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构建和谐亲密的家庭氛围,家长们必须掌握共情的艺术。
深入孩子的心灵世界,理解他们的感受,这样,爱的桥梁才能搭建,有效的沟通才能得以实现。
——敖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一个和睦而温馨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孩子情绪的敏锐捕捉和恰当回应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回应如同家庭关系的纽带,其内核就是共情。

谈及共情,我们自然会想到要设身处地、体贴入微地为孩子考虑。

这听起来似乎轻而易举,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却颇具挑战。

当孩子心情低落、情绪激动时——

或许,我们也会因此手忙脚乱,甚至自己的情绪也被牵动,从而忽略了共情的重要性;

或许,我们尝试运用共情技巧,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又或许,我们面对孩子的情绪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才能让孩子真切感受到我们的爱与关怀。毕竟,这种情感的传递方式,并不是我们从上一代那里自然习得的。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更好地运用共情,与孩子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亲子之间,共情为先

亲子之间需要共情。

何谓共情?

共情,亦被称为心灵感应,若按词典诠释,即是:“一种能够感知他人心灵深处,体会其情感的能力。”

心理学巨匠卡尔·罗杰斯在其名著《成为人》中曾阐述:

要洞察他人及他人的内心世界,我们须摒弃自我中心的视角。

借由共情所引发的他人中心视角,我们的困境将不再那么棘手,我们的世界亦随之拓宽,愈发多彩而引人入胜。

共情,使我们与他人构筑起更加深厚、更加诚挚的纽带。

在育儿的语境里,共情意味着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感受他们的情绪波动与所处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回应。

在探讨共情的具体艺术之前,我们不妨先审视一番缺乏心灵感应的回应是何模样。

●1.“呜呜呜……今天的比赛我输了……”

埋怨型的回应——“你早该知道,平时不努力练习怎么会有好成绩?”

●2.“小明说他不愿意再跟我一起玩了。”

轻视感受型的回应——“这种小事也值得你难过?”

●3.“每天练琴真的好辛苦。”

比较苦难型的回应——“你以为这就叫辛苦?我小时候练琴的时间比你现在多得多、苦得多。”

●4.“这件衣服不好看,我不要穿……”

忽视意见型的回应——“你怎么这么挑剔,这件衣服明明很好看。”

以上这些类型的回应,或许我们都曾在不经意间对孩子脱口而出过。

当家长失去了心灵感应,转而以成人的、长辈的视角看待问题时,孩子的苦恼便显得微不足道、甚至可笑或无理取闹。

由此生发的反应也就大相径庭,变成了居高临下的指导或漠然置之。

回应孩子时,父母的初衷往往只是希望孩子能够摆脱那些负面的情绪,却不自觉地陷入了否定、漠视或主观臆断的怪圈。

孩子感受不到被理解、被接纳,在父母的态度中,他们只能体会到焦躁和急于了事的敷衍。

长此以往,孩子发现无法从父母那里觅得慰藉与支持,他们便愈发不愿在父母面前展露心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如何呈现共情的艺术

那么,富含“共情”的回应又该如何呈现给孩子呢?

一是避免夹杂任何主观的评价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灌输大道理。

“你应当这样做才对”“你要以更积极的态度看待问题”“别太钻牛角尖”“你本来就不适合……”

实际上,当孩子感到失落、愤怒或伤心时,他们所需要的,仅仅是你的一个温暖拥抱。

别急着说教,尝试从他们的视角去理解、支持和鼓励他们。

至于那些深奥的大道理,等到他们心情平复后再聊也不迟。

唯有当孩子情绪稳定时,他们才能冷静地思考你想传达的深意。

二是认同并确认他们的感受

有位朋友分享过这样一个经历。

某个清晨,她的小学五年级女儿郁郁寡欢地对她说:“我不想上学。”

朋友听完,心中一惊:“这孩子难道是开始反感学习了吗?”

尽管内心不安,但作为妈妈,她还是努力保持冷静,假装若无其事地对孩子说道:

“你有这种想法很正常啊,其实妈妈有时候也不想去工作呢。”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刚才还愁容满面的孩子,下一刻竟然露出了笑容。

妈妈在和孩子沟通对话中发现,孩子并不是真的反感上学,她只是有一个小情绪需要一个渠道去疏解。

倘若朋友当时激动地对孩子说:“什么?你不想上学?那是不可能的,你必须去!”

那么,她们之间就很有可能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朋友也无法了解到孩子内心真正的焦虑所在。

而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感被理解和接纳时,他们的情绪会变得更加稳定,行为也会相应改善。

共情的首要条件是承认并尊重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急于否定,甚至可以鼓励孩子表达情绪。

即便我们并不完全赞同孩子的想法和行为,但依然可以通过富有“共情”意味的表达,来建立亲子之间的信任,同时帮助孩子更积极地面对负面情绪。

三是与孩子心灵相通

与孩子共情,意味着要感受他们当下的情绪,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一同体会并用言语将之表达出来。

告诉孩子,我理解你的情绪,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注与支持:“我知道你现在可能很难受,需要我为你做点什么吗?”……

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孩子平复情绪,还能加深亲子之间的联系,让彼此的心灵更加贴近。

共情并非万能良药,虽然在很多时候它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本身,但它能够让孩子在情感上得到慰藉,从中汲取力量,勇敢面对挑战。

这就是共情的奇妙力量。

当孩子的情绪被看见和理解时,许多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迎刃而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真情实感的态度是共情的内核

人们常说:“至诚之道,至真之情,方能触动人心。”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根据个人及孩子的特性和情境来灵活调整。

例如:

分享个人过往:“当爸爸妈妈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采用镜像式倾听:复述孩子的情绪和感受;

除了口头表达,还可以通过身体语言来传递温暖,如紧握孩子的手、给予一个轻柔的拥抱、或者安抚地拍拍肩膀,这些都是传递慰藉的方式……

共情技巧固然多样,措辞也可以学习,但对孩子真挚的同理心则需要家长不断地自我提升和修炼。

如同卢梭所言:“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最关键的并非你说了什么,而是你所流露出的真情实感。”

因为能够真正打动孩子的,终究是我们的态度——

我们的言辞温和与否、我们的目光是否充满关爱、我们的面部表情是否是有温度、我们是否真心尝试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而非回避或忽视它们……

如果我们能够时常设身处地地体验孩子的情感,减少指责,避免空洞的说教,孩子就会更容易信赖我们。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孩子,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力。

我们会逐渐发现,孩子并非我们眼中的怪异或不可理解的小生物,他们只是渴望得到我们的关注和扶持。

怀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的引导将会更加温暖,吸引孩子主动靠近,而不是让他们对我们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