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从战争雷霆下来,被虐了。原因是网络过卡,延时比较高。沟通完电信,说我没有路由,家里装一个路由就好了。既然虚拟世界没有找到乐趣,那么就在现实世界中找这种快感。最近一直使用苏系坦克,没有高级货,全是新手坦克。第一是真没有高级车,第二高级车维修不起。所有坦克中,苏系或是德系是本人喜欢的两大流派。之前信誓旦旦许愿先开美系坦克,被虐得那叫一个惨。二战全系坦克,基本是压制着打,直到后来出现重型坦克,这个局面才被扭转。而德系与苏系完全没有这些问题,要速度有速度,要装甲有装甲。可能是因为咱们一直被苏系影响,所以在游戏中也偏爱这些型号。

1938年年初,苏联著名的第一骑兵军创建者之一、其指挥官、现任元帅、莫斯科军区司令员兼骑兵总监察官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在一次宴会上与国防人民委员克里门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交谈时,提出了在苏军中组建一支实验性机械化军队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奇怪吗?一点也不!在清除“战略骑兵”的主要支持者图哈切夫斯基及其“骑兵专家”普里马科夫后,苏联红军迅速开始削减骑兵师的数量。

这件事对布琼尼的影响并不大——作为一名富有学识且极具洞察力的现实主义者,他很清楚,在集体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国家现有的马匹数量无法满足快速扩张的军队的需求。更不用说,红军试图(尽管大多无果)在和平时期维持30多个接近战时编制的骑兵师,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尤其是考虑到那些新建的所谓“布琼尼种马场”刚刚开始有产出,它们的首要任务是用优质的纯种马替换军队中质量不佳的马匹,而这一过程将耗费数年时间!在和平时期,过量的骑兵师数量无疑是多余的。

毕竟,汽车或拖拉机可以在几小时内组装完成,而培养和训练一匹适合军用的优质马匹却需要数年时间。而且,马匹还需要精心的照料——它们是活生生的生物!特别是对于昂贵的纯种马,它们无法适应粗暴的对待、无情的剥削以及简单的草料饲养。如果希望它们能够高效地工作,就必须为它们提供“人性化”的条件。

这是我喜欢的型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布琼尼还回忆起他与图哈切夫斯基关于骑兵作战运用的激烈争论。

作为一名步兵出身的少尉,图哈切夫斯基显然没有认真研究过1912年俄国皇帝军队的骑兵作战条例(也许在学习的时候,他忙着与女士们散步或专注于他热爱的击剑运动)。殊不知,该条例早已明确规定了骑兵在马背和徒步状态下作战的同等重要性。然而,由于他的无知,图哈切夫斯基始终(不仅口头上,而且在他的“著作”中)断言,骑兵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徒步作战前进行多次骑马冲锋,因为这正是骑兵的“主要价值所在”。

而布琼尼的反驳是,这种愚蠢的“战术”将导致在几次无意义的骑马冲锋之后,骑兵根本无法再投入徒步作战。然而,图哈切夫斯基对此置若罔闻,他一再强调必须通过炮兵、坦克和航空兵全力支持骑兵的英勇冲锋,并讥讽布琼尼拒绝接受这些因素的行为是政治上的保守落后。

直到图哈切夫斯基去世,两人始终无法互相理解。对布琼尼来说,骑兵早已是“骑着马的步兵”,骑马冲锋只适用于“特别有利的条件”——即敌人完全准备不足或已经陷入混乱的情况下。他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实践者”,对此比任何人都了解得更为透彻。

顺便说一句,骑兵的运用只是布琼尼与图哈切夫斯基“分歧”中的一个方面。另一争议焦点是空降部队的作战战略运用。图哈切夫斯基认为,空降部队不仅能够执行战术任务,甚至能够独立解决战略任务,只需组建庞大的空降部队编制并为其提供相应装备即可。

然而布琼尼(曾亲自跳伞)主张,无论如何加强空降部队的能力,它们只能作为其他兵种(尤其是机械化部队和骑兵)的辅助力量,执行占领并控制关键目标(如桥梁),并坚守这些目标直至主力部队抵达。一旦脱离其他兵种的支持,空降部队将无力执行任何“战略性”任务,并且注定会毫无意义地被敌人消灭。

在这些争议的背景下(尤其是在主要“对手”已不在人世的情况下),布琼尼向国防人民委员兼其第一骑兵军战友伏罗希洛夫提议,组建苏联红军的首支机械化军队,其主要任务是配合联合兵种军队突破敌军防线并扩大战果。

当然,到那个时候,苏联红军已经有了四个机械化军,但这些编制仍然沿袭了图哈切夫斯基和他的盟友哈列普斯基的设计。然而,演习显示,这些机械化军编制极不均衡,实际上无法形成有效战斗力,因为它们严重偏重于坦克,无法为这支“钢铁洪流”提供足够的后勤支持。最终只能在后勤和坦克数量之间做出选择。结果,最初的方案选择削减后勤需求,同时降低机械化军的“自主性”。但当这一方案也宣告失败后,机械化军被彻底取消(不过这是稍后的事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然,需要找到一个更合理且均衡的解决方案。

经过探索,答案终于浮现!

其核心思想很简单。根据苏联红军的战略理论(抛开图哈切夫斯基那些荒诞的理论不谈),敌军的击败应该按照布鲁西洛夫-特里安达菲洛夫模式进行。这意味着在整个前线施加强大压力(这是图哈切夫斯基也曾附和的策略),每支军队沿其正面选择一个突破点(在此集结主力和战略预备队)。一旦敌军防线出现弱点、崩溃迹象或被突破,骑兵与机械化集团军将被投入战斗,深度突破敌军防线,扩大突破口,歼灭敌方后续增援,最终直插敌军后方,实现敌军整个战线的全面崩溃。

本质上,这就是“放大版”的布鲁西洛夫突破,只是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

布琼尼正是提议将这一骑兵与机械化集团军的理念提升至完整机械化军队的层次。

鉴于技术的显著进步(以及红军机械化军的失败经验和国外关于机械化和坦克军队的理论风潮),他建议组建一支实验性的机械化军队,其编制包括三个全新的机械化军(两个“突破型”和一个“远程作战型”)及一个“支援型”骑兵军。

机械化军的编制结构相同,每个机械化军下辖两支机械化师和一支摩托化步兵师。

骑兵军则由三支骑兵师组成,每支骑兵师配备一个坦克团。

整个军队共有6个机械化师、3个骑兵师和3个摩托化步兵师。12个全编制师——这是一支真正的强大军队,无需任何夸张。

这还不包括必需的加强部队(军一级和军团一级),这些部队的具体组成是一个需要单独讨论的、可能根据情况变化的议题。

最有趣的是,当讨论机械化师的编制结构时,新任装甲与机械化兵司令部主任帕夫洛夫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想法(以1938年初的标准来看相当超前)。

他的建议是,每个机械化师下辖一个坦克团、两个摩托化步兵团和一个机械化炮兵团。

“远程作战型”机械化军的机械化师(用于对敌军仍在维持防线的部队进行深度迂回)计划配备200辆BT-7快速坦克(3个坦克营各53辆,编制五辆坦克一个排;加上机械化侦察营内编制33辆的“简编”坦克营和总部配备的8辆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击”或“突破”型机械化军团的机械化师,帕夫洛夫提议配备数量为99辆T-28坦克的坦克团(每团下设3个营,每营33辆坦克,采用每排3辆的编制)。此外,师内还包括一个同样的侦察机械化营(装备33辆BT-7轻型坦克),类似于“远程行动”机械化军团的机械化师侦察部队。此外,师部配备7辆BT-7和1辆T-28坦克。总计,师内有100辆T-28和40辆BT-7轻型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军将不再需要突破预备队的T-28了?”沃罗希洛夫表示惊讶。

“问题就在这里,T-28的性能已经无法满足‘突破坦克’的标准了。现如今,这种装甲只能算轻型坦克水平。新一代突破坦克的研发任务已经下达给相关设计师和工业部门了。”

“那么,作为‘质量强化’手段如何呢?”

“作为‘质量强化’的工具,T-28也表现不佳。谈不上什么‘质量’,因为T-28的底盘寿命短,维护工作繁琐。在战斗中,它的强化能力也有限:装甲无法抵御炮弹,而短身管火炮的直瞄射击只能在极近距离内有效。与其将其视为‘强化工具’,倒不如使用成本更低的BT-7A火炮型轻坦。”

“也就是说,我们的‘骄傲与荣耀’T-28完全没用了吗?”

“当然不是!我们非常需要它们!目前,只有它们可以承担真正意义上的抗炮弹装甲任务。然而数量太少,维护复杂且需要专业人员。因此,我建议将所有T-28集中到一支专门的坦克部队中。这种编制不仅适合T-28,也便于建立专门的维修保障设施,包括专属的野战维修工厂。这样,即便部队进入突破口深处,维修保障单位也不需要随行。”

“如果战术合理,骑兵军团也可以加入突破行动。”布琼尼补充道。

“至于火炮部队,我们需要高机动型火炮,能够跟上坦克的速度,对吗?”沃罗希洛夫问道。帕夫洛夫对此显得非常激动: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结束目前自行火炮开发中的混乱局面呢?虽然有在研项目,但看起来似乎没有人真正关心结果,无论是军队、设计师还是生产厂家。他们关注的似乎只是‘开发过程’,对结果却漠不关心!我们早该给设计师下达明确的战术技术任务书(TTZ),设定清晰的时间表,并强制工业部门启动这类武器的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У-5-2已经设计完成,通过了服役审批,甚至生产了小批量样品。它们在哪里?AT-1已经设计完成了。它们在哪里?SУ-14也设计完成了。它们又在哪里?”

“到底是哪位‘天才’,会提出在T-26这种‘先天不足’的底盘上安装野战榴弹炮的想法?T-26本身连自己都难以推动。而哪个‘天才’又会要求在原创底盘上开发重型自行火炮?难道从一开始就看不出,军队永远无法等到这种‘原创’底盘的量产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问问图哈切夫斯基和哈列普斯基……”

“他们已经为此付出代价了……所有问题已经被‘一笔清算’。”帕夫洛夫稍作停顿,随后平静地补充道:

“我们将为自行火炮下达新的需求。要求使用已被验证且批量生产的底盘,载重量必须匹配任务需求。最终,自行火炮将真正成为我们的现实。”

“需要多少?”

“机械化师内的机械化炮兵团,应配备3种主要类型的自行火炮——火力支援型、反坦克型和防空型。每种类型一个三连营,总共18辆自行火炮,至少是这个数量。”

“现在算算,4个机械化师每个配备100辆T-28,总计400辆坦克。同时,还需配备72辆火力支援型自行火炮、72辆反坦克自行火炮和72辆防空自行火炮,以上还不包括备用和教学车辆。”

“对于配备BT-7的2个机械化师,则分别需要320辆BT-7坦克、36辆火力支援型自行火炮、36辆反坦克自行火炮和36辆防空自行火炮。这个数字还是相对较小的。”

“或许防空自行火炮可以用三轴卡车底盘上的高射机枪替代。”

“是可以。而基于BT底盘开发自行火炮也不是特别困难。但T-28呢?目前坦克的产量本就不高,自行火炮更是完全没有——尽管此前有所开发,但却是那种‘只管开发不管结果’的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计,我们大约需要550辆基于T-28底盘的坦克和自行火炮。”

“这有什么问题?基洛夫工厂几乎从未收到过军方全负荷生产T-28的订单。为了避免生产线空置,他们甚至制造起了起重设备!我们需要让工厂的产能全速运转,扩大自行火炮的生产规模,同时对T-28坦克进行改进:加强装甲,升级武器系统,并更换为更耐用的悬挂系统……”

“还要确保空中支援!为作战区域提供战斗机护航,同时利用这些战斗机切断敌人在前线后方的补给线。”

“再配属攻击航空兵,全面压制敌方火炮,阻断中距离范围内的补给行动,并打击敌军正在集结的后备力量,从而扰乱和瓦解其阵型。”

“顺便说一下,后勤补给需要特别关注。运输问题尤为重要,而且运输工具不能随便凑合。”

“我建议向国防委员会(СТО)提交提案,作为特例,为试验性的机械化军队配齐所有编制内的运输工具,包括拖拉机、汽车,甚至是摩托车。”

“我们目前为军队小批量订购的那种五吨级全轮驱动半履带式‘通用’ZIS卡车,应该转为大规模量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的。从今年起,这些卡车的生产正计划投入大批量生产。”

“哈尔科夫工厂(ХПЗ)目前用于组装T-35A重型坦克的生产线,可以重新调整,优先用于加速生产‘共产国际’(Коминтерн)炮兵牵引车,以尽可能多地为试验性的机械化军队提供保障。这种牵引车,尤其是作为坦克救援车,是必不可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通讯!通讯必须在所有级别上全面保障。不仅要配备必要的技术设备和专业人员,还必须像瑞士手表一样精准运转!”

“我们试试吧!组建这样一支军队,苏联绝对不会因此破产。但却能一次性检验所有关于大型机械化部队的新思路和潜力。不过……为了组建这支军队,所有现有的机械化军都得被‘拆解’……”

“那正好!就让它们被拆解吧!我们试试看。”

于是,他们试了一试!到1938年底,这支试验性的机械化军队便组建完成。当然,这是以拆解此前四个机械化军为代价的。

接下来谈谈作战装备:坦克和自行火炮。

一切从加速生产和为所有T-28坦克加装附加装甲开始。同时,这些坦克(包括早期生产的型号)还被重新装备了全新的L-10型火炮。

基于T-28底盘,他们迅速开发出了一种极其简单但“通用”的自行火炮,装备了一门强大的76.2毫米口径3K高射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装备BT系列坦克的师,同样“赶工”设计了一款“通用”自行火炮(既可提供火力支援,也可用作反坦克),将普通的BT坦克与经过特殊改造的F-22型师级火炮相结合,并将火炮方向调转(便于使用),以达到通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切似乎进展顺利。然而,在演习中(可以说是“纯属偶然”),突然发现这些“通用”自行火炮其实并不那么“通用”,因为三英寸口径对于火力支援来说已经显得有些不足,尤其是在机械化师中缺乏重型的非机动牵引火炮的情况下。因此,相关设计局接到了在最短时间内开发新的专业化自行火炮的命令。

说到做到!

特别是到了那个时候,T-28坦克本身也经过了重大升级,变成了1939年型T-28M。这种坦克采用了更可靠、更简化的悬挂系统(类似于T-35A),配备了锥形炮塔,以及等效于旧版T-28加装装甲屏的装甲(总厚度达50毫米),并换装了一门更长身管的L-11型火炮。

同时,这款坦克还增添了装备新型122毫米1938年式榴弹炮的自行火炮,以及装备更新的85毫米1939年式高射炮的自行火炮。这些火炮被安装在形状较为简单的战斗室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旧的“通用”自行火炮因已无法满足红军的需求,被“改造”成了桥梁铺设车——这种装备同样不可或缺!

(在现实历史中,曾试验过的“工程”坦克桥梁铺设车IT-2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BT系列”坦克也没有被忽略。

BT-7取消了轮式行驶功能,其正面装甲厚度增加至35毫米(这样德国的反坦克步枪和重机枪无法击穿,甚至对于“敲门锤”来说,这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目标)。这一升级版BT坦克被命名为BT-9。

与此同时,ХПЗ工厂在研发传统“轮履两用”的A-20轻型坦克和纯履带式“五轮悬挂”A-32坦克的过程中,激发了一个灵感:为何不“赶工”在BT-9基础上开发一种五轮悬挂的底盘,用以搭载更强大的武器(比如经典可靠的轻型老式122毫米榴弹炮,配备炮口制退器,或者新型的57毫米反坦克炮)?由于这种自行火炮所需的数量不多,采用这种方案既不会干扰ХПЗ向新一代坦克生产的过渡,也能满足对“少量生产”自行火炮的需求。

于是,最终诞生了这样的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1939年底,这支机械化军(由帕夫洛夫亲自负责组建)虽然尚未完成全面的战斗磨合,却被紧急调往卡累利阿前线。此前,该战线的部队在艰难突破了防御地带后,遭遇“曼纳海姆防线”的顽强阻击。

此时,这支机械化军展现了其最佳的战斗能力。他们并未选择“轻松的路径”,而是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方向发起突击,穿越了被认为坦克无法通行的地带。得益于厚实的积雪削平了地形起伏,部队在森林地区开辟了前进道路。重型T-28坦克用车体直接压倒了沿途的灌木丛,甚至包括一些较粗的松树。而敌军由于缺乏全地形车辆,无法迅速调动预备队进行防守。

在这场行动中,T-28坦克的宽履带和前文提到的桥梁铺设车发挥了关键作用。

机械化军严格按照战术要求展开,经过精心组织的进攻,以一击之势突破了“曼纳海姆防线”的战略纵深,几乎决定了整场战争的胜负。成功的关键在于良好的组织、持续的空中和地面侦察、稳定高效的通信、大量训练有素的步兵与坦克协同作战、直接的火力支援、全面的工程保障,以及能够满足各阶段需求的“全地形”后勤供应体系。

为表彰机械化军的卓越表现,该军被授予战斗红旗勋章。根据帕夫洛夫的建议(他本人作为军队指挥官因此获得第二枚英雄勋章),该军被更名为第一坦克军,其机械化师也相应更名为坦克师,编号从第1师到第6师。

与此同时,还决定组建另外三支坦克军,分别部署在白俄罗斯、基辅和莫斯科军区,这些军队将装备新一代装备,包括T-34和KV坦克,以及基于它们底盘的新型自行火炮(相关研发被赋予优先地位)。

至于第一坦克军,由于其装备虽然强大,但在技术上已经显得落后(同时也存在物理老化问题),因此决定将其留在列宁格勒军区,靠近“母厂”基洛夫工厂。将坦克师内的T-28编为五辆一组的小队的设想最终被放弃——原因是这些师在冬季战争中损失惨重,而新型T-28M的生产在1940年也已停止(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已全面转产KV坦克)。备件库存加上工厂从现有部件中拼装的车辆,勉强满足了战损补充需求(好在不可挽回的损失并不多)。

第一坦克军在列宁格勒军区迎来了伟大的卫国战争,并以卓越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在波罗的海的一场大规模遭遇战中,第一坦克军重创了赫普纳第4坦克集群,几乎将其完全击溃,还牵制了古德里安第3坦克集群的一部分兵力(第39摩托化军的一半被调往北线以防止第4坦克集群被彻底摧毁)。这一胜利不仅拯救了列宁格勒,还解除了对明斯克的威胁。然而,代价也是巨大的——第一坦克军残部被撤至西北方面军后方进行整编,实际上是重新组建。

在随后的战斗中,第一坦克军积极参与了列宁格勒方面军在卢加防线击溃德军的行动,为此荣获“第一近卫坦克军”的称号。其指挥官帕夫洛夫上将被授予第三枚英雄勋章(第四枚列宁勋章),并晋升为大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1年6月22日,第一坦克军的坦克和自走炮编成:

1.第一坦克军团(200辆T-28E和T-28M*坦克,80辆BТ-7,36辆122毫米口径自走炮SU-28M-122,36辆85毫米口径自走炮SU-28M-85)。

2.第二坦克军团(200辆T-28E和T-28M*坦克,80辆BТ-7,36辆122毫米口径自走炮SU-28M-122,36辆85毫米口径自走炮SU-28M-85)。

3.第三坦克军团(320辆BТ-9坦克,80辆BТ-7,36辆122毫米口径自走炮SUBT-9д-122*,36辆57毫米口径自走炮SUBT-9д-57***)。

4.第六骑兵军团(300辆BТ-7坦克(每个骑兵师有三支坦克营,每个营100辆坦克,每个营有三辆坦克分队),54辆76毫米口径自走炮SUBT-7-76****(每个骑兵师有一个由18辆自走炮组成的分队))。

总计:军团内有1260辆坦克和270辆自走炮。

(由于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里不考虑军团和军级的加强设备)。

T-28M:基于T-35A悬挂系统的T-28,装甲厚度为50毫米,装备L-10/11炮。

BТ-9:在此情境下为现代化的BТ-7,前装甲厚度为35毫米,取消了轮式行走。

BТ-9д:在此情境下为基于BТ-9的五轮“长型”底盘,取消了轮式行走。

SUBT-7-76:在此情境下为基于BТ-7底盘的自走炮,装有专门改装的76毫米口径F-22炮,并且炮管方向朝向车尾。

(此为“替代历史”网站群组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