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8日,哈尔滨松北区利民学苑B栋2单元楼栋业主因装修触碰承重墙体,导致楼体墙体开裂,需要进行紧急疏散撤离
2023年,广州市白云区岭南新世界一业主私自打拆承重墙,导致楼上房屋出现墙体裂纹、地板下沉等问题
2022年4月,湖北武汉洪山区某小区业主在装修中私自拆除承重墙,导致该栋其他住户家中墙体、地面开裂
2021年,杭州萧山瓜沥一小区业主野蛮装修敲掉了承重墙,导致整栋楼房成了危房
2021年,浙江嘉兴某小区开发商为了多卖停车位,私自拆除地下车库的承重立柱,整栋楼一下子变成了危楼
——近年来屡屡出现的“楼房承重墙遭破坏事件”暴露了城市居民“居住安全”的三个豁口:
第一个豁口:松散居住与集中居住之间的豁口。
在传统乡土社会里人们是松散居住的,房子再破也有个院子,自家各扫门前雪,你家要装修啥的没人管你,甚至邻里邻居还要过来帮你搬砖,除非你占了别人的宅基地,这肯定是要闹人命的。
总的来说,是比较自由散漫的,因为你修自家房子并不会干扰到隔壁老王。
但城市高层建筑是集中居住状态,人人都在别人头上吃喝拉撒,你家有点儿动静整栋楼都一清二楚,所以有的人振振有词“我在自己家想干啥干啥”,真不是,这个房子是你的,但这个纵横空间,它不是你的,在家砸墙没人管你那是忍着呢,你试试早上五点或者夜里十点砸一下试试,有道德的人在家里放屁都要夹紧菊花,缺德的货那就任由孩子在家里光着脚跑ing……
其实是公德与私德之间的巨大落差,因为居住形态的变化而凸显出来了,都说中国人私德很好,百善孝为先这样的私德,但是公德很差,不认识的人我管你死活,但现在都住鸽子笼,这种情况也需要改变了。
所以砸掉几套房子的承重墙的这个货,他首先是缺乏常识,其次是无知无畏,最后说到根儿上是公德太差。公德这个东西,靠自觉自发是不可能好的,必须花大力气教育、约束、惩戒。
第二个豁口:社区自治与统一管理之间的豁口。
传统的乡土居住和厂矿企业的居住形态里面,“社区自治”是有章可循的,农村有宗祠、村委,厂矿有厂办、工会,也就是说,这样的社区里面,作为个体,你做事是有人管的。
商品房社区的这个基层自治角色缺失了,街道和居委会在干什么?物业在干什么?不用多说也都明白,这类角色恨不能躲得远远的,因为从法律和道德上,他们都没有被赋权,除非像过去几年那样临时赋权,那人家管的好着呢。
这说明啥?社区自治是需要被赋权的,也可以理解为放权。因为社会统一管理管不到毛细血管。
朝阳区有朝阳大妈、朝阳群众,大家爱管闲事,好不好?当然好。不是爱管闲事,而是人家管了事就有响应,民警接报高效出警,上下一心,不守规矩的人才能规矩。
在这件事里面,很多人问,物业死啦?他们为啥不管?一是物业缺少合理的执行赋权,你管多了又招人骂,其实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鸡儿管”,不骂你骂谁?二是,我怀疑被砸掉承重墙的那几套房很有可能就是物业自持的,如果是这样,也就解释了物业为啥不管了……
第三个豁口:管理人民与为人民服务之间的豁口。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民生领域暴露的诸多问题都被经济高增速掩盖了,但随着经济增速减缓,这些民生领域的问题成为了主要问题。说穿了大家都有好饭吃的时候不在乎一顿半顿,没饭吃了那就得一个馍馍一碗米汤地斤斤计较。
其实就是社会管理的“增量”与“存量”的思维方式转变。
过去咱们的地方政府做的更多的事情是“管理”人民,因为处于高增长周期,管理好人民,维持好秩序,让经济自由生长。这是增量思维。
现在要做的事情则是“为人民服务”,因为低增长周期,活在当下才是主题,仅仅是维持秩序不够看了,“民不举官不究”不符合当前的社会民情了,为人民服务,就要主动出击。这是存量思维。
在这件事里面,它压根就不应该发生,砸墙不是一小时砸穿的,在旷日持久的叮叮当当的噪音里,为人民服务的人是缺位的,等坏事干完了再出来处理,这种恶臭的厚黑哲学,只会让更多的坏事发生,矛盾堆积的越来越多,更不好收场。
结语:
单说时间线上距离最近的哈尔滨承重墙这件事的收场,当初很多人说“政府才不会掏钱重建”,因为考虑到“示范效应”,这个口子一开,全国各地都是砸承重墙的。
我不否认这种忧虑的客观性,因为它建立在“反正也没人管,出了事才有人管”的基础上,但是也不要忘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件事之所以成为新闻本身就说明它是“罕见的”“触目惊心的”,即便政府真的拿公共财政重建了这栋楼,我觉得也没问题,因为这是公共安全事件,并且是极端个案。
最终,鉴定机构给出了详细的修复方案,称“采用不低于建造时的标准修复合理可行”。松北区表示维修费用不需要居民承担,修复工作委托省内一流建筑业企业进行。面对处理结果,大众表示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