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5日,“书法巨匠”欧阳中石先生,与世长辞,回归他的一生,真可谓是传奇,他生于山东泰安,1948年中学毕业之后,回到小学任教,这一段看似平淡的生活,给予欧阳中石极大启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他自幼痴迷书法,6岁练字,14岁左右撰碑属文,临习诸家法帖。
总的来说,他把“二王”帖学和魏碑,以及唐宋、元明的名家法帖,全都临写一遍,对于篆、隶、甲骨、金文均有涉猎,行楷和草书等,诸体皆通,其字飘逸骏健、沉着端庄,不过相比传统的帖学,其字更显狂放凝厚,具有碑学的雄放之气,将2种相反风格,完美融合一体,形态古朴而华美,真可谓是独具匠心。
而且欧阳中石的思想独到,提出和撰写很多书论,曾说:“汉字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汉文是晶体结成的串珠,书是串珠之外的光环”,又云:“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切实如需”,书法是中华独有的艺术,汉字和诗词亦是,只有“字”“文”“书”三位一体,焕发出多重神采,才算是优秀书法。
就像《寒食帖》、《兰亭序》皆是文辞、书法的全方面结合,包括当代的邱振中先生,也提出与其相似的观点,内容曰:“文辞之‘境’总会有意无意浮现于心中,叠加与线条之‘境’上。只有这两‘境’首先达到协调,然后才谈得上‘意’与‘境’的融合”。
由此可见,欧阳中石并非乱说,或者随意乱写,而是真正的理解书法艺术,并渴望弘扬它,正因这种期望的支撑,他总结多年的教育积累,再加上1951进入北京大学,深入学习的感悟,欧阳中石慢慢的把书法融入教育,立志寻找突破口,培养更多的书法人才。
1985年调入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后,领头筹办书法教育专业,同时设立了书法教育博士,他自然成为我国第一位“书法博导”,培养出一批英才,同时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当中,获得终身成就奖。
还在书法协会,担任过一段时间的顾问,一生成就颇高,然而,近几年网络上面,出现很多谩骂,大众普遍表示,欣赏不来他的书法,更有甚者,说他教导的学生,“带偏正常后世审美”,“写的字不过是油滑的江湖体”等等,诸如此类的批判言论,很多人看后不禁好奇,为何功绩如此高的前辈,被如此贬低。
难道真的是他孤高不群,写出别样书法,常人无法看懂吗?实际并非如此,背后原因非常简单,自欧阳中石之后,很多自吹的“专家大师”,以书法教学为借口,误导大众,创作丑怪无比的“鬼画符”,奉为艺术神品,乱象层出不穷,不明就里的小白们,顺势被骗,导致愿意学习,并继承正统的人越来越少。
您对欧阳中石书法有何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