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读书打卡群,读到了余珉鸿老师的文章,很不错,留存记忆并分享给大家。谢谢读者朋友,谢谢余老师!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是摇动树的那棵树,我们是推动云的那朵云,我们是唤醒灵魂的那个灵魂。我们的使命就是在教育的广袤星空中,探寻那最为璀璨的星辰,我们的责任就是寻求和创造育人的智慧与力量。陈大伟教授的《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第二版),恰似这样一颗耀眼的星,散发着迷人的光辉,吸引着我们靠近,去领略其中的深邃与美妙。开启我们对教育本真的深刻理解之门。
翻开此书,首讲便如清泉般润泽心田。“幸福教育,是让人成为人,让人享受生命尊严、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在这个快节奏且功利性渐长的教育环境中,我们常常会在有意无意之间,迷失于分数与升学的漩涡,忘却了教育最初的使命。陈教授的话语如晨钟暮鼓,提醒着我们教育绝非知识的机械灌输,而是要助力学生成长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能自尊自爱且懂得实现自我价值的个体。幸福,不应是遥不可及的幻影,而应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于师生相伴成长的点滴中自然流淌。
理想的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传统课堂模式,教师讲授学生聆听,已被彻底颠覆。教师是学习旅程的引路人,与学生携手并肩,共同探索知识的神秘宝藏。课堂不再是枯燥的单向传输通道,而是互动的舞台、合作的天地、探究的乐园。每一次思维的碰撞,每一回情感的交融,都如同闪耀的星光,点缀着这片精神家园,让每一个独特的生命都能在其中尽情舒展、绽放华彩。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陈教授对教学策略的阐述,恰似一场智慧的盛宴。他凭借丰富多元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教学方法的千变万化与无穷魅力。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我们仿若灵动的舞者,需巧妙地选择并运用适宜的教学之“舞”,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学习的炽热渴望,培育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才能。这不仅考验着教师的专业功底,更呼唤着教育智慧的觉醒与生长。唯有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尝试、创新,方能在教学的艺术舞台上跳出绚丽多彩的华章。
教育首先是人与人的相遇。“教育靠关系。”陈教授对师生关系的独到见解,如春风化雨,润泽着教育的情感土壤。良好的师生关系,宛如稳固的基石,支撑起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的巍峨大厦。当尊重、理解与信任成为师生关系的主旋律,爱与关怀的丝线便会将彼此的心紧密相连。在这样的温馨氛围里,学生不再因犯错而胆战心惊,教师亦不再是冷峻威严的权威象征,而是并肩同行的成长伙伴。师生共同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于学习的乐趣里沉醉,一同书写教育旅程中温暖动人的篇章。
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成长。现行教育评价体系的传统壁垒正在被冲击。陈教授所倡导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方式,恰似一盏明灯,照亮了学生成长的多元路径。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努力与进步,如此评价方能激发学生内心潜藏的动力源泉,助力他们精准地发现自我、勇敢地超越自我,而非被单一的分数所桎梏,在片面追求高分的狭窄赛道上疲于奔命。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无论是杜威还是陶行知先生都对课程与生活融合进行了生动诠释。因此,陈教师提出,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课程与生活的紧密交织,让教育不再是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如同在肥沃的土壤中汲取知识与技能的养分,同时培育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卓越的实践能力。这样的教育,不仅让课程内容变得鲜活饱满,更让学生学会如何巧妙地应对生活的挑战,如何与世界温柔相拥、和谐共生。
身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之中,陈教授对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他明确指出,技术并非教育的篡位者,而是强有力的助推器。通过合理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时空的枷锁被打破,为学生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学习路径如繁花般绽放。无论是远程教学资源的共享,还是智能学习工具的助力,都让教育的公平性得以彰显,教学效率大幅提升,学习体验愈发丰富多元。
“教师是教育的灵魂。”陈教授深知教师成长对于教育的深远意义。教师的持续学习、深刻反思与勇于自我挑战,是教育质量提升与学生美好未来的坚实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绝非简单的知识更新换代,而是教育理念的脱胎换骨、教育情怀的深沉积淀,是对教育事业那如烈火般炽热且永不熄灭的热爱与坚守。
《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第二版)不仅仅是一部理论著作,它更像是一位知心挚友,在教育的漫漫长路上与我们倾心交谈;又似一位智慧的导师,引领我们穿越教育的迷雾,找寻到幸福与理想的彼岸。愿我们都能有幸捧起这本书,在字里行间汲取力量,让教育的光芒如暖阳般洒落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共同绘制出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的壮美画卷。”
12月11日,在浙江义乌绣湖小学的《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分享交流中表达了“教育的良心,让学生经历美好幸福的课堂生活”意见,这里也分享一下:
成都大学陈大伟
,赞22
人物介绍 | PROFILE
陈大伟
教育学教授
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院长
中陶会新教育分会副理事长
重庆当代教育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西部名师名校网”总监
“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方向国培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成长,课程与教学改革,观课议课与教师幸福。现已出版《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等26本著作,多次获省市教学成果和社会哲学成果奖。
本文来源:本文综合自微信公众号成都陈大伟,作者:余珉鸿(江西省余干县实验小学教师)。分享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提供内容参考。若有来源标注不当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