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至”节气
最近
冰雪旅游火热
很多游客爱在雪地里“整活儿”
“泼水成冰”也是其中一项
近日,一女子在黑龙江 旅游时模仿“泼水成冰”,结果被二级烫伤。
当事人江女士称, 用开水泼,玩的时候烫到了头,导致二级烫伤,痛感很强。幸亏自己是医护人员,拿雪冷敷了一两个小时急救,本想拍美美的“泼水成冰”,结果却“泼水成伤”。
类似意外其实并不少见
相关案例
2023年11月26日,黑龙江牡丹江一女子去雪乡旅游时,想要体验一下“泼水成冰”,水烧开后直接拿起烧水壶就开始泼,不慎泼在其小腿和脚上,造成浅二度烫伤。
2023年2月,河南郑州的刘女士带着7岁半的儿子,到商场内的极地冰雪小镇体验“泼水成冰”。换上店方提供的衣服后,孩子拿着水向上一洒,热水直接灌入了后颈部。到医院检查发现,孩子后颈到背部部分被烫伤。
2021年1月7日,山东济南,一位大爷体验流行的泼水成冰,泼水的瞬间却将碗一块扔了出去,热水洒下来烫到了自己的脑袋。
“泼水成冰”什么原理?
实际上,“泼水成冰”中的结冰并不是水结冰,而是水形成水蒸气之后,水蒸气在极端寒冷空气里凝结成水滴或者凝华成小冰晶,这与北方隆冬天气里形成的大雾现象类似,也是空气中有大量的小冰晶,因为冰晶颗粒非常小,一般是在几个微米到几百微米之间,所以看起来是雾的效果。
如何正确“泼水成冰”?
想要达到“泼水成冰”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气温达到-40℃以下。理论上讲,过冷水滴瞬间成冰的临界温度是-40℃以下。当气温高于-40℃时,还不足以实现“泼水成冰”,被泼出去的水滴只是外层迅速结冰,内部仍是水。
寒冷程度等级表
但当气温不能达到-40℃以下,如果有大风相助,能迅速带走水蒸气中的热量时,“泼水成冰”也有可能实现。另外,有时虽然不能瞬间将水蒸气凝华为冰晶,但形成的水蒸气也有“泼水成冰”的视觉效果。
另一个条件是准备一杯90℃以上的热水。是的,热水真的比冷水更容易结冰,因为热水与空气的巨大温差是实现“泼水成冰”的关键。
此外,“泼水成冰”其实和水汽颗粒大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颗粒越小接触面积越大,结冰就越快,形成的“泼水成冰”现象越美。所以,泼水姿势也很重要!
最优姿势是将开口的瓶子放在膝盖下面一点,将手臂伸直,然后用力往上甩,形成一个圆弧。在安全的前提下能跳起来甩,效果会更好。
不过,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泼水成冰”是有风险的,如果没有把握请不要轻易尝试。周遭若有小朋友的话,一定要远离小朋友,谨防烫伤。
万一烫伤了怎么办?
烧烫伤的分度:国际上通常采用三度四分法,将其分为I度烧烫伤,浅II度烧烫伤,深II度烧烫伤,III度烧烫伤。
当发生I、II度烧烫伤时,切勿慌张,可按照急救五字诀“冲-脱-泡-盖-送”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烧烫伤对人体的危害。
急救“五字诀”
烧烫伤后的2小时内是黄金急救时间。学会科学处置,千万别用牙膏、酱油等涂抹在烫伤皮肤处。
来源: 中国应急管理、红星新闻、辽沈晚报、都市报道、中央气象局、央视新闻
编辑:路静雯
审核:李强
监制:张运良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