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时空/文文博时空 作者 王童“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古人有云:书非借不能读也。盖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当我们翻开尘封已久的古籍,那些藏于经史子集的字里行间,或是隐匿于诗词歌赋的韵律之中的华夏智慧,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照亮炎黄子孙的前行之路。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古代君王以此为鉴,治国理政;“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千字文》),千年前的孩童们的启蒙诵读,是古人对天地自然的理解;“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知恩图报、礼尚往来的优良品性传承至今;“光阴可惜,譬诸逝水”(《颜氏家训》),珍惜光阴的殷切劝告,时至今日仍警醒世人。
01
先秦两汉:百家争鸣
图源:国家典籍博物馆“中国古籍长河”
先秦两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激荡而充满智慧的时代。那时的古籍如同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照亮了华夏文明的夜空。有华夏哲学奠基之作《老子》《论语》《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管子》,有至今仍成谜的上古神兽合集《山海经》,有兵家谋略《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有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山海经》明刊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汉简《孙子兵法》(复制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先秦两汉经历从原始宗教观到诸子百家的争鸣,再到汉代儒学的独尊与多元思想并存的演变过程,围绕天道观、天人关系、宇宙生成、形神关系以及古今之变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论证。商代将天视为至上神,多使用青铜神器祭祀上天,渴望与神通灵。周代提出“天命”观念,主张敬德保民以顺应天命。在先秦的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到儒家的仁爱之道,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无为而治。
唐 先师孔子行教像拓片 吴道子 原碑现藏于山东曲阜孔庙
公元前 551 年,在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诞生了一位影响中国哲学史的人物,他就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汉书·艺文志》说,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在孔子晚年时期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后人称之为“六经”,是儒家的经典和象征。
《论语》明刊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儒家重视教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儒家强调仁政,“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居处有礼,进退有度,百官得其宜,万事得其序。”公元前 479 年 4 月,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孔子的弟子整理其言论成《论语》,影响世代,其中强调的“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道德观的核心。
《论语》以孔子的言行记录了儒家思想的精髓,成为后世学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指南。《孟子》则进一步阐发了儒家思想,提出了“性善论”和“仁政”等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唐太宗李世民秉承《孟子》中提到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文化繁荣,以农为本、休养生息。
清 孟母教子图 康涛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出自典故《孟母断机》,讲述的是孟子逃课后孟母割掉织好的布以此教育孟子。图绘孟母手握镰刀,回头望着儿子,孟子双手拢起,小心翼翼。
《尚书 夏书》手稿(局部) 不详 佚名 法国国家博物馆藏
《尚书》有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公元前1世纪,在孔子故宅发现古文《尚书》,它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也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且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下令“书同文”,令臣子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至汉代,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文献整理和编撰,古籍的宝库更加丰富多彩。
唐 史记第二十九卷河渠书第七残卷纸本(局部) 佚名
司马氏世代为太史,整理和论述历史。司马迁(公元前 145 或前 135 年—?)子承父志,继任太史令,虽惨遭宫刑,忍辱含垢,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终成《史记》。《史记》以纪传体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画卷,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公元 32 年-公元 92 年)所著的《汉书》则接续《史记》,继续记录了西汉一朝的兴衰历程,为后人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司马迁
华夏文明的智慧宛如璀璨的繁星,照耀在历史的苍穹之上,不仅深邃,而且多元。早在公元前两百多年,华夏土地上便孕育出独树一帜的医学见解,且汇编成册,传承至今。约公元前 260 至前 221 年,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成书,分《灵枢》《素问》两部分,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黄帝内经》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
《黄帝内经》明刊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敦煌写经 《穷诈辩惑论》五藏论卷手稿(局部)张仲景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东汉末年(2 世纪末),张仲景(约公元 150~154 年—约公元 215~219 年,名机,字仲景)凝聚毕生心血,著成中医临床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南北朝名医陶弘景曾说:“惟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
02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以史为鉴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虽然战火频仍、政权更迭频繁,但正是在这样的动荡中,文化却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古籍的编纂与传承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手抄仍是主要方式,开始出现雕版印刷的雏形,且古籍的装帧形式渐渐变得多样化。
记录历史是历代史学家肩负的重任。公元 280 年,陈寿(233 年-297 年,字承祚)历经十年艰辛,撰成《三国志》,内容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的纪传体断代史,该书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魏晋以前,西汉学者董仲舒曾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半壁江山,儒家更多的强调名教礼制,三纲五常,达则兼济天下等思想,主要用以维护封建统治。魏晋南北朝时期战火纷争、礼崩乐坏,人们追求自由,开始新的人生思索。
诸经要集手稿(局部) 敦煌写经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公元 296 年,现存最早有明确纪年的纸本佛教文献《诸佛要集经》抄成,佛教的影响力渐渐增强。公元 399 年,法显从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出发,经西域至天竺寻求戒律,游历 30 余国,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 14 年,于义熙九年归国,著成《佛国记》(又称《法显传》《历游天竺记》)。西域大师接踵而来,中国寺僧,渐具规模。
玄奘三藏像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又称《玄奘负笈图》,重色绘玄奘大师赤足芒履,体态壮硕,略有疲惫,身负满载佛经的行笈,右手拿着拂尘,前悬灯盏,日夜兼程,西去取经。
大唐,浪漫与理想的代表。公元 646 年,高僧玄奘前往天竺取经,历时 17 年,归来书成《大唐西域记》,详细记载了玄奘西行取经的所见所闻,包括各国的地理、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情况。这本书不仅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还成为了研究古代中亚和南亚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时人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可从书中窥见一二。至公元 868 年,现存世界上最早,有明确纪年的雕版印刷书,佛教经典《金刚经》雕成,佛教传播更为高效与广泛。
明 《节书世说新语》(局部) 王元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以老庄思潮为骨架,糅合儒家经义,《老子》《庄子》《周易》被称作“三玄”。玄学“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当属刘义庆(403 年~444 年)的《世说新语》,这部著作有“古今绝唱”“琐言第一”“名士教科书”“风流宝鉴”“枕中秘宝”等诸多美誉,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从中可以窥见士人们对超脱与自由的追求,以及玄学的兴盛。
明 陶渊明赏菊图 杜堇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依据陶渊明《归去来辞》诗意,描绘陶渊明归后策杖吟诗的情景。陶渊明头带儒巾,身穿宽袍,手持策杖,衣带飘然,神情潇洒。
从书法大家陆机、王珣、王羲之等人的书法作品中可以一窥魏晋风骨,他们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从阮籍、嵇康、陶渊明等文人的诗词歌赋中可以品悟到魏晋不同时期的文人精神,嵇康与阮籍等人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陶渊明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公元 427 年,陶渊明卒,留《陶渊明集》传世,后人李白、白居易、苏轼等人皆受其影响,“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大隐隐于世”令人折服。
宋 唐太宗立像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绘唐太宗李世民全身像,头戴乌纱帽,黑鬓发长须,身着窄袖黄龙袍,束玉带,双手持带,脚着靴而立,雄姿英发。
唐代杰出诗人杜牧写有一篇《阿房宫赋》,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其中写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唐太宗李世民重视以史为鉴,《旧唐书》有记载,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以史为鉴,以知兴替,命贤臣谏官魏征撰写《隋书》,魏征不负重托,依时完成使命,成《隋书》。《隋书》为后人研究隋代以及前几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提供翔实史料,其中的经籍志更是记载了自汉至隋凡六百年中国书籍之存亡、学术之演变。
南宋 李白行吟图 梁楷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此图惜墨如金,用笔极粗减,衣纹以聊聊数笔迅捷刷染而成,只有头部使用细笔勾描,线条极为果断凌厉。图中的衣纹描法虽然不脱白描的传统,然而线条粗细与墨色变化却极为剧烈,描线深具面性的扩张,极富水墨淋漓的趣味。
在文学方面,隋唐时期的古籍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全唐诗》收录了唐代诗人的佳作,展现了唐诗的繁荣与辉煌。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白居易的通俗,都成为了唐诗的代表性风格。《全唐文》还收录了唐代散文的精华,为后世研究唐代文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除了文学和史学方面的古籍外,亦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科技著作。如《算经十书》等数学著作,为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齐民要术》等农学著作,总结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丰富经验和技术成果。
03
宋元时期:格物致知
宋元时期,理学兴起,影响了古籍的编撰和注释。同时,宋元话本、戏曲等文学作品也丰富了古籍的内容。书籍的字体开始有肥瘦之分,纸质莹洁,墨色青纯。
宋代文化史上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刻佛经大藏经《开宝藏》。开宝四年(公元 971 年),宋太祖命张从信前往益州(今四川成都)主持刻经,经过十二年,到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公元 983 年)全部刻成。
佛教在宋代社会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尚佛,晚年抄写有《楞严经旨要》,儒家的平和中正透过纸本传递。苏轼、黄庭坚等著名文人亦倾心于佛教,与僧人交往频繁。佛教的禅理、禅趣与宋诗的“理趣”相融合,形成了有别于唐音的宋诗风貌。
北宋 《黄州寒食帖》(局部) 苏轼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 书醉翁亭记册(明拓)(局部) 苏轼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词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美学追求。另外,宋代的散文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前赤壁赋》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散文作品语言优美、结构严谨,展现了宋代文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宋 《资治通鉴》残稿(局部) 司马光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此卷是司马光亲手所写资治通鉴稿子的残本,约 29 行,460 余字,记录了西晋元帝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的事件。小楷字,字正方而古拙,颇得用笔之趣,是难得的名家手稿。
记录历史是每一个时代的传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奉宋英宗和宋神宗之命编撰《资治通鉴》,这部编年体史书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 403 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 959 年)征淮南停笔,涵盖了 1362 年的历史。这部书不仅内容丰富、史料详实,而且文笔流畅、语言生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宋代的笔记小说也颇具特色,比如沈括(1031 年~1095 年)的《梦溪笔谈》,不仅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奇闻异事,还涉及到了科学、技术、艺术等多个领域,为后人了解宋代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宋 朱熹像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元时期的理学思想达到了高峰。宋朝的理学,又称为道学或宋明理学,是一种融合了佛、儒、道三教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一种强有力的复兴。这个新的儒家学说由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初创,到南宋的朱熹集为大成。
理学强调“格物致知”,意指探究事物原理,进而从中获得知识或智慧。理学通过强调道德自觉,鼓励个人通过修养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北宋思想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无数人将其视为立世铭言。
南宋绍熙元年(公元 1190 年),理学家朱熹写成《四书章句集注》,这本书是对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重要注释和阐发,是理学思想的代表作之一。朱熹通过注释和解读,进一步强调了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等核心价值观念,并将其与天理、人性等理学基本概念相联系,对后世的文化、教育、政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明清两代,《四书章句集注》更是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读教材,对于培养士人的道德品质和学术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先秦两汉百家争鸣,华夏大地上孕育出独特的中医学体系,至宋朝,中国更是有了系统的法医学著作。南宋官员、法医学家宋慈(字惠父,号自牧),为官清廉,刚直有为,听讼清明。宋慈总结了宋代和以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再加上其四任法官期间检验的心得,于淳祐七年(公元 1247 年)撰成《洗冤集录》五卷,内容涵盖验伤、验尸、血型鉴定、检骨、死伤鉴别、毒物分辨,以及急救法、治服毒药方等。《洗冤集录》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宋慈有着“世界法医学鼻祖”的称呼。
04
明清时期:兼收并蓄
明清时期,中国古籍文化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的书籍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 《永乐大典》复制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修书,历朝历代孜孜不倦且持之以恒的丰功伟业。明代永乐大帝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官方编纂的《明实录》和《大明会典》等,详细记录了明代的历史事件和典章制度,为后人了解和研究明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清代编纂有《四库全书》,这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初的各类古籍,堪称中华文化的瑰宝。
清 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王阳明肖像 蔡世新 上海博物馆藏
画面中王氏科头燕服,颧骨高耸,目光炯炯,须发丝丝可见。他盘膝端坐于席上,右手持书卷,神态端正谨严,身后一摞书籍。人物衣纹线条简明流畅,设色雅淡。
宋代尚理学,明代尚心学,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和思想境界的提升。心学代表作当属王阳明的《传习录》。王阳明(1472 年~1529 年),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王阳明的门人弟子对其语录和信件进行整理,编撰成书,《传习录》阐述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观点,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众多观点不仅对中国哲学产生影响,像“知行合一”等观点还对后来的教育家和教师产生了启示。
明清时期多小说、戏曲,如“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汤显祖著有《牡丹亭》,蒲松龄写有《聊斋志异》,在明清小说与戏曲里有着社会风貌的呈现与时人精神世界的反映,借妖魔鬼怪诉说时代黑暗、官场腐败,富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明崇祯十年(公元 1637 年)刻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在科技领域,明清古籍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科技水平。如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这部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详细记录了当时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古代科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清代则出现了更多的科技著作,如康熙年间由福建侯官人陈梦雷等编辑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不仅保存了丰富的科技知识,还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认识和探索精神。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万历(公元 1573 年—1620 年)刻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崇祯(公元 1628 年—1644 年)刻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孔子有言:“温故知新。”《旧唐书·魏徵传》中写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古籍中的文字,是历史的烙印,也是文明的传承。古籍不仅记录了我们的过去,更蕴含了文明发展的脉络与智慧的光芒。当我们深入古籍,探寻那些尘封的历史与智慧,正是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告诉我们,华夏文明从何而来,去向何处。宇宙、生命、哲学、人文……那些或大或小的疑虑都藏在传承千年的古籍之中。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诚不欺人。
文物里的大明风华:“马上天子”朱棣的文治武功|新知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的盛世长歌|观展
图片 | 王童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尹莉莎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文博时空】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