京亦庄的汽车工厂,占地广阔,引入大量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保障车辆高品质、高效率生产,这背后是巨额资金的支撑。

人才团队组建也是重要支出项。汽车行业高端人才稀缺,为吸引顶尖人才,企业往往开出优厚薪酬福利。

小米汽车团队已超万人,涵盖汽车工程、电子、软件等多领域专家,人力成本高昂。而且,为让人才持续提升,培训、进修等投入也不可少。

销售网络搭建同样花费不菲。当下,汽车销售以 4S 店、直营店、城市展厅等线下渠道为主,同时线上营销、电商平台等线上渠道也在发力。

小米加速全国门店布局,采用 “自营 + 代理授权” 模式,一线城市自营打造品牌标杆,二线省会招募经销商扩大覆盖。

截至 9 月底,已在 38 个城市开业 127 家门店,门店租金、装修、人员薪资及市场推广费用,构成了庞大开支。

此外,供应链体系构建、原材料采购等环节也持续消耗资金。一辆汽车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与供应商合作、确保零部件供应稳定与质量,前期需要大量资金铺垫。

技术攻坚:核心技术的自研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智能电动汽车的赛场上,核心技术就是决胜的关键武器。小米深知这一点,自官宣造车以来,便在技术自研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电驱系统方面,小米自研的 HyperEngine V8s 超级电机堪称惊艳。

其转速飙升至 27200rpm,功率密度高达 10.14kW/kg,远超特斯拉同期水平,拿下全球量产电机转速桂冠。

这背后是小米与首钢携手,历经一年半、108 个批次试验,攻克特种硅钢片强度难题;散热设计更是精妙,双向全油冷散热搭配 S 型立体油路,让定子、转子降温显著,还通过独特的定转子硅钢片设计、高性能永磁体应用等,将电机效率推高至 98.11%,并手握 155 项专利,60 项已获授权,技术实力可见一斑。

HyperEngine V6/V6s 两款电机同样出色,21000rpm 的转速力压特斯拉 Model S Plaid,位居行业前列,从 AI 仿真优化转子应力到缩减气隙提升性能,处处彰显小米的技术匠心,更有实验室预研的 35000rpm 超级电机,为未来续航。

电池技术领域,小米自研 CTB 一体化电池技惊四座。首创电芯倒置技术,搭配 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最高电压达 871V,集成效率高达 77.8%,理论续航里程超 1200km。

14 层硬核防护、泄压阀朝下设计,为乘员舱安全筑牢防线;双大面强冷却结合气凝胶隔热,打造顶级散热隔热体系;全栈自研电池管理系统,实现 ASIL-D 最高安全等级,4ms 内可切断电流,128 项专利更是实力背书。

大压铸技术更是小米的一张王牌。

小米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量产自研压铸合金材料 “泰坦合金”,以及自研大压铸设备集群系统的车企。

智能座舱层面,基于小米澎湃 OS 底层重构的智能座舱,为驾驶者打造出专属的 “移动智能空间”。

中控大屏操作流畅,界面设计简洁直观,各类车辆信息、娱乐功能一目了然;语音交互灵敏智能,一声 “小爱同学”,即可轻松控制导航、音乐、车窗等功能,让驾驶操作化繁为简,还能与智能家居联动,实现车家互联,回家路上提前开启家中空调、灯光,尽享便捷生活。

智能驾驶领域,小米虽起步晚,却进展飞速。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 Xiaomi Pilot,投入从 33 亿追加到 47 亿,调用 2016 年成立的 AI 实验室,3000 名 AI 工程师全力攻坚。

行业首发自适应变焦 BEV 技术、道路大模型、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硬件上配备 2 颗 NVIDIA Orin 芯片、1 颗激光雷达、11 颗高清摄像头等超强感知硬件。

高速领航、城市领航、代客泊车三大场景应对自如,高速上自动超车、出入匝道,城市中红绿灯通行、避让行人,停车时窄位泊入、跨层行驶,复杂路况下驾驶员甚至可全程 0 接管,城区领航辅助 NOA 预计明年年底覆盖 100 城,智能驾驶实力直逼行业第一梯队。

市场博弈:当下的格局与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宛如一片波涛汹涌的红海。

自 2024 年以来,价格战的硝烟弥漫不散,比亚迪、五菱、长安、吉利、长城、奇瑞等车企纷纷下场厮杀,这背后是市场饱和度的不断攀升,以及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全面转向市场、消费需求驱动带来的激烈竞争。

特斯拉,作为行业的老牌劲旅,凭借着马斯克强调的 “第一性原理”,持续优化成本,Model 3、Model Y 等纯电产品售价不断下探,冲击着中低端市场。

比亚迪,则以超级混动技术为利刃,贯彻 “油电同价”“电比油低” 的策略,旗下秦、汉、唐等车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掀起阵阵波澜,蚕食着燃油车的份额。

“蔚小理” 也各有千秋,蔚来以高端服务和换电模式构筑品牌护城河,小鹏在智能驾驶领域沉淀多年,率先跑通城市智驾,理想靠着没有里程焦虑的电动大 6 座,将增程式电动品类发展壮大。

小米汽车置身于这样的战场,面临的压力如山般沉重。

一方面,传统车企在汽车制造工艺、供应链管理、品牌口碑上底蕴深厚,它们转型新能源后,产品快速迭代,价格区间覆盖广泛,对小米形成了全方位的围剿之势。

另一方面,新势力车企们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各有建树,且已抢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拥有各自忠实的用户群体,小米想要突破,困难重重。

从市场数据来看,2024 年第三季度,全球 55 个国家售出超 250 万辆纯电动汽车,特斯拉以 43 万辆的销量稳居榜首,比亚迪紧随其后,达到 42 万辆。

小米虽初入市场仅 6 个月,销量超越日产和丰田,展现出潜力,但与头部车企相比,差距依然明显。在国内市场,理想汽车三季度财报显示其需扩产满足需求,蔚来、极氪等也持续加码,小米 SU7 所在的细分市场竞争白热化,每一款新车型的推出,都像是在虎口夺食。

生态融合:小米汽车的差异化 “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竞争白热化的新能源汽车战场,小米汽车手握一张独特的 “王牌”——“人车家” 全生态融合。这并非简单的概念堆砌,而是实实在在为用户编织出一张便捷、智能的生活大网。

以小米 SU7 为例,当车主携带手机靠近车辆,无感连接瞬间激活,手机上正在导航的路线、播放的音乐,无缝流转至车机大屏,无需繁琐操作,上车即可接续行程。

进入车内,小爱同学随时待命,一声令下,不仅能精准操控车窗开合、空调温度调节、座椅加热通风,还能联动家中智能设备。

下班途中,对着车机说一句 “小爱同学,打开家里空调,设置 26 度”,到家便能享受宜人室温;周末出游,通过车机提前启动扫地机器人清洁房间,让返程迎接你的是整洁家居。

这种生态融合的深度与广度,是小米多年来在手机、AIoT 领域深耕的硕果。

小米拥有全球庞大的消费级 IoT 平台,海量智能设备为汽车生态注入活力,让汽车不再是孤立出行工具,而是智能生活的关键一环。

当其他车企还在为智能座舱、车机互联苦苦摸索时,小米凭借深厚技术积累、庞大生态体系,实现了从出行到生活场景的全方位覆盖,为用户呈上一整套智能生活解决方案,吸引追求便捷、高效、智能生活的消费者倾心选择,在新能源浪潮中辟出一条特色航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站在当下,小米汽车已然走过了一段荆棘与鲜花并存的道路,而展望未来,在已经投入的 300 亿身后,是更为壮阔却也充满挑战的征途。

从产品规划来看,小米汽车的新车研发正如火如荼。

据悉,2025 年有望推出两款新车,小米 SU7 Ultra 和首款 SUV 代号 MX11。

其中,小米 SU7 Ultra 量产版预计在 2025 年第一季度亮相,其原型车动力强劲,搭载多台高性能电机,最大功率超 1500 马力,零百加速仅 1.97 秒,最高车速超 350 公里 / 小时,量产版或保留强大动力核心,在底盘、内饰材质选用上优化成本;MX11 定位年轻化、运动化,溜背式轿跑 SUV 设计吸睛,长车头、短前悬,对标法拉利 Purosangue,若能在 2025 年顺利推出,将丰富产品线,覆盖更多消费群体。

2026 年,小米首款增程动力 SUV 计划登场,内部代号 N3,采用六座布局并配备后轮转向,针对家庭用户,若定价合理、续航可靠,有望在竞争激烈的增程式市场分一杯羹。

产能提升是小米汽车亟待突破的关键。当下,小米北京亦庄工厂持续发力,产能逐步爬坡。

国际市场布局更是小米汽车的星辰大海。

如今,筹备汽车出海业务动作频频,国际部下新成立出海销售业务筹备组,招聘各类岗位人才,自动驾驶部门针对海外法规、技术落地重点布局。

以欧洲为例,虽面临高端市场认可度挑战,但凭借 “人车家” 生态互联体验独特优势,有望突破困境,从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切入,逐步站稳脚跟,提升品牌全球影响力。

然而,前行之路绝非坦途。技术研发上,智能驾驶领域虽进展显著,但法规适配、极端场景应对仍需打磨;电池技术、芯片研发要对抗技术封锁、专利壁垒。

市场竞争中,传统车企转型加速、新势力持续创新,小米汽车须持续推陈出新、优化性价比。品牌建设方面,在汽车领域树立高端、可靠形象,打破消费者固有认知,还需长期耕耘。

但小米汽车有破局的底气。多年积累的技术研发实力、庞大生态体系、忠实米粉群体,以及雷军卓越领导与团队拼搏精神,都是宝贵财富。

未来,只要坚定投入、精准施策,在智能化、电动化、生态化浪潮中,小米汽车有望突出重围,成长为全球汽车产业不可小觑的力量,让 “小米速度” 在汽车界续写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