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历史上的最后一名状元,被后人称为“第一人中最后人”,说来心酸又好笑。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考中,结果公司倒闭了。
他就是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但他的状元及第也是实属偶然,本来是考不中的,因名字和书法太美而被慈禧所选中。
那是在1904年的7月,当时清朝照常举行科举考试,按当时的考试查分标准,主考官需将入围的试卷先排名后交由皇帝“钦定”,但是当时慈禧专权,皇帝也就成了摆设,所以最终决定状元人选就得由慈禧太后来“钦定”。
当时的清廷正处于内忧外患,忧心忡忡的慈禧太后正准备过她的七十大寿(国家都成啥样了,还想着自己过寿),所以她就想着看能不能从科举之中得到一丝丝的吉兆。当她先是看到第一名的试卷,字迹流利清秀很是喜欢,其文词也是畅顺华丽,心想就他了,可一看落款处,顿时阴云四起,此生名为朱汝珍,害就害在这个“珍”字。
“珍”珍妃也,因为她支持光绪帝,让老太婆不开心了,然后就将她推入井中溺死,所以一见这“珍”字就想到她,再加上朱汝珍是广东人,就更是肝火上升到极点,了解过这段历史的都知道,当时高举反清大旗的孙中山等人都是广东人,简直无法容忍。
于是翻开第二份试卷,先看落款处“刘春霖”,“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这一年又逢大旱,急盼一场春雨。心头不禁高兴起来,然后看其内容字迹流利清秀文词畅顺,字写得又好名字又好听,所以就定他为状元了。
虽说是幸运,但也是不幸,在他高中状元之后成功走进官场之后不久就爆发辛亥革命,清王朝没了,科举自然也没了,所以他成了最后的一个状元。但他的字确实是写得好,有人一听到“印刷体”就会说害,不就馆阁体嘛。
我们应对馆阁体持有正面且理性的看法,能写好馆阁体是值得自豪之事,这体现了深厚的书法功底,其规整书写需扎实楷书基础,历经长期练习。馆阁体蕴含丰富文化内涵,书写者需了解多方知识以展现其魅力。
从艺术美感来讲,它正雅圆融、端庄大气,融合多种书体风格,极具美感。而田蕴章则反驳了书界对馆阁体死板、无新意的不当批评,认为这是部分人楷书不佳却追新的托辞,写好馆阁体在当下楷书薄弱的环境中更显珍贵。
刘春霖善书法,尤其是他写的小楷,笔力清秀刚劲,深得世人推崇。时有“大楷学颜(颜真卿),小楷学刘(刘春霖)”之誉,可见其小楷之精美。他出生于直隶河间府,他父亲曾在济南和保定的地方政府任职,也算是个有文化背景的家庭。
刘春霖学书法自幼刻苦,私塾时便对小楷勤加练习,为日后奠基。于保定莲池书院深造,受院长赏识,系统学习知识同时精研书法,宗法唐代大家,形成独特风格。光绪三十年高中状元后,其书法备受推崇,小楷更是被后世学习借鉴,对晚清、民国书风影响深远,传承了书法之美,彰显了个人才华与时代书风的融合。
其笔法精健含蓄,起收笔精准,笔画粗细自然,富有弹性;墨气和润,浓淡相宜,墨韵生动;结字端庄温雅,取法虞世南、欧阳询,字形扁而笔画外拓,结构疏朗;章法规整稳妥,字间呼应,韵律和谐。
他的小楷工整秀丽宛如印刷体,笔画均匀,结构紧凑;结体瘦长且字距宽博,布局疏朗开阔;风格秀润典雅,散发书卷气,尽显文化素养与平和心境。可以说是典型的“馆阁体”。
到了晚年的时候,他为了维持生计,持续依靠写字卖文来筹措资金。他的书法别具一格,独成一家,在社会上产生了颇为广泛的影响力。从官场退隐之后,凭借着状元的头衔和声望,前来求购他墨宝的人络绎不绝,以至于他应接不暇,靠着卖字获得了丰厚的润笔收入,生活也有了保障。
启功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对刘春霖的书法有所借鉴和吸收,并融入自己的理解与创新,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启体” 书法风格,所以启功在一定和度上是受到了刘春霖的影响的。
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