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坊介绍

晚近以来,随着中国传统学问与西方文明系统的遭遇,古典学问在现代知识体系下被分散,传统语境下的“道艺合一”逐渐失去现实依托。

书学与传统学问日趋剥离,实践者对古典学问精髓处难以手摹神会,书道传承岌岌可危。然而,重重危机之下仍蕴含着重大机遇,我们有必要在文明互鉴的世界眼光之下,打破当下书学领域的困境,反思现代性精神危机,并尝试寻找化解现代危机的本土化路径。

作为“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项目,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主办的“道艺合一:首届思想与书法工作坊”,于2024年5月18日、2024年9月21日、2024年12月14日,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分别举办了三场有规模、有主题、有延续性的深度研讨&对谈活动。

主题分别为:中国书法史的叙事模式——对开端、结构、方法论的讨论;唐人视野下的王羲之形象——对魏晋风神的塑造与改写;思想史与书学的现代转型——从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引入。

三场活动议题分别从思想与书法的发生、发展与现代转折三种角度切入,理解“道艺合一”的总命题,叩问并重新诠释“经典”。三组视角互为呼应,层层递进,追溯文明源头,将书法研究放置于诸学科交叉互动的网络中,旨在开拓视野,重新为书法学科定位。

工作坊邀请到来自哲学、史学、艺术学等不同领域的30位学者,以全球文化视野为背景,每场活动除主题发言外,设有分组对谈环节,嘉宾们畅所欲言、妙理新诠,而又扩展主题、启发深思。同时,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名学员共同参与,齐赴三场思想盛宴。

工作坊回顾

第一场

中国书法史的叙事模式

——对开端、结构、方法论的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5月18日,活动在南山校区南苑大会议室开幕,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发表开幕致辞。

沈浩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视觉艺术形式,连接了文字、文化和中国人的审美体验。书法学科建设的使命在于回归艺术根源,焕发艺术生机,提升国人精神生命。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教师丁筱主持活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张文江教授从文化谈起,追溯到文明,上推至文字,落实于书法,为当下文明与书法的追求指明方向。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薛龙春教授指出,书法学科在新材料、新条件下,未来研究应平衡理论概括与复杂史料,以经典为核心,结合社会艺术史探索新视角。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崔树强教授从中国书法史叙事源头切入,阐发了书法与汉字的紧密关系与不同之处,指出书法的核心在于点画变化,融合审美与情感。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丘新巧教授以孙过庭《书谱》为例,说明其中包含的独特历史叙述模式。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吴小锋追溯书写与文字在文明意义上的共同起源,认为书法是连接人与自然、时间与空间的神圣传承与表达。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陈忠康教授认为宋以后书法创新受限于 “八法 ”,解决之道在于回归 “一画 ”本质,贯通五体。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张爱国教授认为“明清调”书法激发了书法史叙事的艺术面向,指出目前书法史研究偏考证而非艺术视角。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戴家妙教授围绕书法史叙事中“崇古”展开,提出史料整理和恰当叙述结构对书法史写作的重要性与借鉴意义。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鲁大东认为书法史研究未充分利用新考古和田野成果,提倡通过“三重证据法 ”和现代科技手段以拓展研究维度,重塑和丰富书法史的结构与内涵。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文超以明末清初王士禛为例,提示学子理解这类书者可为当下书法史的研究提供超越性视野。

下半场活动中,参会学者分为三组,针对书法史叙事中的经典议题,以对谈的形式继续交流。

第一组嘉宾为张文江和陈忠康,围绕人生与书法中技道关系,探讨“独孤九剑 ”所体现思想并延伸其为书法实践的指针。张文江谈及人生与书法中的技道关系,并指出当下面对的人工智能挑战。陈忠康以“独孤九剑”类比书法之变化,提示学子应重书法技法的根源理解。

第二组嘉宾为张爱国、戴家妙、薛龙春、鲁大东,围绕书法史写作中择选书家与书迹展开讨论。张爱国指出传统与现代审美观念的碰撞会导致作品评价差异。戴家妙强调编撰书法史需注意择选,并关注新出土书迹。薛龙春谈及当下非名家作品纳入书法史框架的新挑战。鲁大东认为书法史撰写关键在理解古代书迹与对经典作品的有效评估。

第三组嘉宾是崔树强、吴小锋、丘新巧、王文超,围绕书法史研究与自身关系进行讨论。崔树强建议重审书法史开端来探寻人类早期审美观念。吴小锋强调应通过日常实践感悟天地,将个人视为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部分。丘新巧认为书法史书写需平衡榜样的建立与形而上依据的支撑。王文超从金石学与自身的联系角度,谈宏观问题需从细致研究入手。

陈忠康代表书法学院为第一场活动作总结发言,认为各位专家共同讨论书法史的叙事模式,堪比“华山论剑”,希望后续活动能继续激活思想与书法的关系。

第二场

唐人视野下的王羲之形象

——对魏晋风神的塑造与改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9月21日,活动在南山校区南苑大会议室举行。陈忠康发表致辞,呼吁学子陶淑学养,发扬先辈“通人之学”的传统,增加知识的广度与思考的深度,补齐当今书法领域理论建构薄弱的短板,为艺术注入思想的活力。

鲁大东主持活动。中山大学哲学系陈少明教授阐明从哲学视角谈论经典艺术作品的缘由,重释“经典”的含义,认为《兰亭序》是事件、文章与书法相结合的复合现象。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祁小春教授围绕“媚”“简”二字,讨论晋人书法与其思想风尚之间的关系,并揭示晋唐书法审美的差异及魏晋士族生活文化特点。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王客副教授通过解读唐代的集字现象,提醒我们反思“偶像化”王羲之的利弊,应辩证地看待集字现象。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许力通过探讨王羲之书风于石刻上的呈现方式,强调了书法面目与时间、空间的关联。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仇鹿鸣教授从史学视域出发,聚焦魏晋南北朝至唐间墓志材料并提出新见。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哲学系樊沁永从精神哲学视角探讨书法研习者如何通过书写行为达到精神上的自由,以求真正实现人性的超越。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沈乐平教授通过描述西北地区对王羲之书风的接受与理解,建议学子可以从社会基层的书写情况来立体地观照书法史的发展。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孙善春教授从周汝昌先生关于“遒媚”的研究切入,希望能启发学子去思考如何突破时空和精神上的距离去面对伟大的经典。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李明桓教授从三个层面展示“二王”书风在唐代的多样传承与演变,引发当下对唐代书法传习的思考。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王义军教授通过比较《集王圣教序》与王字异同,指出唐代帝王的推动使行书从私人化的表达进入公共领域。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王冬亮通过梳理《书谱序》中塑造的王羲之形象,展现出唐人对王羲之的重释与塑造。

下半场活动中,参会学者分为四组,以对谈的形式继续交流。

第一组嘉宾为陈少明和孙善春,就《兰亭序》这一经典的产生以及汉字书法的未来等方面展开讨论。陈少明认为经典并非个人创造,需要被不断地被引用、重释才成其所是,并且作品应与作者产生精神上的契合。孙善春提出“遒媚”蕴含着魏晋玄学的精髓,映照了魏晋士人自然超脱之风神,通过观念的衍生,书法才得以展开。

第二组嘉宾为祁小春和沈乐平,围绕“媚”“简”与孙过庭所论“妍”“质”间的关联以及学习经典等问题展开讨论。祁小春通过梳理相关历史线索,提出对“妍”“质”的理解应回到当时具体的书法语境中。沈乐平认为学子在学习经典时需关注不同时代对同一作品解读的差异,尽可能回到具体的历史语境去解读、思考后再动笔。

第三组嘉宾为王客、许力和仇鹿鸣,讨论主要围绕王羲之风格的墓志石刻、地域差异及真伪问题展开。王客认为应辩证看待古人作品,即便作品真伪难辨,学子可挑选其中杰出处融入己意。许力认为王羲之风格的石刻存在时间与地域上的差异,书法在发展早期存在着贵族与民间的巨大分野。仇鹿鸣针对北魏墓志体受南朝影响及西魏北周时期文体退化的现象展开深度解读,强调在不同历史阶段,文化传承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第四组嘉宾是李明桓、王义军、樊沁永和王冬亮,围绕《集王圣教序》的学习进行探讨。李明桓认为《集王》可以作为阶段性范本,应重视学习的角度与目的,拓展眼界并深入思考。王义军认为不应将《集王》与《兰亭序》等同,关键在于如何去学,并剖析了院体、台阁体、馆阁体以及当今展览体间的共同问题。樊沁永以书法类比修行,认为圣人典范并非桎梏,而是通往自由的必经之地。王冬亮追溯古代信道的书家脉络,认为他们看到的世界图景带有宗教意味,这也会影响到书法之“象”的意味变化。

沈乐平代表书法学院,为第二场活动作总结发言,认为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切入到书法本体核心问题中,活动过程中阐发的逻辑线索极其宝贵,值得学子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

第三场

思想史与书学的现代转型

——从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引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12月14日,活动在南山校区南苑大会议室举行。陈忠康在致辞中说,我们应追溯书法系创建之初的优良传统,以学问至上,打破学科间壁垒,在提升综合学问修养的基础上,建立起对书法的全面认识与方法论。

丁筱主持活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渠敬东教授提出书法既可“通道”,也能“安物”。读书的目的在于重返自修与自省,回到元气、回归自身,才是读书之本。北京大学哲学系吴飞教授分析了《广艺舟双楫》与同时期其他著作观点之异同,并探讨书中所呈现的“文质”关系,认为其思想中最高的“文”是尚“质”之“文”。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陈壁生教授指明经学对中国文明塑造的重要价值,提出清代经学和书法皆呈现出以“复古”为解放的特征。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朱天曙教授以书法史角度,肯定《广艺舟双楫》碑学话语构建的重要价值,详述“变”的深层逻辑及碑学理论的局限,提示学子帖学价值亦不可抹去。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美术学系副研究员汪永江从教学实践出发,认为《广艺舟双楫》中体系化与进化论的思想开启了现代书学转型之路,影响了书法史写作,并为现代高等书法教育提出建议。西南大学文学院张兴成教授认为《广艺舟双楫》是一部思想史和哲学著作,其思想融清代碑学与今文经学、西学变革精神为一体,促进书学的“现代转型”。

沈浩从书法学科的顶层设计来理解《广艺舟双楫》,指出当下书法教学存在的几大问题,亟待艺术与文化、实践与理论的会通。戴家妙着眼于《广艺舟双楫》“吾腕有鬼”的线索,总结了康有为理论四个矛盾,认为康氏在天性和气势的发挥值得肯定。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钱伟强副教授用经术谱系图阐明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的学脉归属,表明其差异带来了三人解碑方式和倾向的截然不同,而非简单传承。

下半场活动中,参会学者分为三组,以对谈的形式继续交流,期望围绕主题激发的新思路。

第一组嘉宾为吴飞、沈浩和陈壁生,围绕书法的学科建设问题展开讨论。吴飞认为,书法成为一级学科后看似升格实则与其他领域脱节,过度专业化会破坏传统教育与学问的自然研究。沈浩提出,书法作为“通人之学”,是中国人认识世界的特有路径,从思想史探讨书法是还书法以“灵魂”。陈壁生指出相较于文史哲,书法理论研究材料欠缺,故不可孤立发展,应思考如何将书法理论纳入到中国文明体系中。

第二组嘉宾为渠敬东、汪永江和张兴成,围绕“道”“技”关系展开讨论。渠敬东从道统与书画角度,认为学问应走入人生,修身是道统的延续,最终应落实于实践。汪永江提示书法实践者应有时代担当,充分发挥创造力,做出对社会和文明的存续有价值的作品。张兴成指出应从康有为回到大的气象,在文明的转折点中进行思考,从追根溯源中感受天地、远古的呼吸。

第三组嘉宾为朱天曙、戴家妙和钱伟强,围绕中国学问内在的一致性问题探讨。朱天曙提示学子从书法的广阔维度思考,关注“人”和时代的问题。戴家妙强调个体研究需关注人生经历和性格对其书写面目的塑造。钱伟强提出中国学问的特点是反身自求,康有为书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元气和充沛生命力,是我们现在非常缺乏的。

最后,沈浩代表美院,为本届工作坊作总结发言,感谢各位嘉宾对本学术品牌项目的支持,也道明今天书法学科所肩负的承载文明的重任。并向书法人发起号召:让我们共同努力,把“书法”这份事业创造得更有声有色!

至此,“道艺合一:首届思想与书法工作坊”圆满结束,后续将有工作坊文集出版,敬请大家持续关注。

现场剪影

项目负责

陈忠康

策划/召集

丁 筱

统筹协调

贺维豪、冯 立、杨牧原、栾体坤

会务执行

董士瑜、任淞渊、唐 怡、曹心怡、林 潼、邓存楚颜、

赵湘宁、朱薏萱、范书彰、周 涛、倪宇洋、刘璎琪、

王晨阳、郑皓骞、张书颜、李帅儒、葛毓玮、许涵宏、

李思宇、刘非凡、浦茜晶、王 格、王昕曈、方 也、

刘皓哲、钟 臻

视觉设计

赖安珂

摄影/视频

张 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 源|书法学院

文 字|任淞渊 赵湘宁

编 辑|陈舒婷 赖安珂

责 编|邱莉丽 董士瑜

审 核|方 舟 陈忠康 沈乐平

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国美学术通讯”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rmt@caa.edu.cn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CAA融媒体中心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