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风吹草动,为防失联,烦请各位同步关注一下我的备用小号“飞箭财经”↓
作者:余飞
01
广州,房价唯一仍在下跌的一线城市
在之前写的总结广州楼市最近两个月楼市行情的文章中,我说过,广州相比于京沪深,比较尴尬:
量涨价跌。
10月份,四大一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纷纷飙升。
深圳新建住宅网签套数4153套,是9月份1686套的2.5倍。二手住宅网签套数6118套,是9月份3191套的1.9倍。
北京二手房网签1.7万套,环比增长31%,创19个月新高;新建商品住房网签0.45万套,环比增长50.1%,也为今年以来高点。
上海 新建住宅成交面积64.3万平方米,环比增加39.8%,同比增加14.4%。二手房成交24376套(网签数据),环比上涨了54.25%。
广州市新房网签面积累计111.21万平米,网签套数10463套、成功破万!创下年内新高!
10月份,全市二手住宅网签13188套、125.8万㎡,环比分别增长29.5%、26.0%。
在这种局面下,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均上涨了,尤其是上海和深圳,新房与二手房价格,均上涨。
但广州却是个例外,作为唯一一个全面不限购的一线城市,放开力度最大的一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格仍在下跌。
10月份,广州新房环比下跌0.7%,二手房环比下跌0.4%。
1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11月份,广州新房环比下跌0.3%,二手房环比下跌0.4%。同期的沪深,新房与二手房均在上涨,北京二手房在涨。
进入12月份,广州依旧很尴尬。
尽管有许久未见的日光盘加持,但新房周度成交,仍在一路走弱。
02
广州楼市,明显转弱
日光盘,是位于白云区的越秀云悦。
上上周,该项目推出了3号楼共计105套房源,吸引了超过500组客户,相当于5个人抢一套房,价格介于5.3万-5.8万元/平方米之间,所有房源在开盘后2个小时被抢购一空。
据时代财经总结,这是广州2023年以来的首个日光盘。
然而即便有日光盘加持,上周广州的新房成交量,仍在明显走弱。
克而瑞广佛区域披露的数据显示,上周广州新房成交了1535套,成交面积16.79万㎡,环比下跌24%。
从上图可以看到,广州新房成交量从上个月开始就明显转弱。从广州中原地产研究院披露的数据也可以看到,11月份广州新房成交面积53.66万平方米,环比又下降了19%。
广州的二手房11月份热度创下了一年多新高,11月份二手住宅网签了11418套,这一成交量是过去两年来第二高,仅次于去年3月份。
不过,广州的二手房仍是以价换量出来的。根据合富研究院披露,目前广州房地产市场二手房业主们,仍以降价为主导。
而且降价幅度越大,出手速度越快。降价10%以上的去化周期只有降价5%至10%的一半。
在目前的情况下,广州的业主们也陷入了纠结,到底是想要卖得快还是卖得贵。
03
广州相比于京沪深,为何楼市不够强
关键问题来了,广州相比于京沪深,为何总是显得尴尬?根本原因还是产业与经济实力,与京沪深渐行渐远。
和京沪就不用比,就拿与深圳相比较来说。
从修正的历年GDP数据来看,2012年深圳超越广州,登上了中国第三城宝座。2015年深圳将差距领先至1000亿,2016年领先2000亿+,2017年领先3000亿+,2018年领先4000亿+,之后略有缩小,2022年差距再度扩大至3500亿+。
2023年,深圳将差距再度扩大至4250.67亿元,这是深圳与广州之间差距历史第二大。
4200亿+的差距,在深圳规模大且增速又快的背景下,广州想要追赶深圳,难度越来越大。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深圳、广州统计局
而且,去年以来,广州的经济受到燃油汽车产业影响,出现了困境,与京沪深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2024年前三季度,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2149.9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0%。
22149.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80.11亿元。无论增量还是增速,在GDP十强城市中,均位列倒数第一。
广州被深圳甩开,有人总拿财政说事,说深圳是二级财政,财政收入只需上交中央,而广州是三级财政,不但需要上交中央,还需要上交给省里,
这话只对了一半。
广州是副省级城市,深圳是副省级城市兼计划单列市。前者需要向中央、省上缴财政,而后者理论上只需上缴中央即可,这是事实。
但:
第一,当下的五个计划单列市深圳、宁波、青岛、大连和厦门,事实上每年都会向省里交一部分财政,尽管比例很低,但不是没有缴纳。
第二,广深财政差距,主要不是三级财政与二级财政之间的差距,而是两座城市创造财政能力的差距。
之前,我在写《无力追赶!广州与深圳,渐行渐远了》一文中,梳理过数据。
根据粤开证券研究院的分析,2019年广深贡献的中央、省、市可用财力比重分配为 57:10:33、57:1:42。
也即广州与深圳上缴中央的财政比例接近,都是57%。差距在向省里上缴比例,广州是10%,深圳只有1%,最终导致自留比例,广州比深圳低9个百分点。而由于深圳财政规模远大于广州,所以导致广深之间最终可以留用的财政收入,广州只有深圳的一半。
从2023年的数据来看,实际上深圳对中央的贡献财政,比广州高很多。
深圳市财政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来源于深圳辖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45.2亿元,其中中央级收入6532.4亿元;地方级收入4112.8亿元。
2023年深圳可以留用的财政收入是4112.8亿元,再加上一般债收入和各类转移性收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5874.1亿元。
2023年广州可以留用的财政收入是1928.9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646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38.7亿元、调入资金455.3亿元、上年结余115.4亿元、债务转贷收入191亿元后,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575.3亿元。
广州与深圳最终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差约2300亿元,这里总收入都包含了中央的财政转移。
说了这么多,是强调一点。广深财政差距,主要不是三级财政与二级财政之间的差距,而是两座城市创造财政能力的差距,最终导致留用比例相差不大,但最终的结果却相差2300亿元。
所以,广州与深圳之间的差距,本质是产业结构问题与顶层设计问题。
在顶层设计上,深圳是国家经济特区,是“双范”城市。所谓“双范”城市,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顶层设计优势,政策资源倾斜自然不同,广州根本无法招架。
产业上, 深圳与广州,都是产业强城,都是工业强城,但深圳是强者中的强者。
深圳已然是工业第一城。
工业总产值全国第一,深圳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467.96亿元。
同期的广州,没有公布2023年的数据,2022年广州全部工业总产值25574.4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928.58亿元。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第一,2023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818.61。
广州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45.89亿元,只有深圳的不到一半。
规模以上工业营收,广州也只是深圳的一半。去年深圳的规模以上营收4.85万亿元,广州为2.46万亿元。
按照工信部划分的41个工业大类来看,深圳与广州拥有总产值超过千亿的产业,数量接近,深圳7个、广州6个。
但是,深圳仅一个信息产业,就足以吊打全国所有城市。
2022年,深圳市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25575.79亿元,位居第一,也位居全国第一。仅这一个产业的总产值,就超过了广州市全部工业总产值(25574.41亿元)。
全国拥有千亿产业(说的是单个产业,不是产业集群)的城市,只有深圳、苏州和东莞,且都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深圳是2.56万亿,苏州是1.2万亿,东莞是1.1万亿。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深圳市统计局
广州的当家产业是汽车产业,2022年汽车制造业总产值6470.48亿元。2022年这一产业是深圳的三倍多。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广州市统计局
然而,这一产业对深圳的优势,在去年与今年的发展下,优势在大幅缩小,广州的广汽受困,而深圳的比亚迪、华为则在狂奔,这是这两年,深圳与广州经济走势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
04
广州楼市后续会如何
恰如我前两天分析深圳楼市的文章中说到的,从数据来看,深圳的新房成交量也连续下跌了四周,但二手房成交量仍维持在高位。
仅靠一轮政策支持,行情很难持久,所以后面必定还会源源不断。
毕竟这一次,从官方的态度来看,势必要稳住楼市。12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重要会议,也再次强调,稳住楼市。
北上广深房地产行情早晚会转变,但节点不好预测。
公众号地产总裁内参最近提出了一个观点,说房地产回温,需要闯过四关:
第一关:即926救市后,看11月能否挺住,这是回稳第一关!
第二关:回稳第二关是“明年小阳春”能否实现?
第三关:回稳第三关是2025年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楼改造以及国家下场收储收购落地,是否能按时按量落实完成?
第四关:回稳第四关,中国老百姓的就业、收入和经济预期是否在2025年能有边际性改善。
目前才闯过第一关,后面还有三关要闯。
其实,最关键的就是第四关。
这也是我不断强调的, 收入是就业的函数,就业是经济的函数。只有这些改变,预期才能改变,只有预期改变,大家才有能力有意愿入场。
所以,现在仍可以继续观望,让子弹继续飞。
原创不易,辛苦动一动你的小指头,在文章右小角点个在看、点个赞。欢迎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转载、广告投放、加读者群,加微信:593594349(备注来意,否则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