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张岱给我们提供了两个信息,第一,《诗经》《礼记》里说到的猫,确实不是咱现在所说的猫,这是两码事;第二,猫是跟着我们的唐僧唐长老来到中国的。他这里的猫指的是家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上,很多人都认为家猫是由唐玄奘引进到中国的。宋元时期就流行一个说法,叫“一只猫儿是黑斑,本在西方诸佛前。三藏带归家长养,护持经卷在民间”。这说的就是,猫本来是生活在西方诸佛面前的生灵,是玄奘法师把它们带到中国的。

明代的陈仁锡也认为“猫出西方”,他说:“中国无猫,种出于西方天竺国……唐三藏往西方取经,带归养之,乃遗种也。”

但是,这事儿其实半真半假。

假的是,这事儿跟玄奘法师没有关系。你去翻他写的《大唐西域记》,通篇没有一个“猫”字;而玄奘的传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里,也没有关于猫的记载。当然啦,里面有讲到猫,但那是用来做比喻的,说某某人跟猫一样,而没有记录到猫这种生物本身的故事。

那这事儿真的部分是什么呢?是猫的传入确实跟佛教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有一个知识点,就是我国的野猫最后是没有被驯化成家猫的。现在分布于全世界的家猫品种,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非洲野猫。是外国的朋友先把野猫给驯化了,等它们被引进到中国的时候,它们就已经是家猫的模样了。

佛教徒养猫,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护持经卷”,说白了就是保护经书,不要被老鼠给啃了。事实上,古代很多爱书的人,养猫的目的之一就是防止老鼠把自己心爱的书给啃了。

咱中国有个成语,用来吐槽别人瞎操心或多管闲事,叫“狗拿耗子”。在传统分工里,狗是负责看门的,拿耗子是猫的活儿,狗去抓老鼠,这就是管了自己不该管的事儿。但其实,在先秦两汉的时候,在猫还没有大范围地被引进中国的时候,狗确实是会被养来抓老鼠的。《吕氏春秋》里就记载了齐人养狗抓老鼠的事儿。

不过,等猫来了之后,这活儿迅速地就被猫给接了过去。斜杠狗子终于可以安安心心地去干它看门的事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佛经里头,猫的出镜率也是蛮高的。在《杂阿含经》里,佛陀讲过这么一则故事,说有一只饥饿的猫,一口吞了一只老鼠。但是,这老鼠没死,直接在它体内把它的内脏给吃了。于是这只猫疼痛难耐,最后发狂而死。

佛陀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呢?佛陀其实做了一个隐喻:猫是人,老鼠是我们的欲望。修行的人如果不能守护好自己的内心,任由欲望之火啃噬自己的身体,那么,他最后必将陷入癫狂。

佛经当中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正因为佛经当中有那么多关于猫的故事,因此,在翻译佛经的时候,译者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字来指代这种家养的动物。于是,“猫”字就被挪用了。久而久之,“猫”这个字就成了这种小动物的专属名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