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献、当代文献、
电子文献、纸质文献、
汉语文献、外语文献、
哲学文献、医学文献。
你知道吗,文献的献,
原本指的是人。
文献一词,
古代很早便有了。
比如《论语》中
就有这么一段: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这段话是孔子说的,大意就是:
夏朝的礼法我能说出来,但杞国不能证明;
殷朝的礼法我能说出来,但宋国不能证明。
这是因为两国缺乏文字典籍,
也缺乏熟悉夏商礼法的贤者。
如果不缺,我说的就能被证明。
杞qǐ,杞人忧天的杞(杞国人总担忧天掉下来),也是枸杞的杞。
杞国,大禹后代的封地,在河南开封杞县一带。
宋国,殷商后裔的封地,在河南商丘一带。
徵,多音字,
zhǐ,五音宫商角徵羽中的徵,
zhēng,文徵明(文征明)的徵,同征。
《论语》中的徵,是证明的意思。
所以最初的文献,
有“文”和“献”之分。
文,指“典籍”,
献,指“贤人”。
这个贤人,指熟悉礼制的人。
到了元代,学者马端临
在他的《文献通考》中,
给出了文献的另一种含义:
“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
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
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
凡论事则先取常时臣僚之奏疏,
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
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
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
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简单说来,这里的“文”和“献”,
叙事的是“文”,论事的是“献”。
近现代以来,
文献一词又经过逐渐演化,
不再区分“文”和“献”
而是最终被定义为
“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