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美军上校在延安惊讶发现:八路军总部连个卫兵也没有
东哥讲历史1
2024-12-31 21:27山西
前言
1944年,一位美军上校踏上了延安的土地,原本以为会看到一个严阵以待、戒备森严的军事重地,然而,令他惊愕不已的却是——八路军总部竟然连个卫兵都没有!
包瑞德(中)在延安
这一幕,仿佛一记重锤击打在他的预期上,让他无法理解。在他眼中,这样一个与外界隔绝、风雨飘摇的地方,怎么可能放松警惕?更让人疑惑的是,这种“无人看守”的局面,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深层次原因?
难道这真的是一时的疏忽,还是另有隐情?当美军上校试图揭开这一神秘面纱时,他发现,眼前的一切,竟远远超出了他的认知与想象。
继续往下看,背后的真相或许会让你大跌眼镜!
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包瑞德于1892年出生于美国,他是在1924年被派往美国驻北京公使馆担任助理武官的。此前他一直在菲律宾工作,与新婚妻子度蜜月时来过北京,被这座古老的城市迷住。当时美军在培养能说中文、日文的情报官,包瑞德便报名参加,一直想前往中国工作
1935年7月,包瑞德迎来一位极为重要的上司——史迪威,史迪威也是美军中第一批学习中文的人,在华工作时间很长,算是一位中国通。两年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正面战场不断溃败,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史迪威派包瑞德前往重庆担任“武官代表”,他自己仍留在北平观察局势。
包瑞德到重庆后不久传来噩耗,他的妻子不幸在北平病逝,从此以后他便未再结婚。后来他在回忆录中承认,当时如果结婚一定会找个中国女子,他认为:
多数美国人只要见到过中国上流社会妇女对他们所爱的人所表现出的温柔、体贴、高雅和无私奉献,自然会不满足于美国女性的爱情。
只是当时美军规定禁止军事情报官与任何外国人结婚,包瑞德的愿望未能实现。
1942年,包瑞德升任梦寐已久的上校武官,不过这一职务已经成为摆设。此时美国已经参战,为了保障中国唯一的物资通道——滇缅公路的畅通,盟军成了中缅印战区。史迪威被任命为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中美之间的事务大多由史迪威司令部直接与老蒋沟通。
这让包瑞德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加上当时他的很多同事甚至下级都已经升迁,他也希望在职业生涯能获得将军军衔。不过美军对情报官的军事指挥能力要求不高,因此这一岗位长期不被重视,很难得到升迁。包瑞德申请调离使馆,后来被派去桂林帮助国民党训练新兵。
但不久,他被史迪威委以重任,前往延安完成一项重要任务。
史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